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北京理工大学的树叶已经红了一半,掺着秋日独有的深深浅浅的橙黄,和着风,层层叠叠地簌簌荡起。不知不觉入学已经一个月了,我渐渐熟悉了学校的各项事务,也渐渐熟悉了讲台上、实验室里那些笔耕不辍的身影。
前些日子,我们有幸在国际交流中心见到了吴院士,老师亲切地给我们这些后辈答疑解惑,不吝赐教。每当谈及科技创新相关的看法时,特别强调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要以国家和人民需要为导向去展开。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老师也显得更为激动,神采飞扬,目光熠熠,和秋日高阳交相辉映。窗外,校庆日挂起的红色条幅仍在跳跃,“特立潮头,开创未来”仍然清晰可见,仿佛就真的随着那抹红色跃上了心间。
一时竟有些恍惚,好像看到了那条始于延安的路,蜿蜿蜒蜒,缠绕着红色的丝带,连着红色的血脉,绵延至今。
透过校史馆的橱窗,北京理工大学80年的发展始终和国家需求联系在一起。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师生排除万难,从延安的窑洞一路北上,发展至今。这一路发展始终离不开党领导的深切关怀,在关键时刻总有前辈力挽狂澜,保护了这支来自延安的红色力量,让师生免于战火侵扰,专注科研。北京理工大学师生也不负所望,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不辞辛苦,为国奉献,同时创造了众多国之重器。
建校伊始,国家就对于北京理工大学寄予厚望,即使在国家最艰难的时期,仍然大量补贴北京理工大学师生生活费学习费,让师生没有后顾之忧。党和国家对北京理工大学如此用心,学校在那段岁月中快速成长;之后国家重要领导人的亲临指导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的亲切关怀。为使如此辉煌延续,我辈自当努力。
1978年是北京理工大学不平凡的一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全国瞩目,取得的国家奖项位列全国高校之首,也在人民心中留下国防之于北京理工大学的深刻印象。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有着无数奋斗在科研一线的师生,有着在爆破试验中牺牲的四位英魂,正是这群师生铸就了北京理工大学的气节和风度。
展开北京理工大学的历史长卷,在这80年里,风云诡谲,物换星移,但是北理学子始终保持科研报国的初心,和祖国母亲一同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www.daowen.com)
从前一直总觉得科研十分艰深,觉得像吴院士这样在行业里举足轻重,制定标准的人很遥远。但是当我真正面对老师,心领教诲的时候,才真正意识何为国士无双。吴老师跟我们讲述了一些以前的故事,包括生活、科研种种,我们也慢慢明了前辈来时的路,国家、学校、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条路上,出现频次最高的主题,是个人努力和国家需求,前辈们也正是将科研之志寄寓国家之帆,他们的科研之路才如此坚定深远。同时对于个人而言,价值实现和社会需求结合,通过努力最终互相成就所带来的满足感无可比拟,无数优秀前辈已经为我们树立榜样,不忘初心,才可著述等身,方得始终。
身为材料学院的一员,各位前辈的成果累累,在国计民生、国防科研中都作出过卓越贡献,学生钦佩之至并心向往之。现在课题组的研究领域是能源电池材料,随着近年来能源问题的日渐凸显,世界范围内能源材料都是研究的热点。之于我国,国家战略部署的“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新材料、新能源的内容都占据了相当篇幅,这表明国家对于相关项目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说明在这些领域还存在着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等着我们去攻关。我也意识到可能自己的工作会对行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这段路有着千万志同之人同行,这样的想法让我觉得是幸福的。
科研之路漫漫而修远,孤独行走若没有心间明灯必不能致远,途中总有挫折,但是初心随行,不说是排除万难,却也至少有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在实现个人价值和幸福的同时,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或是多一些非功利色彩的追求,可能会走得更远。
北京的秋天很有存在感,秋风乍起,便飞起一群黄叶,就在这个秋天里播种,明己志,初心律身,希望能够真正灌溉出坚实硕果。
(文:张祺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