理论教育 李固列传:李固贵为议郎,力挽社稷,威严法令!

李固列传:李固贵为议郎,力挽社稷,威严法令!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固入仕后,讥讽权贵,降服盗贼,以匡扶社稷为己任。李郃的事迹在《方术传》中。皇帝任命李固为议郎。而阿母、宦官嫉恨李固的直言进谏,因而伪造匿名书信污蔑李固,事情由内廷下发处理。李固都原谅了他们,并将他们释放,让他们自相招集,并宣告威严的法令。于是李固便和廷尉吴雄上疏,认为八位钦差所纠察的人,应该即刻责问处罚,选举设置官署,可以让相关部门实施。

李固列传:李固贵为议郎,力挽社稷,威严法令!

【题解】

李固,东汉著名的士人。李固自幼好学,广结豪士,受四方人所敬仰。李固入仕后,讥讽权贵,降服盗贼,以匡扶社稷为己任。东汉中后期,朝政混乱,许多官吏为求自保而趋炎附势、随波逐流,而李固却威武不屈,最后被权势滔天的梁冀杀害。

【原文】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郃在《方术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为李公矣。”司隶、益州并命郡举孝廉,辟司空掾,皆不就。

【注释】

①李公:李固的父亲李郃。

【译文】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是司徒李郃的儿子。李郃的事迹在《方术传》中。李固的容貌很奇特,额角上的骨头微微突起犹如鼎脚一般,脚下还有像龟一样的花纹。李固自幼好学,经常走路去寻师,不远千里。李固研究了很多古代典籍,结交了很多英才贤士。四方的有志之士,大多都仰慕他的风采而前来向他学习。京城的人感叹说:“这又是一个李郃啊。”司隶、益州一并命令郡举推荐李固为孝廉,并征召为司空掾,李固都没有前去就职。

【原文】

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火灾之异,公卿举固对策,诏又特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顺帝览其对,多所纳用,即时出阿母还弟舍,诸常侍悉叩头谢罪,朝廷肃然。以固为议郎。而阿母宦者疾固言直,因诈飞章以陷其罪,事从中下。大司农黄尚等请之于大将军梁商,又仆射黄琼救明固事,久乃得拜议郎。

【注释】

①阳嘉:汉顺帝的年号。

②对策:书面回答皇帝的问题。

③飞章:匿名诬告的书信。

④救明:帮助说明。

【译文】

汉顺帝阳嘉二年,出现了地动、山崩、火灾等异象,公卿都推举李固回答皇帝的策问,皇帝诏令中又特意提到了当世的弊端,治政最为适宜的方法。……汉顺帝浏览了李固的对策,大多数都采纳实施了,便立刻将宋阿母(汉顺帝的乳母)送回她弟弟的房舍,众位常侍也都叩头谢罪,朝廷秩序肃然。皇帝任命李固为议郎。而阿母、宦官嫉恨李固的直言进谏,因而伪造匿名书信污蔑李固,事情由内廷下发处理。大司农黄尚等人向大将军梁商求情,又有仆射黄琼帮助禀明李固的事情,于是很久之后李固才任职议郎。

【原文】

出为广汉雒令,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杜门不交人事。岁中,梁商请为从事中郎。商以后父辅政,而柔和自守,不能有所整裁,灾异数见,下权日重。固欲令商先正风化,退辞高满,乃奏记……商不能用。

【注释】

①解印绶:交出官印,脱去绶带,意为辞官。

【译文】

李固出京任职广汉雒令,到达白水关后,他解下绶带、交出官印,又返回汉中,闭门不再涉足人事。这一年,大将军梁商征召他为从事中郎。梁商以皇后父亲的身份辅佐政事,但柔和自守,无法对朝政有所整肃裁决,灾难异象几次出现,下属的权力也是一天天变大。李固想要让梁商先纠正风俗教化,罢免那些自满的官员,于是便写奏记给梁商……梁商没有采用。

