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考核评价的传统观念
在过去的教师考核评价中,教师作为被评价的对象,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没有自我评价,只能等待领导、同行和学生的评价。在考核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又处于对立面,教师的严格要求,甚至是一个批评,都会影响学生的评价结果。现代教育应该抛弃原有的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首先,考核评价应着眼于教师的发展。因为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过程。因此,应树立一种全新的发展性教师考核评价观,在重视教师当前表现的同时,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其次,明确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考核评价,也就是说,教师既是考核评价的客体,又是考核评价的主体,既是评价的接受者,又是评价的参与者,使教师主动而富有热情地投入到考核评价中去,并提出对考核评价的改进意见。再次,树立和谐发展的评价理念。注重动态、纵向的形成性考核评价。可以将教师考核评价理解为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过程,把交流、协商、研讨贯穿于考核评价的始终,让教师在接受考核评价的同时,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二)建立考核评价的立体系统
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应该突破以定性为主、固定单一的传统方式,根据考核评价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而有所侧重,注重并提倡过程的、发展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立体考核评价系统。第一,建立学生评教系统。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最有权利也最能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识水平做出评价。要细化考核评价的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和笼统,可分出层次供学生无记名选择。对学生的评价学校要统一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记入教师年度考核报告,作为整体评价的重要依据。第二,建立自我评价系统。教师作为被考核评价的主体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经常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随时调整修正不足之处,并不断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保持一种良好向上的工作状态,完成岗位任务。第三,建立同行评价系统。由于教师了解教学规律,通晓专业知识,相互间比较了解,加上长期的关注和监督,使同行的考核评价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同行之间的评价应该侧重于业务素质,重点是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业绩,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四,建立专家评价系统。由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和领导组成专家组,实施“专家督导制”。由这些专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和科研成果进行考核评价,使评价更具科学性。
(三)调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www.daowen.com)
教师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在建立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至少应从三个维度来考察教师的表现。首先,从教育者的角度考察教师的素质、表现和成就。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所以,必须把教书育人的考核纳入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它细化,便于操作。其次,从学习者的角度考察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不断自我完善的表现和成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进行探索,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为此,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或在职攻读学位,避免教师知识的老化。再次,从创造者的角度考察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才能和改革成就。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应该通过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来体现,所以,考核中不仅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教学时数,更应该注重质量,重点放在成果的创新上。
(四)改革考核评价管理制度
为了达到考核评价的目的,应建立一种科学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首先,应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书育人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关注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正是调动积极性的一种科学方法,而考核不应以惩罚教师为主,设定的指标更不应以难倒教师为准则。应按照规律,激励教师在竞争的环境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勤奋地工作。其次,引入具有长效功能的发展性评价模式。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教师个体的特殊性和主观能动性,关注教师的事业发展目标,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同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构建发展性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绩效评价手段正确引导教师的长期努力方向。再次,构建教师团队绩效评价框架。随着学习型组织、智能型组织理念和实践的兴起,教师之间相互合作,集体攻关课题,已经成为高校发展和提高层次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了形成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和保持团队的工作热情,在团队考核体系上,应当更多地将团队的集体绩效与成员个体的荣誉挂钩,使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能积极投身团队活动,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