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程洋冈村:高屋建瓴,古艳绚丽

程洋冈村:高屋建瓴,古艳绚丽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屋建瓴,古艳绚丽,极具河洛气息、汉唐风韵的普通屋舍,在外地人看来,俨然就是一座座缩小了的“皇宫”。其主座前加设外埕,两侧开龙虎门,门厅为平屋顶,配门房。建筑装饰奢华,屋脊嵌瓷艳丽,屋架木雕精细。建筑高度较矮,屋面坡度较平,山墙搁檩,贝灰三合土夯墙,屋内门梁枋宽大厚实,古朴无华。宗祠即是祠堂,又有宗庙、祖祠等称,是古代供奉祖先和祭祀、议事的场所,是宗族的象征。“建屋先建祠,百善孝为先。”

程洋冈村:高屋建瓴,古艳绚丽

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行走于程洋冈,在片片田园菜畦之间、层层茂林修竹深处,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幢幢、一片片参差错落的屋舍。鳞次栉比的屋面,高耸挺拔的山墙……高屋建瓴,古艳绚丽,极具河洛气息、汉唐风韵的普通屋舍,在外地人看来,俨然就是一座座缩小了的“皇宫”。

受地方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姓氏族群和海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潮汕民居院落建筑常见的有,以普遍存在于汉族传统民居中的“一堂两厢”建筑格局变通形成的下山虎、四点金、五过间、七过间、单背剑、双背剑、竹竿厝等形制。程洋冈是澄海最早的古村落之一,其祠庙民居建筑传承了河洛之气和汉唐遗风。

程洋冈村落地形高低起伏,民居在保持潮汕传统民居平面类型丰富、立面严谨简洁而丰富多彩、屋面组合别具一格和装饰手法精细多样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貌和街巷走势,因地制宜灵活调整平面构成。单座建筑讲究风水布局、明暗对称,建筑工艺技术、细部装饰均遵循传统潮汕民居文化的连续性、完整性特点,典雅古朴。现存建筑最早建造于宋代,村落历史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下山虎是潮汕民居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中下层百姓所常用。程洋冈的下山虎约有44座,基本有四种变式:一是取消中间廊道,大房与伸手房直接相连,改凹门楼为随墙门,临江寨和郑厝此类型较多;二是取消中间大门,大房和伸手房的廊道前移,建筑大门开在廊道两侧,称为龙虎门,此形式较为普遍;三是将建筑中间大门移至大房与伸手房廊道一侧,此形式在临江寨分布较多;四是在伸手房之前再加一条廊道,取消中间大门,开龙虎门,此形式较少出现。

林氏宗祠正门 杜伯坚/摄

古榕大道的乃秋小庐以下山虎式与书斋相结合,是一座有趣的民居。建筑坐北朝南,西侧为书斋和厢房,有一向南后门可独立进出;东侧以规整的天井与入口不规则的庭院衔接,形成不失端庄而活泼的院落空间,厅中品茶会客,屋内书香阵阵,庭下养花理水,悠然典雅气质尽显其中。而仪龙巷1号民居则正厅坐东向西,两侧各加一间房,形成五过间,北侧伸手房下开正门,南侧不开门,因厢房进深较长,便增设一间杂物房。

“凡屋以天井为财禄,以面前屋为案山。天井阔狭得中,聚财。”四点金以天井为中心,房屋向天井开窗,一般对外不开窗或只开小窗。程洋冈的四点金民居约有53座,陇路两侧街巷多南北朝向,一般不开正中“门楼肚”,如新巷1号、柳园巷4号、和美巷3号、老加合巷3号、世德祠右巷4号等大门均开在两侧“伸手房”位置。而梅轩巷9号琢祖家塾则是一座标准的四点金,房屋两侧有火巷,巷内各挖水井一口,屋后配有洋式书斋“梅轩”。

“乃秋小庐”院落 杜伯坚/摄

郑厝的崑祖家塾(荥阳世家)是一座大型“五间过”四点金,建于20世纪30年代,屋主原在太古公司从事日用品贸易。其主座前加设外埕,两侧开龙虎门,门厅为平屋顶,配门房。建筑四周有火巷,内部天井宽敞,厅前廊道与阁仔不分隔。建筑装饰奢华,屋脊嵌瓷艳丽,屋架木雕精细。入口三步凹斗门廊,花岗岩石门框,门上饰石狮一对,阳刻匾额书金色大字“崑祖家塾”,檐下彩色灰塑花鸟板封线;门屏贝灰勾线,中肚阴刻家训,上肚人物灰塑和彩绘。门厅、大厅和南北厅均有格扇门,大厅前木格扇门为五抹头,格心镂空花草和器皿木雕,中绦环板为浮雕。厅堂周围房间天井开窗,窗框西式窗线勾勒,洋楼彩绘窗套,窗头和门头装饰彩色动物灰塑。崑祖家塾装饰集木雕、石雕、彩绘、嵌瓷、灰塑等为一体,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体现在中式布局,西式装饰纹样上。

