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描述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遇到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为了减少钢材、水泥、混凝土等高能耗产品用量,可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埋入内置蜂巢芯薄壁箱,结合现浇混凝土框架梁、密肋梁、现浇板共同组成空心楼盖。蜂巢芯楼盖的施工质量是施工控制的重点,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究其原因可考虑以下几点:①由于蜂巢芯楼盖尚未普及,施工操作人员接触不多,而施工对蜂巢芯楼盖(GBF)的安装质量要求高,工人操作不熟练技术水平差,因人为因素而出现楼盖施工质量问题;②施工时混凝土的流动性不达标,坍落度太大,导致新旧连接的收缩裂缝,因施工材料而引起的质量问题;③蜂巢芯箱安装时锚固问题,混凝土浇筑时蜂巢芯盒易出现上浮与平移问题,因为施工操作问题而引起的楼盖施工质量问题。因此,蜂巢芯楼盖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应采取专项控制措施。
(二)根本原因分析建模
案例研究的目标是找到一种能解决蜂巢芯楼盖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问题的创新施工技术,对施工楼盖质量造成影响的根本原因有“操作工人”“操作原因”“材料原因”。引起这三个根本原因的因素包括工艺应用工程少,蜂巢芯盒安装时锚固问题,混凝土流动性不达标等。模型还说明了如果这三个根本原因解决了,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的不良影响就能能得到有效控制。
(三)解决方案
DM 模型是作为解决楼盖浇筑问题的原型解决方案。在接下来的部分,设计方案将根据这个原型的DM 模型来产生。这个新的设计方案是通过以下构思产生的:用一种新的内模固定方式代替原来的固定方式。由于GBF 芯盒为空心芯盒,芯盒壁厚度3cm 左右。每个芯盒的重量较轻,若不采取措施进行固定,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薄壁芯盒受其底部混凝土的浮力作用会产生向上漂浮移位,无法保证其设计位置,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固定。如果固定不好,会产生大面积的GBF 芯盒上浮,使上部混凝土变薄,甚至使部分板上部隆起,改变整个板的受力状态。因此采用抗浮定位钢筋既可解决抗浮又可固定芯盒。该构思同样可以通过查阅专利实现,即专利现浇混凝土无梁空心楼盖的抗浮施工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抗浮定位钢筋的形式为U 型,总长度为3 倍的芯盒径加5cm。抗浮定位钢筋安装在GBF 芯盒两端20cm 处。如遇到预埋件、芯盒线等则适当调整。根据芯盒直径大小,确定抗浮定位钢筋的直径。如采用第四代GBF 蜂巢芯芯盒,该芯盒增加了底板厚度,增大了芯盒质量,不仅可以保证芯盒底板的刚度还可以保证芯盒整体抗浮,即结构自抗浮。
根据芯盒布置平面图将抗浮定位钢筋安放于底板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部钢筋上后焊接固定。定位筋应沿GBF 芯盒方向设置,每个GBF 芯盒安放两个定位筋,每个定位筋距离空心芯盒端头200mm(www.daowen.com)
GBF 芯盒定位筋布置完毕,根据图纸设计进行芯盒布置。
GBF 芯盒布置完毕经验收,位置符合图纸设计之后,将U 形抗浮定位钢筋的上部封口、绑扎或焊接均可,保证GBF 芯盒在定位筋内不能移动。
板顶部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将顶筋与U 形定位筋绑在一起。至此,上下钢筋网之间的GBF 芯盒与上下钢筋网固定成一个整体。
进行抗浮固定。采用14#镀锌铁丝拉结板的底部双向钢筋网,拉结点应距离GBF芯盒的端部为20mm,中间可以梅花形布置,间距为1.2m 左右,铁丝穿过模板上事先钻好的圆孔,固定于底部模板或脚手架上。铁丝必须固定牢固,不留余地,以免混凝土的浮力使芯盒上浮时拉动钢筋。只要钢筋不上浮,就可保证GBF 芯盒不上浮。该工序在底筋绑扎完成后即可进行。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GBF 芯盒间距的偏差,保证GBF 芯盒之间的空隙都可以落入石子,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工法有大小之分,可以是针对建筑群或建设项目的大系统,也可以是针对分部或分项工程这样的小系统,但无论大小,都必须是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尤其是复杂施工系统,属于研发成本高、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施工过程。随着施工环境和施工产品的复杂化,工法开发更多地从施工过程遇到的技术难点出发,而这些难点往往事无法前预测,需通过技术攻关加以解决。这个过程不是技术成果的简单应用,而是新技术的创造过程,这就需要把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新技术及时总结和积累,以便在同类项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从技术扩散的角度来看,由于综合程度高,复杂工程施工系统创新的成功可直接导致内嵌其中的各种模块技术在其他领域应用,从而推动建筑业的技术进步。
虽然工法在界定项目轮廓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提高了施工活动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但系统工法开发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土木建筑、机械、电气等多种学科的技术手段。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综合性,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特殊的工法对管理需求也不断增加。由于涉及领域多,系统工法的开发不同于简单工法和复杂工法的单领域体系型开发,是多领域知识密集型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