【原文】

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

【注释】

①前衅:之前的罪行。

②魁党:首领。

③归首:投案自首。

【译文】

永和年间,荆州盗贼猖獗,常年无法平定,于是便任命李固为荆州刺史。李固到任后,派遣官吏慰问境内百姓,赦免盗贼之前的罪过,给他们重新来过的机会。于是盗贼首领夏密等人带领大小头目六百多人,自我捆绑着前来自首。李固都原谅了他们,并将他们释放,让他们自相招集,并宣告威严的法令。半年的时间,其他盗贼全部投降,荆州境内清静太平。

【原文】

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冀遂令徙固为太山太守。时太山盗贼屯聚历年,郡兵常千人,追讨不能制。固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余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弭散

【注释】

①臧秽:贪赃污秽。

②弭散:消散。

【译文】

李固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人贪赃污秽。高赐等人惧怕获罪,于是便用重金贿赂大将军梁冀,梁冀为他们发了一日千里的加急文书,而李固坚持办理的心情也更加急迫。于是梁冀下令调任李固为泰山太守。当时,泰山盗贼已经屯聚多年,郡内经常派遣千人追赶,却都没有办法制止。李固到任后,将郡内的士兵全部遣散以让他们回家务农,只留下能够打仗的百余人,以恩惠信用来招降盗贼。不满一年,盗贼全部消散了。

【原文】

先是,周举等八使案察天下,多所劾奏,其中并是宦者亲属,辄为请乞,诏遂令勿考。又旧任三府选令史,光禄试尚书郎,时皆特拜,不复选试。固乃与廷尉吴雄上疏,以为八使所纠,宜急诛罚,选举署置,可归有司。帝感其言,乃更下免八使所举刺史、二千石,自是稀复特拜,切责三公,明加考察,朝廷称善。乃复与光禄勋刘宣上言:“自顷选举牧守,多非其人,至行无道,侵害百姓。又宜止槃游,专心庶政。”帝纳其言,于是下诏诸州劾奏守令以下,政有乖枉,遇人无惠者,免所居官;其奸秽重罪,收付诏狱。

【注释】

①诛罚:责备并处罚。

②槃游:游乐。

【译文】

之前,周举等八位钦差巡视各地,有很多被弹劾参奏的人,他们都是宦官的亲属,于是宦官便为他们求情,皇帝便下诏令不再多加拷问。又有过去委任三府选拔官吏,光禄府任用尚书郎,当时都是特别拜授的,不用参加选试。于是李固便和廷尉吴雄上疏,认为八位钦差所纠察的人,应该即刻责问处罚,选举设置官署,可以让相关部门实施。皇帝有感于他们的言论,便下令免除八位钦差所检举的刺史、二千石的官员,自此拜授官员的情况就很稀少了,并切责三公,明加考察,朝中官员对此很是称赞。于是李固又和光禄勋刘宣上言:“之前选举的郡守州牧,大多都不适合,以至于他们治政无道,危害百姓。还应该禁止游乐,专心于政事。”皇帝采纳了他们的谏言,于是下诏各州弹劾郡守和县令之下的官员,凡是治政乖张枉错,而又没有施恩于百姓的,全部免除官职;对于那些犯有奸邪重罪的官员,全部收入诏狱。(www.daowen.com)

【原文】

及冲帝即位,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明年帝崩,梁太后以杨、徐盗贼盛强,恐惊扰致乱,使中常侍诏固等,欲须所征诸王侯到乃发丧。固对曰:“帝虽幼少,犹天下之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动,岂有臣子反共掩匿乎?昔秦皇亡于沙丘,胡亥、赵高隐而不发,卒害扶苏,以至亡国。近北乡侯薨,阎后兄弟及江京等亦共掩秘,遂有孙程手刃之事。此天下大忌,不可之甚者也。”太后从之,即暮发丧。