“双背剑”又称“二马拖车”,旧时多为官宦或权势之家才能修建。程洋冈的双背剑民居约有33处,其中临江寨西巷一座建于山麓台地的双背剑或受地形限制而不设后包,两侧从厝三间,最前一间比主座稍微凸出。建筑高度较矮,屋面坡度较平,山墙搁檩,贝灰三合土夯墙,屋内门梁枋宽大厚实,古朴无华。

“崑祖家塾”装饰 杜伯坚/摄

同为“双背剑”的和美巷4号大夫第却富丽堂皇,建造至今约100年,为在泰国从事商贸的“长盛记”商号的程洋冈蔡氏房产。平面布局为一四点金、二火巷、二从厝、一后包。主座前“外埕”开龙虎门,从厝八开间,有六房(包括门房)一厅一门楼;后包八房一厅(包厝厅现已拆分成两间)。后包天井宽敞,左右各有侧门通向屋外,檐廊较宽,整齐有序的檐柱一字排开,加上厢房的门窗,极富节奏感和韵律美,装饰与崑祖家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进口瓷砖凹门楼、彩绘窗套、西式灰塑窗框、金漆木雕梁架、嵌瓷屋脊和山墙等,尽显其家产的殷实富有、家族地位之荣贵崇高。

在程洋冈象仪龙巷3号的“单背剑”民居建筑保留较为完整的约14座,数量上明显比下山虎、四点金、双背剑等少了很多,或许是因为这种布局与中国传统的礼制思想和风水理念存在一定的冲突。

“竹竿厝”在程洋冈并不多见,零星出现在大宅第周围的边角地或商业街周边,有的与商铺结合,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建筑平面布局随地附型,十分紧凑。作为商铺的,因为对外经营的需要而将前门墙的小高窗改为低矮的大“铺窗”,装上“铺头板”,白天拆下对外经营,晚上停业便装上,内部空间与竹竿厝基本一致。

在潮汕,最能体现“京都帝王府”特点的莫过于那些高大上的祠堂家庙和大型寺庙宫殿。宗祠即是祠堂,又有宗庙、祖祠等称,是古代供奉祖先和祭祀、议事的场所,是宗族的象征。

“建屋先建祠,百善孝为先。”[1]潮汕地区传统民居多按传统礼制营居布置。程洋冈多姓合居,人数较多的有9姓16房,因此村落中祠堂众多,几大姓氏都有宗祠,还有数量众多的房祠和支祠。目前全村有祠堂19座,其中有柯氏、蔡氏、林氏、陈氏、郑氏、许氏宗祠各1座,另有房祠8座、支祠5座。这些祠堂分布在村中的每一个角落,各宗祠、房祠、支祠周边都分布着数量不等的本族民居,组团式向外发展,颇具宗族性村落讲究风水及“向心型”特征,也体现着昭穆制度。(www.daowen.com)

祠堂埕的旗杆夹 杜伯坚/摄

蔡氏宗祠位于平埔山东麓,坐西北朝东南,蔡氏大房祠位于其北侧,朝向相同;二房祠在其西南侧,朝向正好与宗祠相反;而三房两祠位于其前方两侧。许氏宗祠位于虎丘山西麓,大房和二房两座房祠均位于宗祠西北侧的“山兜”。林氏只有1座宗祠,位于北片仙美村。郑氏宗祠位于大柿坪山东麓,坐西北朝东南,其北侧有支祠西山祖祠。郑氏还有大房祠,位于蔡氏二房祠之北,但据村民介绍,祠房支与大柿坪山的郑氏并不属于同一支。有趣的是,陈氏宗祠位于蔡氏宗祠之前,与蔡氏三房支祠相邻,其族人和房祠却都在临江寨内。更有意思的是,该祠堂大门不是开在祠堂中轴线上,亦不是两侧龙虎门,而是向后兜了半圈,开在祠堂左后方的新兴街上。各氏族祠堂的分布也显示出不同氏族受经济实力和房支规模变化影响,而呈现“蛙跳式”的营建策略。

