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防灾防损信息化、智能化平台:隧道工程建设风险与保险

防灾防损信息化、智能化平台:隧道工程建设风险与保险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平台通过引入空间数据管理工具,以及与国家有关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气象信息进行实时关联,能有效实现对工程项目自然灾害风险的动态跟踪及信息化管理。图14-4基于DRS系统的珠海某隧道工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水灾黑点识别水灾黑点地图系统集中整合了平安产险水灾期间企财险出险及理赔信息数据。图14-5水灾黑点地图气象预警基于中央气象台灾害预警信息,使用DRS筛选出灾害范围内的客户并对客户危险性进行分级。

防灾防损信息化、智能化平台:隧道工程建设风险与保险

1.风险地图

风险地图是通过一定的法则,以二维或三维形式的渲染或图形符号,在基础地图上描述和展示某种特定的或综合的风险的专题地图。风险地图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只要与风险打交道,风险地图就有用武之地。不仅如此,风险地图的应用也推动了一些领域的发展,如“霍乱地图”推动了流行病防疫研究的发展;自然灾害风险地图推动了防灾减灾规划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更推动了保险行业巨灾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如1968年,美国颁布《国家洪水保险计划》,需要对申请该计划的社区确定合理的洪水保险费率,要求参加该计划的社区绘制洪水保险费率图。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出现,让灾害风险地图的制作、应用、展示等变得更方便、更准确、更易于理解。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多源数据,如基础地图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地形数据、灾害数据、保险数据等,进行存储、管理、地图展示,并可进行空间分析运算。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开始将积累的灾害数据、经济损失数据、保险损失数据,通过地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公司进行决策,辅助承保人员、精算人员以及风险管理人员对风险做出判断。

下面以平安产险鹰眼系统为例,说明风险地图在隧道工程防灾防损方面的应用情况。

1)系统简介

鹰眼系统的英文全称为Digital Risk System(简称“DRS”),是一个基于物理空间的数字化风险分析和风控服务系统(图14-3)。DRS融合了地理学、灾害学、保险学、气象学等多学科,内嵌了全国地理数据、1949年后所有的自然灾害监测数据(其中地震数据起于公元前800年)、平安产险的承保及理赔数据、中大型企业客户数据等,总量超过140亿,支持在中国大陆境内11.85亿个物理空间单元上的9种自然灾害和5种最常见农作物自然灾害风险评级,能有效支持单一地质风险识别、评估,区域累计风险管理及核保政策的制订,防灾防损,大灾理赔,销售规划与拓展,巨灾管理,灾害播报等核心场景应用,其应用贯穿风险管理全流程。

图14-3 平安鹰眼系统的组成及核心功能

该系统可对隧道工程的静态风险进行精准识别和分析。同时,平台通过引入空间数据管理工具,以及与国家有关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气象信息进行实时关联,能有效实现对工程项目自然灾害风险的动态跟踪及信息化管理。

2)系统应用场景

(1)自然灾害静态评估

以广东珠海某在建隧道工程为例,其隧址经度113.527 826、纬度22.196 125,采用DRS系统对其9大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图14-4,0级代表风险最低,10级代表风险最高),其中台风风险指数9.53,暴雨风险指数7.76,风暴潮风险指数7.87(隧道邻近珠江),雷击风险指数6.52,可见该隧道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较高。同时,采用DRS系统对隧址区历史降雨及强风数据进行分析,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防台工作(如临时建筑及临时设施、脚手架等抗风设计)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图14-4 基于DRS系统的珠海某隧道工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2)水灾黑点识别

水灾黑点地图系统集中整合了平安产险水灾期间企财险出险及理赔信息数据。同时,也获取了各大城市典型气象信息站点收集的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数据与基于GIS技术的地理信息平台叠加,大大提高了水灾黑点地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利用水灾黑点地图可提前识别城市隧道工程及其临时建筑内涝、水淹风险较大的部位及区段,提示客户提前做好防汛工作(图14-5)。

图14-5 水灾黑点地图

(3)气象预警

基于中央气象台灾害预警信息,使用DRS筛选出灾害范围内的客户并对客户危险性进行分级。同时通过灾害预警平台,搭建与客户联动的防灾防损体系,为客户推送预警信息和防灾技巧,协助客户提前部署防灾防损工作。例如,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来袭时,平安产险风控人员运用DRS系统中台风路径实时跟踪功能(图14-6)快速筛选台风影响工程险标的(如对以台风中心为圆心,一定半径范围内承保项目进行筛选),于台风登陆前96小时布置防灾防损行动,通过客户预警、现场回访及风控驻点、赠送防台物资等方式,并采取有效的资产转移、建筑加固等手段,协助客户安全度过台风期,减损效果较为显著。

2.建设安全隐患排查系统

目前,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均高度重视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建设安全隐患是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制度等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隐患治理措施,随着风险的累积,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提高建设安全水平、持续高效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必要并且迫切的。