【注释】

①须:等待。

②江京:顺帝时期的宦官。

【译文】

等到冲帝即位,任命李固为太尉,和梁冀一起总领尚书事宜。第二年冲帝驾崩,梁太后以杨州、徐州两地盗贼猖獗,担心会惊扰京城秩序而引发混乱,于是便让中常侍召进李固等人,想要等所有征召的诸王侯全部到达再发丧。李固回答说:“虽然皇帝年幼,但也犹如天下的父亲。而今驾崩身亡,人神哀恸,岂有臣子反要隐藏这个消息呢?昔日秦始皇在沙丘身亡,胡亥、赵高隐而不发,最后害死了扶苏,以致国家灭亡。近时北乡侯离世,阎皇后兄弟以及江京等人也一起隐藏消息,于是便有了孙程手刃江京的事情。这是天下间的大忌,不可以这样啊。”太后听从了他的建议,当天晚上就发丧了。

【原文】

固以清河王蒜年长有德,欲立之,谓梁冀曰:“今当立帝,宜择长年高明有德,任亲政事者,愿将军审详大计,察周、霍之立文、宣,戒邓、阎之利幼弱。”冀不从,乃立乐安王子缵,年八岁,是为质帝。时,冲帝将北卜山陵。固乃议曰:“今处处寇贼,军兴用费加倍,新创宪陵,贼发非一。帝尚幼小,可起陵于宪陵茔内,依康陵制度,其于役费三分减一。”乃从固议。时太后以比遭不造,委任宰辅,固所匡正,每辄从用,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天下咸望遂平,而梁冀猜专,每相忌疾。

【注释】

①周:周勃

②邓、阎之利幼弱:汉和帝去世后,邓太后立刘隆为殇帝,当时刘隆刚出生不过百天。殇帝不到两岁就死了,后来又立安帝刘祐,当时刘祐只有十几岁。汉安帝死后,阎太后立北乡侯刘懿为帝,刘懿当时尚且年幼,即位当年去世。

③宪陵:汉顺帝的陵墓。

④康陵:汉殇帝的陵墓。

⑤不造:不幸。

【译文】

李固认为清河王刘蒜年长而又有德行,想要立他为皇帝,对梁冀说:“而今拥立帝王,应该选择一个年长而又高明有德的人,能够亲自治理政事的人,希望大将军您审慎大事,明察周勃、霍光立文帝、宣帝的事情,戒除邓太后、阎太后利用幼弱君主的事情。”梁冀不听,于是便立乐安王的儿子刘缵为帝,年仅八岁,这就是质帝。此时,又要为冲帝选择陵墓。李固提议说:“而今处处都是盗贼,军需费用加倍,顺帝的宪陵刚刚建成,需要开支的地方还不止一处。而且冲帝尚且年幼,可以在宪陵内部另起一个陵,依照康陵的制度,就可以省下三分之一的费用。”于是便采纳了李固的提议。这时太后因为屡次遭遇不幸,而将朝廷政事都委托给宰辅大臣,李固所要匡正的,每次都能够被采纳施用,其黄门宦者全部斥遣,天下人都希望可以实现太平,而梁冀是个专断多疑之人,所以对李固很是嫉恨。

【原文】

冀忌帝聪慧,恐为后患,遂令左右进鸩。帝苦烦甚,促使召固。固入,前问:“陛下得患所由?”帝尚能言,曰:“食煮饼,今腹中闷,得水尚可活。”时冀亦在侧,曰:“恐吐,不可饮水。”语未绝而崩。固伏尸号哭,推举侍医。冀虑其事泄,大恶之。

【注释】

①推举:拷问查究。

【译文】

梁冀忌讳幼帝聪慧,担心会成为自己的祸患,于是便让左右之人进上毒酒。幼帝很是苦痛烦闷,让人立即召李固进宫。李固入内,上前问道:“陛下得病是什么原因?”幼帝尚且还能说话,说:“吃了汤面,现在腹中闷热,喝水尚且还可以活着。”当时梁冀也在一旁,说:“恐怕要吐,不可以喝水。”话还没说完而质帝就驾崩了。李固趴在质帝身边号啕大哭,又拷问侍奉的御医。梁冀担心事情败露,于是对李固更加厌恶。

