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标层业绩值确定
制定全面详细的指标级目标业绩和指标业绩折算方案;统计或搜集教师各业绩指标上的实际业绩情况,按折算方案确定该指标业绩值。其中,对于教学量、科研量、育人活动投入时间、社会服务投入时间等客观项目进行直接统计;对于科研成果价值、企业咨询服务社会价值等要素可由学术分会或专家打分确定;对于教学效果、育人效果、教师工作作风等要素可通过系统化的学生评价表、教师互评获得定量数据。各指标包括的可考核要素多种多样,且为开放性的系统,因此,不一一列举其折算方案。
(二)层级权重确定考核体系
层级权重确定考核体系中各层级的权重分派反映教师管理部门对各项目的重视、鼓励程度,是其学科、教育功能发展战略在实践中的体现。各层级内的权重划分要根据学校或学院的学科特点、师资现状、近远期战略由管理者和教师群体协商确定,也可以借鉴集成考核应用成功单位的经验,使得管理者的教育改革目的和高校教师主业突出、多元服务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
(三)逐层集成模型理论
逐层集成模型理论上,下级子系统绩效值向上级系统集成有以下4种模型:(www.daowen.com)
(1)约束模型(瓶颈)
(2)加法模型(互补)
(3)乘法模型(串行)
(4)混合模型(串并结合)
约束模型是基于“木桶理论”以子系统中的瓶颈要素替代作为上级系统的集成值;加法模型表示子系统各要素对于上层系统的集成值具有互补协同作用,应用加权集成的方式获得上层系统集成值;乘法模型反映子系统各要素间为串行协同关系;混合模型综合体现了子系统各要素间串并结合的协同关系;综合分析模型特性和教师绩效考核的基本思想,加法模型最符合全面、量化、集成考核教师多元绩效功能的原则,因此,确定加法模型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集成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