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入
鲜明的对比
出现在某高职院校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招聘会上,求职应聘的大学生你来我往,人山人海。招聘人员被很多求职的同学包围着。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刘伟在招聘摊位前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挤到摊位前,面对用人单位却不知如何交流,只是夹在人群中这里听听、那里看看,漫无目的,根本谈不上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直到招聘会结束,还是一无所获。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镜头二:同专业的王鑫,平时就注重做一些就业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分析了自身特点和目前就业的形势,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初步的规划,搜集了许多相关的信息。在招聘会前几天,就开始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并制作了个人简历和求职信。招聘会上,他把自己的简历和求职信,按照单位的性质和特点不同,有针对性地投递,并尽量与招聘人员进行交流。招聘会结束前,就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参加面试的答复。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问题导向
1.镜头中的两位同学为什么结局不同?
2.就业前,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3.你现在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知识引导
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俗话说,不打没有准备的仗,高职高专的大学生在两年的在校学习期间,除了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要达到专业技能的标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业余的时间考取其他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证书,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就业心理的准备
1.要正确认识自我(www.daowen.com)
求职就业是自我磨炼、自我成长的过程,要在社会大舞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就要对自己有客观、正确的认识,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有些同学在就业前,往往沉没在理想的王国里、把就业目标定得过高,只想当“白领”,不想做“蓝领”;有些同学在就业过程中,图虚荣,爱面子,盲目攀比,只关注社会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单位或经济发达的城市。但是,社会现实与主观愿望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距,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是难以就业的。
在选择职业目标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重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要符合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认识自己,处理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关系,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根据社会需要、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自身条件,主动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二是要灵活选择、分阶段实施。有些同学的职业目标很现实,当职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的时候,不妨改变一下择业意愿,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争取及时就业,在工作中积蓄力量、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分阶段实现原有的职业目标。
2.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自信是竞争取胜、求职成功的必要条件。要相信自己经过几年的学习,具备了求职岗位所需要的条件,要有勇气参与竞争。缺乏自信,以致不敢参与竞争,不敢尝试,就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
怎样才能做到自信呢?一要具备真才实学,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二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三要勇于面对,敢于竞争,大胆尝试。
3.要敢于面对挫折
择业是我们从学校走进社会的第一步。由于缺乏经验,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常常会引起心理障碍,既不利于健康,也不利于就业。有的同学不敢到用人单位面试,一旦失败便觉得无地自容,无颜面对老师和同学,情绪低落,其实这是心理脆弱的表现。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大胆尝试,可以得到磨炼,一帆风顺不利于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一是要客观认识,适时进行心理调节与控制,尽快摆脱不良情绪,重新树立起求职信心;二是分析受挫折的原因,调整职业目标,制定新的方案,踏上新的求职之路。
任务驱动
1.自我分析,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了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2.自我分析,具备哪些有利于就业的心理品质?怎样才能够发挥自己的这些心理优势?
3.搜集一些求职信息并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求职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