【原文】

因议立嗣,固引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与冀书……冀得书,乃召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议所立。固、广、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先是蠡吾侯志当取冀妹,时在京师,冀欲立之。众论既异,愤愤不得意,而未有以相夺,中常侍曹腾等闻而夜往说冀曰:“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秉摄万机,宾客纵横,多有过差。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冀然其言,明日重会公卿,冀意气凶凶,而言辞激切。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之。皆曰:“惟大将军令。”而固独与杜乔坚守本议。冀厉声曰:“罢会。”固意既不从,犹望众心可立,复以书劝冀。冀愈激怒,乃说太后先策免固,竟立蠡吾侯,是为桓帝。

【注释】

①曹腾:东汉时期的宦官。

【译文】

于是又开始商议立嗣的问题,李固引着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给梁冀写信……梁冀得到书信,便召见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商议立嗣的问题。李固、胡广、赵戒以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以明德闻名,又是皇族中最尊亲的人,应该立为嗣君。之前蠡吾侯刘志迎娶了梁冀的妹妹,当时他正好在京城,于是梁冀便想要立他为皇帝。众人议论纷纷,梁冀心有忿恨不满意,但又无法找到定夺的办法,中常侍曹腾等人听说后便连夜前去劝说梁冀:“将军连续几世都和皇族结亲,主持国家政务,宾客众多,多有过失差错。清河王刘蒜为人严明,如若将他立为皇帝,那么将军不久就要遭受祸害了。不如立蠡吾侯,可以长保将军富贵。”梁冀很赞同他的言论,第二天又召集公卿,梁冀气势汹汹,言辞比较激切。从胡广、赵戒之下,没有不忌惮的。都说:“只听从大将军的号令。”而独有李固和杜乔坚持原本的建议。梁冀厉声斥责说:“罢会。”李固的建议没被听从,但他犹且希望众人的心愿能够达成,于是再次给梁冀写信劝说。梁冀越来越愤怒,于是说服太后罢免了李固的官职,最后立蠡吾侯,是为汉桓帝。

【原文】

后岁余,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谋立蒜为天子,梁冀因此诬固与文、鲔共为妖言,下狱。门生勃海王调贯械上书,证固之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要钅夫锧诣阙通诉,太后明之,乃赦焉。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冀闻之大惊,畏固名德终为己害,乃更据奏前事,遂诛之,时年五十四。

【注释】

①贯械上书:带着手铐脚镣上书。

夫锧(fū zhì)诣阙通诉:带着刑具前往朝堂投诉。

③市里:城中的百姓。

【译文】

一年之后,甘陵人刘文、魏郡人刘鲔各自谋算着要立刘蒜为天子,梁冀以这件事诬陷李固和刘文、刘鲔串通蛊惑人心,将他关入牢狱。李固的门生渤海王调戴着手铐脚镣上疏,力证李固的冤屈,河内赵承等几十个人也戴着刑具前往朝堂申诉,太后明了此事,便赦免了李固。李固出狱,城中百姓都高呼万岁。梁冀听说后非常惊讶,畏惧李固的名声德行最终会危害到自己,于是便另行上奏之前的事,诛杀了李固,李固当时五十四岁。

【原文】

临命,与胡广、赵戒书曰:“固受国厚恩,是以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何图一朝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乎?汉家衰微,从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倾覆大事,后之良史,岂有所私?固身已矣,于义得矣,夫复何言!”广、戒得书悲惭,皆长叹流涕。

【注释】

①临命:临死的时候。

【译文】

李固临死的时候,给胡广、赵戒写信说:“李固深受国家的恩惠,所以才竭尽全力地辅佐君主,不顾及死亡,一心想要扶持王室,想让汉室比文帝、宣帝时期更加昌隆。何曾想到一时间梁冀迷谬众人,你们等人也曲意逢迎,以致好事变为坏事,成功转为了失败?汉室的衰败,要从这里开始了。你们深受君主的厚禄,见汉室颠覆而又不扶持,让国家颠覆的大事,后代那些正直的史官,又岂能会容得私心呢?我的生命将要结束,但我已经得到了道义,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胡广、赵戒得到书信悲戚惭愧,都长叹而流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