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重的需要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高校教师不仅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还有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追求,他们不但希望获得较高的收入,更渴望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并获得事业发展的更大空间。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和尊重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它能激励教师更加自觉地以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创造性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因此,承认并尊重教师的价值,为其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使他们有一个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的渠道,将会对他们形成更加有力的激励。高校教师的尊重需要主要表现为对高一级技术职称的追求和教学、科研绩效的认可,因为这些是教师工作成就、自我实现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志,而且职称、绩效亦与其工资收入紧密相连。
(二)职业发展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指发挥个人能力和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最大程度。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教师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可以激发其成就动机与自我实现的预期,对教师教学而言,它能促使其不断创新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相长。从高校教师的职业性质来分析,高校教师是社会各阶层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职业群体,职业的“知识性”和“学术性”特点使其具有很高的成就动机。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高校教师从事的工作智力性较强,对教学、科研、教书育人工作的程序与成效很难进行具体规定与控制,也很难全部采用高度量化的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对他们最有效的激励就是推进其职业发展,促进其自我实现。
(三)酬薪满意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是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基本动因和重要源泉。工资酬薪能对高校教师产生明显的激励,因为工资不仅体现教师工作收入的多少,更是教师职业价值的体现,是其社会地位和荣誉的象征。然而,在许多高校,工资和津贴对相应级别的教师来说几乎是固定不变的,并已成为“保健因素”,没有起到多大的激励效应。近几年,高校教师的收入在纵向上已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在横向上与社会其他行业人员相比,其社会地位、劳动价值、工作付出与收入整体水平仍然不高。研究表明,以酬薪改善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因素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师的主导需求之一,高校教师既希望增加工资收入水平,又希望收入的增加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包括学校内部分配的公平公正和社会其他职业横向比较的公平公正。(www.daowen.com)
(四)外部环境和谐的需要
高校教师是文化与修养较高的知识群体,他们在创造工作绩效的同时还十分关注所处环境的变化,包括学校的政策制度环境、学术文化环境及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等。学校的政策制度环境在教师激励体系中起着导向性作用,如教师职务评聘、岗位绩效考核、教师评价作为教师管理制度中的核心要件,对教师的激励最直接、最有力。高校教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发展与自我实现需要,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树立行政管理服务于学术管理的理念,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使教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学校教育的价值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期望校园人际关系和谐,希望自己工作在一个互相尊重和互相帮助的和谐环境中,因为只有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中,教师的个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这不仅是高校对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更全面的追求,也是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人们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认知与尊重。
(五)学术权力的需要
大学是探求与传播高深知识的场所,其基本活动是学术活动。高校教师职业追求的本质在于知识创造与学术自由,“学术人”特征是高校教师区别于社会其他职业的显著标志,教师学术权力的存在与需要正是其根本属性的要求。学术权力指大学学者对大学学术事务的直接管理和控制,主要指大学教授个体与学术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指学术委员会的权力。保证和尊重教师群体的学术权力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高校管理中行政色彩浓厚,常常以行政管理模式代替学术管理,以教师形式上的参与代替教师决策,学术权力在行政决策中仅处于咨询与参谋的地位,学术管理行政化严重影响了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与运行。高校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存的学术组织,要正视教师(教授)群体的学术权力需要,建立相对宽松的权力运行环境,推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共同协商、共同处理学校事务,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