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泥塑是北京城里家喻户晓的传统工艺品

泥塑是北京城里家喻户晓的传统工艺品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骑黑虎兔儿爷北京双起翔作兔儿爷1.历史概说兔儿爷是北京城里家喻户晓的泥塑工艺品。很多人也熟知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北京城一带起了瘟疫,只要染上者,便无法治愈。玉兔化成一位美丽的少女,走街串户,广施妙手,很多患者得以康复。人们送给玉兔许多东西,以示感谢。兔儿爷正反模高9厘米宽9.5厘米“爷”是北京城里对年长男性的一种尊称,“兔儿爷”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其实质则是对神灵的一种敬畏。

泥塑是北京城里家喻户晓的传统工艺品

骑黑虎兔儿爷 北京双起翔作

兔儿爷

1.历史概说

兔儿爷(或称兔爷儿)是北京城里家喻户晓的泥塑工艺品。很多人也熟知这样一则故事:

古时候,北京城一带起了瘟疫,只要染上者,便无法治愈。嫦娥在月宫看到人间的疾苦,很是悲伤,于是委派玉兔下凡救治。玉兔化成一位美丽的少女,走街串户,广施妙手,很多患者得以康复。人们送给玉兔许多东西,以示感谢。但是除了衣服,玉兔什么也不要。她将大家所赠的衣服不断换穿,每到一处便换一套装束,把她打扮成不同的角色。为了能够快速医治好更多人的疾病,她还换乘马、狮子、老虎、鹿等作为坐骑。经过她的辛苦努力,瘟疫散去,玉兔返回月宫。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她塑作成各种各样的形象。每逢中秋时,家家户户都会供奉,给她摆上鲜美的瓜果,以感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健康与吉祥,并将她亲切地称为“兔儿爷”或“兔奶奶”。

兔儿爷正反模 高9厘米宽9.5厘米

“爷”是北京城里对年长男性的一种尊称,“兔儿爷”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其实质则是对神灵的一种敬畏。“兔儿爷”是在中秋时节祭祀月神的像偶,因为造型赋色悦目,也逐渐演化出供小儿玩赏的功能。因为受人喜爱,故而也由此衍生出很多的歇后语来。比如“兔儿爷出水——两脚泥”;“兔儿爷洗澡——一摊泥”;“兔儿爷掏耳朵——崴泥”;“兔儿爷的靠背旗——独挑”(用泥巴做的兔儿爷,有的就插一根苇子毛当作插旗,故有“独挑”之说);“隔年的兔儿爷——老陈人儿(泥质不宜保存,因而两年以上的兔儿爷就被称为“老陈人儿”);“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等等,幽默形象,不胜枚举。

兔儿爷产于何时,目前未有确考。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可以推测至晚在明末已有兔儿爷。如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记述:“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另外,《燕京岁时记》中也有记载说:“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相比之下,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的记述则更为详细。“正如桂花一开,兔子王便上市。他们的脸很体面,油光水滑的,只可惜鼻下有个三瓣子嘴,而头上有一对长耳朵。他们的身上也花花绿绿,足下蹬起粉底高靴。身腔里可是空空的,脊背有个泥团儿,为插旗伞之用;旗伞都是纸作的。他们多体面,多空虚,多没有心肝呢!他们唯一的好处似乎只在有两个泥膝,跪下很方便。”“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在北京,兔儿爷有着浓厚的俗信土壤,即使到今天,也有部分家户会将其买回,在家里供奉,祭祀月神。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对于兔儿爷已经疏远了感情,这是兔儿爷传统生产遭受萎缩的主要原因。十年前,北京出现了一个专业生产营销兔儿爷的现代手工艺机构——吉兔工房,在弘扬传统手工艺及助其转型方面功不可没。

吉兔工房是立足于传承北京兔儿爷工艺,推陈出新,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手工艺组织。加工作坊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销售店铺设在北京崇文区法华寺街。成立十余年来,吉兔工房经历过坎坷,也取得了社会及消费者的承认与青睐。工房注重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注重满足青年一代的审美趣味,他们在原有北京兔儿爷的基础上,推出了百余种与兔儿爷和生肖有关的玩偶,融合了传统意味和现代审美,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如何介入和开拓青年消费群体作了大胆尝试。它是传统手工艺转型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组织机构。

