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科有近百年历史,有很多教育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在事业的开拓、学科的发展和培养学子等方面,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良传统。正是这种神秘的无形的力量,使畜牧学科得以发展,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够努力向前。这种神秘的无形的力量就是畜牧学科精神。
畜牧学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五个阶段:学科创建与流亡办学阶段、学科恢复创建阶段、文革下乡办学阶段、改革开放后艰苦创业阶段、学科发展提升阶段。在学科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可谓艰难坎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历练出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在改革开放后艰苦创业阶段,学科孕育了勤奋务实、自主创业、立足实践、服务“三农”的精神;学科发展提升阶段,形成了团结合作、努力进取的精神。
(一)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畜牧学科始建于1927年,前身是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畜牧系。学科建立初期,就开展了美利奴羊与开封周围的土种绵羊杂交改良研究。抗战期间,随学校辗转迁徙于镇平,迁徙中的学校确实是引人注目的,学科的荷兰奶牛,所到之地都引起人们好奇地围观。学校在这里停留,使畜牧业知识得以传播。(图1-11、图1-12)
1939年转移并入陕西杨凌西北农学院。1950年河南大学重建,设畜牧兽医专修科。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畜牧专业并入华中农学院。院系调整后,保留了畜牧兽医教研室,1958年学校恢复了畜牧专业。刚刚度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学校投资装备了生理生化、微生物等几个专业基础实验室,为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文化大革命”期间,历经下乡办学和校址搬迁几次动荡,教学、科研蒙受重大损失,大批骨干教师调离,招生中断7年。在下放许昌的“文革”办学期间,王立之、李德远老师成功地完成了家兔胚胎移植,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改革开放以后,畜牧学科进入稳定发展阶段。2003年增加了草业科学方向。在政策指引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学科总体规模到教学工作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回顾畜牧学科的发展史,是一部百折不挠的坎坷的发展史,畜牧学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更值得称道的是,畜牧学科人在任何的艰难环境中,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学科精神,薪尽火传。
(二)勤奋务实、自主创业的精神
2000年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科“创建校内‘三结合’基地”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得是与该学科经过长期努力而创建的种鸡场、奶牛场、饲料厂、乳品厂分不开的。而在这些校内基地的背后,蕴涵了一种“勤奋务实、自主创业”的精神,这是畜牧学科“老黄牛”工作风格和风度的真实写照,这批“老黄牛”包括赖银生、柏秋圃、曹杰坤、范德修、李德远、康相涛、李明、王志祥、王彦彬、高腾云……
依靠这种“勤奋务实、自主创业”精神,在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科研经费极为紧张的年代里,畜牧学科白手起家,创造了辉煌,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一流的基地,也为学科的持续发展留下了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将会永远激励着畜牧学科人向前奋进。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动物营养学教授柏秋圃先生独具慧眼,在河南省率先尝试,以动物营养与饲料教研组为主体创办了科研、生产、教学、推广一体化的科技开发型企业,研发出猪、蛋鸡、肉鸡、肉牛系列复合饲料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抗生素添加剂,以及根据用户要求而研制的定制性饲料添加剂,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1989年“猪、鸡复合饲料添加剂研制”项目,研制出新型复合饲料添加剂,以低廉的生产成本,突出的经济效益,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博亚饲料厂和泛亚农大饲料公司。
