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装新零售:九大挑战与实践论

家装新零售:九大挑战与实践论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家装互联网化企业的落地服务相对较弱,被解读为家装互联网化发展过程中不成熟阶段的表现。家装互联网化公司控制平均毛利率在30%以内,总体费用率控制在20%左右,才能达到税前净利润为10%左右,否则税后净利润可能是负值,必须得降本增效。谁销量大,政策倾斜就大,家装互联网化的供应链整合任重道远。

家装新零售:九大挑战与实践论

(1)用户的个性化真实存在,随着用户年轻化,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分散。

(2)装修企业普遍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时,装修虽然是高客单价的,但用户也会因为几千元的差异慎重地选择装修公司,当单平方米装修价格上涨一两百元时,背后的目标客群就会出现迁移。

前面两部分内容见第2章“后疫情时代的装修需求特征”小节。

(3)企业在全国布局的供应链体系和施工交付难题难破解,交付品质一直不稳定。

产品配置容易复制,但供应链和施工交付的复制相对要难,再怎么标准化,还是得让人去做,施工、监理人员的职业化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

企业在施工上有两种运营方式:一种是自有产业工人,可以标准化管理,但前期运营成本高;另外一种是和劳务公司合作雇用工人施工,有的直接和工长合作,相对管理成本高,边际成本会随着接单量的增加而增大。

(4)落地服务的难题和“长征式”的坚持,依然看不到头。

现在家装互联网化企业的落地服务相对较弱,被解读为家装互联网化发展过程中不成熟阶段的表现。毫无疑问,家装互联网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装修体验,如果最终没解决这个问题,任何概念都会失去意义。

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大家也发现家装是无法速战速决的,还是完全依赖于人操作,在没有技术变革、解决工人产业化问题、运用家装ERP强大系统前,家装互联网化还只是在“长征”路上,需要长时间地坚持。

(5)传统装修“半进化”的搅局,“互联网家装”概念臭大街。

让人担心的不是互联网家装进化到什么程度了,而是披着家装互联网化外衣的搅局者。他们扰乱市场,搞得市场乌烟瘴气,坏了行业口碑,使其他的“真李逵”处境尴尬。记得第一次保健品浪潮的衰退就是因为锅里“苍蝇”太多,坏了保健品市场这锅汤。

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尤其体现在小的家装公司上。他们为了生存连互联网思维都没搞清楚,就打出家装互联网化的旗号,迈着传统装修的脚步,开始忽悠签单。用户是无法辨别谁是谁非的,反正都是“互联网家装”,一个比一个更烂,最后都没人打这个旗号了。

(6)阶段性付款对现金流的冲击,稍有不慎就会资金链断裂。

一些家装互联网化公司为了缓解用户的经济压力和促进签单,一般分两次或三次阶段性收回合同款,而一旦工地集中开工,或定制品出问题,出现工地延期,则会造成后续款项收缴困难,导致资金链紧张、拖欠供应商的货款,继而发货也延期,那么工期还可能再延期。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体验感非常差,甚至造成退款挤兑,继而引发供应商、工人连锁挤兑现象。实创装饰、苹果装饰、一号家居网、我爱我家网等关门或跑路均是由这类问题引起的。(www.daowen.com)

为了杜绝这一问题,有的公司实行一次性收款,或者通过装修金融提前收款。

(7)低毛利对净利润的冲击,费用率过高可能就不挣钱。

家装互联网化公司控制平均利率在30%以内,总体费用率控制在20%左右,才能达到税前净利润为10%左右,否则税后净利润可能是负值,必须得降本增效

毛利率一(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净利率,反映产品性价比、运营效率和经营能力。

怎么在增加营收前提下控制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8)人工、材料等各项成本一路上涨,标准化产品总不能老涨价。

从2016年到2017年,营改增(原来的税率统一是3%,营改增后,材料是17%,施工税率是11%,材料方面可以找厂家开票抵扣税款,但施工基本没票可抵扣)、工费和材料价格上涨对标准化产品的价格影响很大。

爱空间、积木家、橙家、万链、速美超级家等标准化家装都先后涨过价,有的还涨了好几次,美其名曰产品升级,其实都是为了应对各项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采取的策略。

那么除了涨价还有什么应对之法?就是让内部成本控制跑赢外部成本上涨,并提升品牌优势,让品牌有一定的溢价能力,在价格差异不太大时,让客户选择该品牌。这条路最难,但收获可能最大。

(9)产业链最大的获利者未被撼动,供应链整合任重道远。

“名创优品撕掉了最后的一层纸,即零售终端价格的虚高,一是源于渠道的陈旧与沉重,二是因为品牌商对价格的贪婪控制,把这两个打掉,价格的变动空间就突然出现了。竞争的要点也许真的不在线上或线下,而是工厂到店铺的距离。”一位财经作家这么总结名创优品的成功之道。

谁是建材家居行业最大的获利者?是以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为代表的建材家居渠道商。环顾整个建材家居行业,年度营收最高的也是家居卖场。建材家居企业都成了卖场的打工仔了。卖场对行业的贡献是店越开越多,面积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豪华,租金和广告越来越贵。这些成本最终会反映到商品的销售价格上,由消费者买单。

围绕着建材市场、建材家居卖场、家居城等寄生着一批经销售、代理商、分销商,他们仍然是厂家的最大销售端口,而家装互联网化公司的出货量还很小。谁销量大,政策倾斜就大,家装互联网化的供应链整合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