北京兔儿爷的上彩环节

2.工艺特色

兔儿爷的造型,因坐骑不同,含义也各异。北京兔儿爷的基本形象是:兔首人身,披穿甲胄,头上竖着两只大耳朵,背插令旗,体施彩绘,脸贴泥金,动作各异,或坐或立,有捣杵及骑兽等形象。常见的有:骑白象兔儿爷,骑黄虎兔儿爷、骑黑虎兔儿爷、骑麒麟兔儿爷、坐葫芦兔儿爷、坐牡丹兔儿爷、富贵团圆兔儿爷等。“象”与“祥”同音,骑白象兔儿爷,即是寓意吉祥如意。骑虎兔儿爷是因为虎为百兽之王,有震慑勇猛之感,因此,骑虎兔儿爷寓意事业兴盛,人脉广博。麒麟兔儿爷是因麒麟吐书的典故而流传,所以,它象征着学识广博,学业有成,多用来鼓励孩子读书勤勉,知书达礼。因葫芦与福禄同音,所以坐葫芦兔儿爷是象征着全家福禄双全,幸福美满。这些不同的兔儿爷形象均是采用拟人手法,将兔儿爷塑造成身披盔甲和锦袍的威武形象。每年中秋时节,北京东岳庙都会按旧时风俗摆一座高高的兔儿爷山,由成百上千尊兔儿爷塑像组成。

兔儿爷是以模制法制成,其基本工序分为五个环节:首先,将备好的泥料填入模具中,用手将其按压,使之与模具紧密结合,并注意泥皮的厚度以及边缘的平整性,以便合模。模具分为两部分,一面为兔儿爷正面,一面为背部。待泥料稍干固形后从模具中取出,置于阴凉处风干。等泥坯干透后,将其入炉低温烧制,使其呈陶质,然后取出着色。另外,兔儿爷的耳朵、背旗等插件也同时做好。接下来的着色环节很关键,因为模具做出来的兔儿爷也是三分塑、七分彩。兔儿爷上色前,同样需要打底,因为兔儿爷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在其背部可以省去打底的环节,只在人视线可以着落的地方打底上色便可。兔儿爷上色所用的颜料为不透明的矿物色、广告色或丙烯颜料。基本采取平涂的笔法,在面部、五官等精细之处,需要以多变的笔法来绘就。若是用丙烯颜料,上好色后则不需上光了。

3.经典作品

(1)骑白象兔儿爷

骑白象兔儿爷 北京 双起翔作

骑象兔儿爷在兔儿爷形象中较为多见。“象”与“祥”谐音,因而,骑白象兔儿爷即被认为可以为人间带来吉祥如意,福瑞安康。白象的高度占到作品总高的近1/2,素净的白色很好地调节了作品的视觉效果,白色的大象温顺安详,更加衬托出了兔儿爷的形象。与白象的单纯所不同的是,兔儿爷身上用色绚烂,以红、黑、绿、紫、金等色描绘而成,达到了较好的视觉平衡效果。再加上兔儿爷高高竖起的耳朵,以及背部所插的各色彩旗,更加威武美观。

(2)骑黄虎兔儿爷

吉祥心理是中国民俗活动及相关物品的精神核心,因而,驱灾纳吉、趋利避害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生活主题。虎在中国民间有着普遍的信仰,人们认为虎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为人间驱赶不祥之祸,带来平安富贵、安宁祥和。老虎的黄色提亮了整个泥塑的色彩感觉,与红色搭配,更显得喜气洋洋,因此,该作品不仅有好的寓意,同时也颇具视觉美感。

兔儿爷 北京 双起翔作

4.代表艺人

双起翔

双起翔(1931— ),男,满族人,生于北京,是目前年龄最大的兔儿爷工艺传承人。他自小酷爱泥塑艺术,从13岁起即随舅父李荣山从事北京彩塑的制作,4年后,出师自立,自制自销。1949年后,他在北京东安市场生顺祥玩具店制作彩塑泥人、动物、花鸟、沙盘等。后来自产自销,作过一段时间的独立艺人。1956年,国家实行合作化制度,他进入北京彩塑厂并任彩塑组组长。1964年,彩塑厂与金属工艺品厂合并,他又转业成为金属工艺的制胎工人。他系统传承了北京彩塑及兔儿爷的制作工艺,在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2005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