家禽生产课题组从1986年开始,在赖银生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了豫州褐壳蛋鸡品系配套培育研究,课题组有康相涛、王俊士、魏福琪、李明、田玮、王彦彬、杨玉贞、罗广建等。该项目研究属于现代家禽品系育种新课题,作为家系育种要突破繁杂的单系选育、家系重建,严格淘汰等系统遗传工程。经过6年攻关,培育出“豫褐蛋鸡913”配套系品种,年产蛋量达273个,生命力强,深受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喜爱,生产效益显著。1990年以后育种基地不断扩建配套。从当初仅有12万元研究经费起步,在课题组承包下,精打细算,滚雪球发展,最终发展为饲养量2.1万只,形成了全配套的蛋鸡育种场,实现基本建筑4000m2左右,总资产当年估算达260余万元。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康相涛,1985年毕业留校后一头扎进校畜牧站,开始了以实践为主的教学科研生涯。在畜牧站简陋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6个年头。在那些日子里,他家里的厨房就在牛舍隔壁,宿舍后边就是鸡舍,每天伴着鸡鸣而起,伴着奶牛的反刍声入眠。他既是站长又是工人,采购、养鸡、饲料加工样样少不了他,不放过科研实验中的任何细节,称得上是工作在第一线,生活在第一线。正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治学精神,实现了从毛头小伙到青年专家的华丽转身。使新品系鸡的生产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轨道。
这些研究开发工作为学科的教学、科研创建了优良的试验基地,为后来的科研奠定了基础,受到全国兄弟院校的赞誉。
(三)立足实践、服务“三农”的精神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畜牧学科响应中央关于科技下乡的号召,大批教师到山区开展畜牧业科技扶贫工作。
1987年,在河南省率先派出了以王立之副教授为团长的34人科技扶贫团进驻新县。科技扶贫团的同志齐心协力,急农民之所急,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全面考察和综合论证,利用自然资源,建立支柱产业,开展人才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引进AA肉鸡、承德黑山羊等品种兴办科技扶贫经济实体,建立健全配套一条龙的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等措施,不仅使当地的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而且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依靠科技进步脱贫致富的意识。
畜牧学科的高道兴老师1988年到南召县开展科技开发项目,他数年如一日,为当时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最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那种“用科技知识兴农富民,为山区开发服务”的精神是高尚的,成为了屹立在伏牛山区的丰碑。
在豫西山区南召县做首任科技副县长的白明祥副教授,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农民发展黄牛养殖,传授黄牛冷配技术,由于技术指导到位,当地黄牛品种很快得到改良,许多农户因此脱贫。然而,由于经常奔波于贫困山区,艰苦的生活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使白老师在1989年患上了胃癌,幸而手术成功才挽救了生命。《光明日报》(1989年11月6日)头版以《活跃在伏牛山区的教授们》为题刊登通讯:河南农业大学20多位教授、副教授,走出校门,将科研工作搬到现场去做,既丰富了科研和教学的内容,又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2001年5月16日河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报道《烈日下的课堂》,又是畜牧学科的白明祥先生的事迹感动了记者和所有在场的人。
上午9时,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正在禹州市宏源养殖公司种养殖园内举行。
主讲者是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白明祥教授,讲授的内容是关于獭兔饲养技术,听课的则是宏源公司的饲养专业户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近500人把一个200多平方米的礼堂挤得满当当的,就连黑板后面都坐满了人。(www.daowen.com)
终于,组织者宣布,白教授还在室内授课,愿意在里面挤着听的,就坐在里面;害怕听不清的,到外面坐着听扩音转播。数百人搬着板凳从屋里拥了出来,纷纷在院里抢占有利地形。空旷的院子里已被散坐的人群所占据,或顶着书包,或举着报纸,全然不顾炎炎烈日。而此时,还有听课者在不断向这里汇集。
这些学科的先辈们为了服务“三农”而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每当遇到各种服务“三农”的请求,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立足实践、服务‘三农’”的精神像一盏明灯,时刻激励着学科的每一个人。
(四)团结合作、努力进取的精神
作为河南农业大学的畜牧学科,长期以来积极倡导“团结合作、努力进取”的学科精神,使学科快速发展,成为了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学位点。同时具有非常难得的、令人羡慕的学科氛围。
1.“青苜蓿”团队 王成章教授总是一心带好团队。他在谈到培养青年教师时说:“青年教师是学科的希望,老教师要热情帮助他们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生活关。”他经常去教室听年轻教师讲课,指导他们过好“教学关”。他认真帮助每位年轻教师确立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科研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多年来,他的科研经费一直都是团队成员共同使用的,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团队成员科研经费一起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他常说:“只有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团队,才是永远垮不掉的团队。”