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入
求大求高未必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小王和小林在大学时是睡上下铺的好友。毕业时,小王认为,个人要想发展,就应当进大公司去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大公司名气大,牌子硬,管理规范,发展的机会很多,所以,他立志要到大公司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且通过努力如愿以偿进了一家大公司。小林则认为,人在哪里工作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还认为,在小公司里,人少,个人发展的机会反而可能更多。所以,毕业时他找了一家小公司。
后来,在工作实践中,由于小王所在的公司人才济济,他只能做一些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的杂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所在部门的重要工作都由领导安排其他人去做,根本轮不到他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小林的公司则由于人手少,有了事情大家一起干,工作成果见效快,他的才能在这里也很快就显露出来。不久,小林的公司由于业务发展了,成立了一个公关部和一个策划部,由他出任策划部的经理,负责招聘一批年轻人来部门工作。小王和小林经过一段时间后,一个是郁郁寡欢,很不得志;一个则是如鱼得水,快马加鞭。
问题导向
1.什么是正确的择业观?
2.对于小王和小林的经历,你有何感想?如何看待工作待遇和个人发展前景之间的关系?
3.在求职过程中,如何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招聘单位?
知识引导
一、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1.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下,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还停留在以往的思维模式中:如希望留在发达的大中城市,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工作;片面追求“白领”岗位,不愿从事“蓝领”等技术、服务性工作;薪资期望过高,盲目地追求“经济收入”,而不是从行业和自身的发展前景去选择就业;仍抱着老观念,认为就业就是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不愿意到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限制择业范围等。
大学生应积极调整心态以及自身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思想,摒弃原有的求稳定、求安逸、求高薪等片面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更加理性、务实和开放,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2.积极参加有关就业的课外活动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多参与积极有益的课外活动,可加入有关就业的社团,丰富自身的就业知识;参与就业活动,提升自身的就业素养。通过社团有组织性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知识与能力,提升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处变不惊的能力。(www.daowen.com)
二、高校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1.开展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
缓解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高校教育责无旁贷。高校应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观念教育。通过课程的学习,大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及有兴趣的职业方向,对毕业后的自我完善和个人职业发展有大体的规划。同时,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早树立就业创业意识,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对学校的学风建设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设立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机构
高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应成立相应的就业创业指导机构,对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辅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意识,辅助他们更好地在自身就业方向上前进,对减弱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的迷茫起到相应的辅助性作用。
3.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政策扶持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开放性、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形成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也要通过积极优化政策环境,强化就业创业实训,提供系统帮扶平台等措施,落实大学生在就业培训、就业见习、职业介绍、自主择业、小额贷款担保、税收减免及社保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
任务驱动
1.谈谈你自己的就业观和自己理想的就业方向和岗位。
2.国家制定了哪些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3.分组撰写创业计划,每组4~6人,选出组长,讨论调研提纲和行动计划,并在课后各组陈述,交流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