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材决研”团队参加“徕卡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训练地点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实验室,而谷珺昳同学身处30公里外的良乡校区,李方萍和马越两位同学也正值保研准备阶段事务繁忙,三位同学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前往实验室进行单独训练。7月初,团队开始集体训练,这个过程是艰苦的,也是充实的。
在集体训练的时间里,三位同学需要每天上午在金相制备室磨炼自己的技术,下午进行总结反思,以保证当天训练的有效性,并为第二天的训练做好理论准备。在短短二十多天里,三位同学需要快速掌握球墨铸铁、纯铁、20钢的不同特性,并根据自己的制备习惯调整每一道工序的力度、时间、程度等等,以保证每一种试样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一个试样的制备时间是40分钟,一天最多完成6个试样,25天就是150个试样。每一次的制备机会都很珍贵,每一次的失败都需要格外重视。
“金材决研”团队赛前培训
当时的金相制备室没有空调,制备室在酷热的夏日中显得格外闷热,充满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暑气,本就单一枯燥的金相制备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使人心烦意乱。但是三位同学并没有被这样的条件打败,反而极为专注于手上那方小小的圆柱状试样,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训练的机会,对待每一个未经打磨的原始样品。(www.daowen.com)
由于集训的时间比往年短了近一个月,三位同学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训练的高强度节奏,掌握以往两个月的训练内容,这在精神上的辛苦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除了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集训中还出现了一些金相组织的“意外情况”。往年训练时,最难以解决的是组织上的划痕问题,但这一问题在本次训练中却轻易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了。反而是诸多奇怪的现象,困扰了三位同学许久:球墨铸铁的组织上总会出现莫名的脏污,纯铁的组织中总会因为力道偏重而出现假相,20钢上总会在抛光过程中出现一串飞溅状坑点……这些金相组织上的难题在往年从未出现过,因而也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只能依靠三位同学不断“试错”“总结”。最终,在大量对比试验的探究下,在无数试样砂纸抛光膏的消耗下,在不断倾注心力和精力的努力下,三位同学和老师齐心协力,最终还是全部找出了原因所在,给出了解决方案。
“金材决研”团队比赛现场
集训,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场比赛所做的准备,它仿佛变成了一项重要的课题,而三位同学和老师便是攻克难关的研究人员。海量的数据记录,海量的控制变量图样比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仿佛令人窒息,最终却只凝练为短短几行的成果。这不就是一个科研人员、一项科研课题的心路历程吗?或许在外人看来,这些研究只是在前人的文献基础上做出微小的探索,给出了简短的结论,但除了科研人员自己,没有人知道究竟多少心力付诸其中,多少思考灌注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