王成章对青年教师在生活上更是百倍关心,当青年教师或其子女有病需要住院时,他总是主动地跑前跑后;当青年教师有了家庭矛盾时,他总是热情地帮助调解。青年教师都把他当成主心骨和知心人,只要有事就想到向他请教。他就像一团火,点燃青年教师的激情。近年来,在他的引导、帮助和鼓励下,有5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两位青年教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培养青年教师时,王老师总是甘当人梯,把很多机会让给年轻人,许多项目更多地让年轻人主持,自己甘愿当配角,使年轻人尽快成长。如青年教师严学兵2007年9月在复旦大学做完博士后来到王成章的团队工作,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从政治上,王成章都给予他热情关心和培养,严学兵很快崭露头角,2011年顺利地晋升教授职称,还主持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经费达1100万元的项目。团队成员姜义宝谈起王成章有着说不完的话:“经费不足是青年教师遇到的一个问题,王老师总是将自己的经费无私地拿出来,资助我们搞研究,在这方面他从不计较、不吝啬、不图回报。我们每个青年教师取得的进步,都凝聚着王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很幸运遇到这样一个好的带头人。”
2.“金凤凰”团队 在河南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个团队,20余年来致力于优质鸡种质资源开发和应用。
正是16年埋头鸡舍的实践积累,8年的科技创新和集成推广,24年的厚积薄发使康相涛团队创造了一个让河南土鸡变身“金凤凰”的神话——康相涛主持的“中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优异性状发掘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实现了国内家禽学科该奖项零的突破。可以说在这些成就的背后,凝聚着每个团队成员的心血,也只有这样团结合作的“金凤凰”团队才能够取得傲人的成绩。
团队成员河南农业大学畜牧站站长田亚东博士,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河南农业大学,承担了团队全面协调与主要材料整理工作,由于长期加班,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病,经常是坐一会儿实在难受了就跪着继续工作。团队成员、原畜牧站站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李明,负责全院教学。他从来都没有因此影响过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团队成员李奎,爱人在1994年肾脏移植手术成功后,家庭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医药费支出,但他10多年来不畏困难,安贫乐道。团队的孙桂荣老师,爱人长期在外地工作,孩子小,自己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但从来没有因为家务事而耽误过一节课,延迟过一个实验。
为了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团队将战略方向的优势领域确定为“2+1”,即两个方向的基础性研究:家禽生长发育调控、肉质及繁殖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一个方向的应用开发研究:家禽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配套技术的集成与优化。为此,团队组建3个创新小组,分别从事前瞻性研究、重点和基础性工作以及应急性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团队合作与高效的运作机制。
3.“孺子牛”团队 孺子牛研究团队由6人组成,包含教师和实验人员,年龄结构合理,科研经费统一管理使用,民主决策,气氛和谐。拥有自我管理的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定期开展研究班讨论和报告会,学术氛围浓厚。产学研有机结合,既承担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创新,又注重服务于奶牛产业。在该团队的业务骨干中有两名女同志,家里都有学龄前的孩子,但是在学科“团结合作、努力进取”精神的激励下,她们都能够以工作和大局为重,恰当地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在2011年夏季河南省部分地区出现奶牛热应激诱发流行热,研究团队齐心协力,连续跟踪调查研究(图1-14)。
在河南农业大学的畜牧学科,像这样的团队还有很多,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都信奉“团结合作、勤奋务实”的信条,在不断地努力进取着。
古人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一个强大学科的根本在于大家的同心协力,甘于奉献,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把科研当生活,把科研当梦想的科研人员,才成就了今天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科!
(五)畜牧学科之歌
我依恋我的学科,她积淀深厚,
如同肥沃的土壤,孕育茂密的林木,持续滋补营养,使我茁壮成长;
我感恩我的学科,她卓越非凡,
犹如启航的大船,驶向理想的彼岸,抵御波涛汹涌,使我勇往直前;
我仰慕我的学科,她博大壮观,
仿佛绚丽的舞台,提供宽广的场地,消除闭塞局限,使我尽情施展;
我热爱我的学科,她宽宏包容,
恰似温馨的家园,赋予幸福的归宿,忘却彷徨孤独,使我悦教乐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