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问类型分析
根据提问涉及的具体内容,我们将提问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记忆、复述性问题。即针对某一学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如为了检查学生对已学汉字、生词意思的掌握,或者对已学课文的理解,围绕具体内容设计提问等。这一类提问的回答一般具有唯一确定性。②判断性问题。即针对某一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对”或“错”的判断。③开放性问题。即围绕某一内容展开的相关性提问。如学习了某一篇课文后,围绕该课文的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堂讨论等。④自由询问式问题。即所提问题不与某一固定内容有关。在这里,我们主要想考察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何种类型的提问?提问内容是否多是“复述性问题”?如果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进行?根据调查,这四种提问类型中,最常用的是“记忆、复述性问题”,占83%。其次是“判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各占72%。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提问类型的使用率
接下来,我们具体考察关于“记忆、复述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提问?如表2所示。
表2 具体方式采用的对比情况
表2显示,教师对“记忆、复述性问题”进行提问时,通常会给出一定的提示。一般采用“先给出关键词或句型,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或句型复述”,或者“先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将回答转成成段表达”这两种方式。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已学过内容中重点生词及句型的掌握情况,对内容的理解以及训练学生的口头成段表达能力。但是调查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只有17%的教师会采用“给出主要内容,但其中关键词及重点句子空出来,让学生完成未完成的部分,然后一起朗读”这种方式。相对于前两种44%的使用率,这种方式较少被采用。
(2)提问顺序分析
这里的“提问顺序”,是指所提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在内容方面的关联性及层递性。调查显示,有78%的教师在备课时会专门设计提问顺序。那么教师设计提问顺序的依据是什么?调查结果表明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依据教学内容的进程步骤设计提问,按照知识点的教学顺序来安排提问;二是按照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排列,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三是根据提问类型排列提问,先是复述性问题,然后针对语言点进行判断性提问,接下来再进行开放式的提问。只有2名教师提到会“依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行程与心理”“根据习得顺序”来安排提问。
(3)回答方式分析
我们主要想了解教师经常采用何种回答方式?提问对象的选择是否有一定的依据?提问后的等待时间一般为多久?提问后具体采用的回答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回答方式的使用对比情况
续表
由表3可以看出,教师在选定问题的回答者时主要是根据所提的具体问题,其次是随机叫答。那么教师选定问题回答者的依据是什么?如表4所示。
表4 选定问题回答者的依据
由表4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选定问题回答者时,主要是依据“问题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有22%的教师选择“要鼓励不经常发言的学生”,这说明部分教师在提问时会关注到一部分不经常发言的学生,希望能给予他们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有17%的教师还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来选定适合的问题回答者。
关于“提问后等待时间”,虽然教师们认为这主要“根据问题的类型和难易度”来决定。但同时教师们也认为等待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冷场。大部分教师的等待时间在10~15秒,也有教师会给30~60秒,可见教师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并不长。
(4)教师的纠错方式分析
每一位教师在提问后都会期待正确的回答,但是面对不正确的回答,教师一般会采用怎样的方式来纠正错误呢?其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教师的纠错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对待学生不完备的回答时,74%的教师会在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后,摘取其中正确的部分,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自己完善回答。教师意识到应该让学生自己在不断思考的基础上完善答案。
也有5位教师提出,可以让其他学生纠错。
那么这个时候,教师一般会怎么说?如表6所示。(www.daowen.com)
表6 教师的语言表达(或让其他学生纠错)
续表
我们发现,教师基本上不会直接用“不对”给出判断,而是会询问其他同学的看法,用较为委婉的方式表达。
(5)提问失败后教师的心理及言语表达分析
我们将提问失败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完全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二是有学生回答,教师的心理期望是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但实际却相反,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期望的回答。首先来看第一种情况,教师的言语表达如表7所示。
表7 教师的言语表达
我们发现,此时教师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及自尊心,同时也会避免课堂上的冷场与尴尬,会采用“那你先想一想,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之类的言语表达,委婉巧妙地请别的同学进行回答。有16%的老师会注意到可能是自己提问的措辞不够清楚等原因导致学生无法回答。
接下来再看第二种情况,当教师认为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回答但学生未能做到时,教师会出现怎样的心里想法?如表8所示。
表8 教师的心里想法
由表8我们发现,当教师认为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回答但事实上学生未能做到时,大部分教师会立刻意识到学生有可能忘记了这一知识点,需要进行复习。同时还会有意识地注意到是否是提问的措辞不够清楚准确所导致的。将“教师注意到提问的措辞”这一方面与表7的结果进行比对,我们发现:当学生完全回答不出教师提问时,教师一般不太会注意到自己提问的措辞这一方面。但如果教师的心理期望是学生能正确回答,但实际相反时,反而更多的教师会意识到是否是提问措辞存在问题。
(6)教室桌椅的空间排列及教师所站的位置对于师生言语互动影响的分析
有74%的教师认为教室桌椅的空间排列及教师所站的位置对于师生言语互动有积极影响,比如扇形、环形、圆桌形、围绕式,以及方便教师在中间走动的教室空间排列等。但同时我们应注意到,虽然肯定空间分布对互动有积极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却只有15%的教师会经常采用上述的空间排列,31%的教师偶尔会采用,54%的教师坦言不会采用,因为受到实际教室及教学时间的限制。
关于教师所站的位置具体分为提问时和听取学生回答时教师的站位。那么它对于互动是否有影响?大部分教师认为是有影响的。我们调查了教师在提问时一般习惯站的位置,如表9所示。
表9 教师提问时的习惯站位
我们发现教师在提问时,一般习惯站在“讲台上”,或者“教室中间”,或者“讲台下面,学生前面”。特别是选择“讲台下面,学生的前面”这一位置的人数是最多的。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是希望能与学生拉近一些空间距离,避免居高临下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提问。
那么当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时,一般习惯站在什么位置呢?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教师倾听学生回答时的习惯站位
表10显示,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时所站的位置一般是“不确定”的。其次是部分教师会站在“讲台上”或者“教室中间”。只有11%的教师会选择站在“回答者身边”,选择这一站位的比例是比较低的。
(7)提问发起者分析
关于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想考察教师是否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什么情况下会鼓励?在调查“是否会让学生成为提问的发起者”时,32%的教师选择“会”,其余68%的教师选择“视问题而定”。当问到“何种情况下会鼓励学生提问时”,持鼓励态度的教师普遍是以“所提问题的内容是否与所讲的内容有较大关联性”,以及“是否是代表大多数同学的问题”这两个原则来决定。如“根据问题与所讲课文的关联度,有联系的鼓励,没联系或者难度超前的下课后回答”,“重点知识点,能代表大多数同学的问题,应该鼓励大家当堂问,老师可以借机复习巩固;个别问题如只有个别学生不明白的,或者敏感的、私人的问题,不好占用全班同学的时间,那么就课后回答”。
对于“是否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这一问题,84%的教师都持鼓励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