图14-6 台风实时路径跟踪及工程险标的筛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建设期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借助移动互联网数据库等技术可将隐患排查工作程序化、标准化;配合智能手机移动端,实现隐患随时上报,随时监控隐患排查、治理进展,利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下面以轨道交通工程为例,介绍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在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1)系统目标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轨道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系统的建立旨在创建隐患排查、治理各方之间的联系,通过改变传统排查业务的开展模式,加强隐患排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通过隐患排查体系构建和系统建设可实现以下目标:

①系统纳入全体职能部门及其员工,从而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透明化和实时监管。

②基础数据标准化,建立隐患动态数据库,实现隐患数据的存储与调用,并能根据运营发展要求与时俱进,进行隐患数据库的完善。

③严格配合实际业务开展,与工作模式相配套。形成考核机制,促进形成安全共同体。(www.daowen.com)

④研发方便易用的移动端,达到发现隐患随时上报并及时治理的效果。

⑤提供数据分析,对隐患数据进行存储和多维度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系统构成

安全隐患治理体系主要由隐患分级与分类标准、治理流程、隐患清单、职责分配、治理要求、考核制度等内容构成。

(1)隐患分级标准

为实现隧道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管理,根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等规定的要求,按照安全隐患危害大小及整改难度,将建设期安全隐患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三个等级,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逐级增加。一般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件)发生,危害和整改难度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较大隐患是指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或设备硬件存在问题,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发现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相当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治理流程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包括排查上报、响应、整改、复核、销号5个阶段(图14-7)。排查上报是采取多种措施查出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上报的活动。响应是相关调度通过发送安全整改通知,督促责任部门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予以整改。整改是对安全隐患进行现场消除,一般由各责任部门完成。复核是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及查询,若整改情况未达到要求,须重新下令整改,以确保彻底消除该隐患。销号是对安全隐患整改结果的确认与肯定,是排查治理流程的最终阶段。三级隐患治理流程一致,但各阶段负责的岗位随隐患等级逐级上升,各阶段执行人落实到个人。

(3)隐患清单

隐患清单的制订是为了规范隐患排查工作的排查内容,建立适用于隧道工程建设不同专业或工序的隐患清单是最具操作性的隐患清单分类方法。基于该想法,对隧道建设中常见隐患进行归类和细化,建立了隐患清单数据库。隐患清单的内容主要通过查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地方管理相关规定得来。

(4)考核激励机制

为了增强隐患排查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人员参与意识和管理监督作用,还需要形成一套全过程、动态化、重预防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3)案例分析

同济大学有关团队根据对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需求分析,搭建了系统平台,包括电脑web端和App客户端。实现了排查治理业务、隐患台账、数据分析、考核记分、通知等主要功能,系统架构如图14-8所示。

(1)隐患上报与治理模块

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将发现的隐患上报,上报信息包含隐患内容、隐患级别、发生位置、描述、图像、语音等。相应内容已制成系统内标准化表单,在线输入完毕即可上报,系统对上报的每条隐患进行编码,将执行通知推送给相应的执行人。

(2)隐患信息展示模块

上报的隐患信息会在客户端呈现,包含发生地点、隐患级别、治理各阶段责任人、治理过程中的图文记录等,使隐患信息透明化。同时,系统也会提示用户待处理的信息,便于各阶段操作人员及时查阅待办操作,操作人员可通过查阅全过程记录追溯该隐患排查治理的进程,从而了解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

图14-7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流程

图14-8 安全隐患排查系统架构

(3)在线隐患台账模块

隐患在闭环治理后,将自动归档于系统后台隐患归档数据库,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相应图文资料可再次查阅与调取。该数据可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依据,台账数据可进行二次处理,深入分析。在线台账大大减少了人力与物力,也为隧道建设安全管理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

(4)综合分析模块

系统内置隐患数据分析功能,提供隐患周报、月报和年报,包含隐患分类分析、发生地点分析,展示了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过程中隐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隐患多发地点分布、隐患整改数量与效率等内容。

(5)考核模块

隐患巡查过程中可在系统内生成巡查记录,同时系统对排查治理操作超时、未按要求整改治理等违规现象进行自动记分。系统会为参与隐患排查的单位部门生成月度和年度评分,根据考评结果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系统考核模块为隐患排查工作考核提供了数据支撑。

该系统于2016年上线,并在南宁地铁工程成功试点应用,为建设期安全管控提供了支持(图14-9、图14-10)。从隐患上报总体趋势来看,南宁轨道交通2016—2017年建设期隐患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稳步下降、最终达到稳定水平的特点。前期的增长主要和系统的推广与适应有关。形成考核管理机制后,安全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因此安全隐患逐步下降,最后达到稳定水平。各线路隐患数量走势也基本服从总体规律,1号线与2号线在建设末期隐患数已基本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3号线与4号线经过几个月的调整,隐患数随后也维持在较低水平,施工安全水平与工程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