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发展与创新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把教师激励的前期工作排除在激励机制的基本内涵之外,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那就失去了完善和强化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增强激励主体的激励意识,促使其在各种工作中始终注重有效融入对激励客体的激励措施。准确及时地掌握激励客体的思想动态,是激励主体有效施行激励行为的重要前提。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发展与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师资管理专家学者一直呼吁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始终没有达到相对健全的程度。这固然有整个社会环境和体制机制等客观原因,但与我国高校普遍忽视教师激励的前期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前期工作包括激励主体的激励意识、自身素质以及对激励客体思想动态的研究分析等。如果把教师激励的前期工作排除在激励机制的基本内涵之外,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那就失去了完善和强化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基本前提。

(一)高度重视增强激励主体的激励意识

激励意识是指激励主体对激励客体、激励目标、激励内容、激励方法、激励效应的认识、判断等的积极的心理过程。激励主体的激励意识直接关系到对激励客体的态度是否端正,激励目标是否明确,激励内容是否恰当,激励方法是否科学,激励效应是否显著,进而关系到所制定的各种有关高校教师管理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组织行为是否具有激励性,各种组织行为是否积极、主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增强激励主体的激励意识,促使其在各种工作中始终注重有效融入对激励客体的激励措施。

(二)高度重视提高激励主体的自身素质(www.daowen.com)

激励主体的自身素质是其施行教师激励行为、取得良好激励效应的重要保证。激励主体的自身素质最终体现在人格水准和业务水平两个方面。激励主体的人格水准是一种学习榜样的感召力,是一种人性关怀的亲和力,是一种共同目标的凝聚力,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激励主体的业务水平,包括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则直接关系到激励行为的科学和有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提高教师激励主体的自身素质,促使其对激励客体发挥更大、更好的激励作用。

(三)高度重视高校教师思想动态的调研分析

在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不同发展时期和阶段,激励客体的思想观念、工作需求和工作动机都会相应发生变化。准确及时地掌握激励客体的思想动态,是激励主体有效施行激励行为的重要前提。当前,高校教师的思想状况是多姿多彩的,既有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学生成才、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成功、提高社会地位等成就需要,又有受到学生爱戴、强化自我认同等自尊需要;既有改善工作条件、获得进修机会、获得晋升机会、增强竞争能力等职业进展需要,又有提高工资待遇、扩大住房面积、改善生活条件等生活需要,等等。因此,激励主体必须高度重视对激励客体各种思想动态的调研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教师激励行为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