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创新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创新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运行要素主要包括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行为。(二)深化认识高校教师的激励客体及其特点高校教师的个体、群体或组织都是高校教师的激励客体。(三)深化认识高校教师的激励行为及其内涵激励行为是指激励主体为了激发激励客体的潜在能力和调动激励客体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广义地说,无论是教师激励的前奏曲、进行曲还是后续曲,都属于高校教师激励行为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创新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是指高校教师的激励主体根据高校管理工作特点、教师激励工作特点和教师心理特点,对高校教师的激励客体发出激励信息,刺激工作需求,激发工作动机,施行激励行为,调控激励效应,使他们充分发挥内在的工作潜力,为实现激励主体和客体所一致认同的激励目标而努力的机制。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运行要素主要包括激励主体、激励客体、激励行为。

(一)深化认识高校教师的激励主体及其特点

广义地说,只要是向高校教师发出激励信息并施行了激励行为的任何个人、群体或组织,都可视为高校教师的激励主体。狭义地说,高校各级领导和师资管理工作者(包括中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等)是高校教师最直接的激励主体。激励主体具有主导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激励主体的主导性,要求激励主体必须主动地、积极地、系统地实施激励行为,关注激励效果,而不可被动应付。激励主体的层次性,要求激励行为通过多层次的工作来系统实施,而不可单一地依靠某一专职部门或某一项政策措施。激励主体尤其需要建立激励客体的相互激励机制,促使他们为共同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深化认识高校教师的激励客体及其特点(www.daowen.com)

高校教师的个体、群体或组织都是高校教师的激励客体。其中,教师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当双重角色,既可以是激励客体,又可能成为激励主体。激励客体具有从动性、能动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激励客体的从动性和能动性,要求激励主体和客体之间建立协调互动的关系,尤其不能忽视激励客体的能动性。激励客体的差异性和动态性,要求激励机制和激励行为应当注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三)深化认识高校教师的激励行为及其内涵

激励行为是指激励主体为了激发激励客体的潜在能力和调动激励客体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狭义地说,激励主体增强自身的激励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激励客体思想动态等行为是教师激励的前奏曲;激励主体优化激励客体的发展环境、系统运用激励方法、积极协调与激励客体关系等行为则是教师激励的进行曲;激励主体深化对激励效应的认识和研究、建立激励效应的检验与反馈机制、探索激励效应的检验方法等行为则是教师激励的后续曲。广义地说,无论是教师激励的前奏曲、进行曲还是后续曲,都属于高校教师激励行为的基本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