蔡氏是程洋冈最大的宗族,自文耀公开基至今繁衍24世。蔡氏建有8个祠堂,其中宗祠1个、房祠4个、支祠3个,其空间分布正是古代昭穆制度和方位尊卑秩序的物质化反映。

祠堂拜亭 郑锡伟/摄

乡村家族当一个支派人丁兴旺、财势力足时,通常会依靠其强大的家族势力和财力隆重修建支祠,以显示其房支的“威风”,有时候在规模、等级和装饰上盖过房祠,乃至宗祠,成为村中最大气华丽的祠堂。三房守庸公派的“加合”和“成记”两大商号并立,成为村落两支强大家族,房产占据了加合巷、老加合巷和成记巷的整条巷,并建有各自的支祠蔡氏岳祖祠(加合祠)和育祖祠(成记祠),建筑规模和装饰甚至超过宗祠。蔡氏岳祖祠是全村最大的祠堂,为做红糖贸易的“加合”号家族于清乾隆年间所建支祠。建筑占地面积约1904平方米,整体为双背剑平面形式,其从厝伸出开龙虎门,主座为五过间四点金,天井两侧南北厅跨过从厝和火巷,显得更为开敞,后包建糖房和庭院。主座入口宽大的凹斗门屋面抬升,加设小屋顶,门前立石柱,显得更为端庄大气。建筑装饰甚是精美,门下厚重的石屏上雕刻着人物和花草浮雕,涂上清单的绿色,更显典雅大方。正厅中间设立龛,上面装饰金漆镂雕和浮雕,梁架上更是精雕细刻,配上彩绘,富丽堂皇。

“自四辅、三公有事府第,皆用传。”[2]可见,府第是贵族官僚或大地主的住宅。程洋冈自唐宋伊始海商贸易发达,也具有“海滨邹鲁”的“儒雅之风”。明代以来,代有贤才,显宦辈出,因而以大夫第、进士第、儒林第、文林第、中书第、中宪第等冠名的宅第遍布全村,现保存较完好的仍有33座。这些建筑多以诗文警句装饰门楼、门扇,尽显“儒”的文化特色。

屋檐下彩绘“加合号” 杜伯坚/摄

中宪第,系清末实业家薛同泰祖屋,位于市篮尾的狭石巷头。宅第背后通巷有一浮坛,拾级而登,上面筑有一木柱、八角瓦顶、红椽瓦配以翠碧琉璃瓦口的凉亭,因地势较高,崭然矗立,蔚为壮观,称为八角亭。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形势曾一度逆转,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为避锋芒,避居汕头市同泰大商行。因汕头为商埠,热闹而复杂,为免暴露,转避到薛同泰家乡的祖屋中宪第。当时蔡元培与程洋冈蔡氏父老交游甚笃,为蔡氏族亲题书“明德惟馨”巨幅墨宝,曾拟作蔡氏宗祠匾额,父老辈深表赞同。蔡元培还留下墨迹赠送给杏春园蔡云松医师,题款为“宗弟元培”,遗憾的是两件墨宝皆已散佚。八角亭有海瑞题字勒石“清风千古节,明月一生心——海刚锋题”石柱。1958年初冬,八角亭整体移建为虎丘山半山亭,后毁。

以雄厚的经商财富和源源不断的侨汇资金为依托,程洋冈村内一座座富丽堂皇的祠堂宅第,装饰形式上有木雕、石雕、嵌瓷、泥塑、彩绘、壁画书法等,工艺上极尽纤细、玲珑、繁缛和端庄、华丽,题材上有山、水、鸟、兽、虫、鱼和花草树木、人物典故等,其用材之讲究,装饰之奢华,非一般传统村落可以比拟,处处彰显出程洋冈昔日商旅之繁华和财富之雄厚。富丽堂皇的祠堂宅第与五星山墙的街巷景观,共同构成了程洋冈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宪第,曾是蔡元培避难处 杜伯坚/摄

程洋冈人尚商、崇文,这些大宅第之中大都配有书斋别墅。叠山理水、养花弄草,创造宁静优雅的书舍空间,并题上优美动听的名称,养器山房、绿耕别墅、东余小筑、养竹寄庐、畊墅下园、杏园书屋、仰止山房等工艺精湛、芳名雅致,无不体现出高雅的文化气质。

另外,海洋文化的影响在民居上表现为西式装饰与传统民居形式结合,即传统民居平面布局形式融入西式拱廊、窗花、柱头、壁画或改坡瓦屋顶为西式平屋顶等。

程洋冈从村落整体景观到单座的建筑体现了传统潮汕民居特点,建筑细部装饰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先辈留下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

书斋私塾装饰 杜伯坚/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