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学校岗位聘任制的实行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的策略及方法上需要重新审视和改进的地方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
做好人事档案工作必须提高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对聘任制人员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给予充分支持和高度重视。要以《档案法》为基础,健全各项规章和奖惩制度,制定符合各自学校校情的细则,明确人事档案工作的职责范围,赋予其必要的管理权限,突出档案管理的行政管理职能,视之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一抓到底。并建立一个以校长牵头,主管校长负责的层层责任制,形成涵盖所有部处、科室的有效网络,提高上下监管、反馈的整体意识,努力使人事档案工作走上最佳的轨道,确保人事档案及相关材料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创建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和谐氛围。
(二)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是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专业化,就没有高质量、高速度。标准化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石,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约人力物力的技术保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前提之一就是人事档案材料实体的标准化。使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每份正式材料都做到所有要素具备,真实可靠,外形完整,符合内容精确的要求。同时,要做到格式的规范化,档案材料表格设计要合理,印刷和书写材料如纸、笔、墨水的质量要保证,以及材料尺寸大小的规范化。再次,要实现档案信息的现代化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等工作的标准化,尽快出台网络环境下人事档案信息的等级划分和权限的规范标准,人事档案信息数据输入规定,软件使用标准及数据编排细则等事关基础性工作的国家标准。
(三)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水平
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水平不高这是由于人们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起初的收发、整理、剪裁等最基本的文秘工作的阶段,认为只要工作态度端正即可,根本不需要一些高学历、高文化背景的人去做,所以导致一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偏低。但是,这种情形在实行全员聘用制的情况下,直接违背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我们应该对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激励、考核机制,竞争上岗;要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还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有效性;也可以聘请专家作专场的报告或现场的技术指导,扩大我们的眼界。总之,要真正选出那些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热情,能够胜任工作并且有活力、有热情、有条不紊地人员充实队伍,并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培训、培养,使人事档案工作成为一个培养人才的良好有效的平台,让每一个寻求服务的人“带着困难而来,带着满意的微笑而去”,让人事档案工作在突出管理职能的同时走上正规的服务化道路。(www.daowen.com)
(四)建立高校的兼职档案信息员队伍
在学校建立兼职档案信息员队伍,定期培训。学校各部门指定专人收集、整理、归档、上缴本部门的纸质、电子人事档案资料。
(五)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聘用制下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对档案工作者来说,是一项迫切而复杂的任务,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做保障。可能考虑的途径有:1.培训培养一批档案部门自己的技术队伍,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2.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议提供参考意见;3.实行开放式的人才管理模式,密切与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联合和联系,解决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尖端技术难题。
其次,要确立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建立教学、科研单位与档案部门的横向联系,进一步整合相关学科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人事档案建设。同时,要健全信息共享机制,联合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其发展变革的过程中,还将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还要涉及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但是,在广大人事档案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定能集各学科人才聪明才智之大成,使人事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和社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