艺人在制作兔儿爷

刀马人(www.daowen.com)

1.历史概说

创立泥塑刀马人的代表当属“韩家泥人”。其创始人为穆克登阿,满族镶白旗人,祖居东北,工余喜欢捏塑泥人,后因朝廷取消其俸禄,故便以此为生,经过不断摸索,逐渐创作出了“三国刀马人”的经典形象。迄今为止,韩氏刀马人技艺已传承了四代。穆克登阿为第一代。第二代是韩明顺。第三代是韩增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刀马人物的造型脸谱化,程式化,经典化,并且人物造型也达到了300种之多。第四代传人为韩宝才,他的刀马人工艺,在题材内容、人物造型、构图组合、艺术语言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2.工艺特色

北京刀马人泥塑的最大特色是京味与古意兼具。泥塑刀马人脱胎于北京车马泥人。清末民国时,北京的车马交通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艺人即取材于生活,创作了大量车马人物的京味泥塑。而侧重表现武装戏曲人物的刀马人题材,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加受人青睐,因而从众多的题材中凸显出来。

刀马人泥塑造型古朴,设色浓丽,人物姿态俊秀威武,具有强烈的动感。在人物比例的处理上,艺人将马匹稍稍缩小,突出了人物形象,细细的马腿与厚重的人马之间,形成量的对比,虽然泥塑通常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感。而且,带有脸谱的古装人物设色丰富,与色彩单纯的马匹形成对比,繁简之间,相映成趣,形成视觉的对比与持衡。刀马人泥塑在造型上不注重客观细节,形体稍作夸张,注重意象式表现,人物间的呼应,人与马的动态,飘扬的插背彩旗,使得刀马人泥塑神采奕奕,风姿飒爽。

刀马人泥塑的制作采用手捏与模制相结合的方式而成,其基本工序如下:

刀马人泥塑 北京 韩增启作

典韦 北京 双起翔作

(1)刀马人泥塑分为人马两部分,通常先做马,在裁好的铁丝一端裹上泥料,制成马腿,然后捏塑马身,将两者相连。注意马的姿态,且要力求平稳。

(2)马做好后,需要制作人物。人物的头部用模制法做成,躯干部分靠手的捏塑,人物的结构不很讲究,但姿态仍是重点。要做到与马匹姿势的相合,这样才威风。

(3)将捏塑好的人马黏合,然后做出人物及马匹身上的配饰、插件等,将其黏合装配。

(4)将捏好的胎体置于阴凉处风干。

(5)用大白粉或立德粉加胶,将泥塑胎体刷白,使其便于上色。

(6)刀马人的体形不大,且色彩繁琐,因此上色阶段对笔技要求较高,要体现出色彩的灵动感。

(7)罩亮漆完成。

3.经典作品

三国人物

三国人物在刀马人泥塑中最具代表性,此作为艺人韩增启所制。一为张飞,一为赵云。张飞皂衣黑马,手持八丈蛇矛,神情镇定,气势逼人。赵云则白衣白马,手持长枪,英俊超迈,潇洒自若。尤其是赵云身上的彩绘,淡蓝的色调绘于白色胎体上,轻松自然、笔触飞扬。简略生动而又富于装饰。这两件作品,一个深沉稳练,一个清丽明亮,形成有趣的对比。

张飞 北京 韩增启作

赵云 北京 韩增启作

4.代表艺人

韩增启

韩增启(1935—1999),男,韩氏泥人的第三代传人。他生于北京的泥塑世家,其祖父穆克登阿,为韩氏泥人创立者。韩增启自幼在父亲的引导与熏陶下,用心学习,深得韩氏泥人的精髓。

14岁时,祖父及父亲韩明顺先后去世,韩增启遂以手艺养家。1949年后,韩增启进入彩塑合作社。1978年,北京彩塑厂并入金属工艺品厂,韩增启平常除做一些小型彩塑之外,主要承担工厂里金属铸造的模型任务。1986年,韩增启从金属厂退休,全心全意从事泥人制作,再加上政府对于民间文化的重视及市场需求的复苏,韩增启步入了他泥塑事业的辉煌期。很多自创作品被艺术院校和重大博物馆收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