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史记》课堂(第7册):叔孙通制礼,名将雄纠纠

《史记》课堂(第7册):叔孙通制礼,名将雄纠纠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秦二世赏赐给叔孙通丰厚的礼物,并任命他为博士。随后,叔孙通收拾行装逃离了秦朝,前往薛郡。汉王很欣赏叔孙通的才能,就任命他为博士,称为稷嗣君。叔孙通看出高祖越来越讨厌他们,就对高祖说:“这些人都是一些强盗厮混之流,很难和他们共议天下大计,只能与他们保守家业。我想召集一些儒生,共同制定朝廷的礼仪来规范天下。”叔孙通到了鲁国,召集儒生有30多人。叔孙通出宫后,又把自己得的五百斤黄金都分给了弟子们。

叔孙通是薛县人。秦朝的时候,因为很有文学才华,就成了待诏博士

待诏: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以备谘询顾问,谓之待诏。西汉所设官职“待诏” 相当于从九品官职。

陈胜、吴广等人起义,秦二世感到很害怕,就召集各位儒生博士,问他们:“守卫边疆的士兵们要谋反了,攻打了蕲县,现在正往陈地这边来,你们说怎么办?”儒生博士大约有30多人,他们商量了一番说道:“身为臣子不应该犯上,否则就是叛乱,叛乱者就要被斩,罪不可恕。皇上应该立刻出兵。”秦二世十分生气,变了脸色。这时候,叔孙通上前说:“你们说的是什么话!如今天下已成为一体,各个郡县的城堡已经拆除,兵器已经销毁,向天下人证明不再使用武力。再说,秦朝上有英明的君主,下有完备的法令,人人奉公守职,四面八方都来归附,哪里还有敢叛乱的人呢?陈胜这帮人只不过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强盗,没什么可怕的!何况现在郡守正捉拿他们呢,用不着皇上费心!”秦二世听了,稍微松了口气,心里也踏实了许多,高兴地说:“好!还是你说得对!”可秦二世还是放不下心,一遍遍地追问究竟是叛军还是强盗。儒生们有的说是叛军,有的说是强盗。秦二世气极了,命令御史来查,把说是叛乱的儒生都交给狱吏治罪,而说是盗贼的都罢了官。随后秦二世赏赐给叔孙通丰厚的礼物,并任命他为博士。

等到退朝,叔孙通正往外走,其他儒生们追了上来,生气地责问他:“我们真没想到,你这么会阿谀奉承!你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叔孙通苦笑着说:“各位不知道,我也是自身难保啊!各位也赶快逃命吧!”随后,叔孙通收拾行装逃离了秦朝,前往薛郡。在以后的日子里,叔孙通曾经跟随过项梁、楚怀王,又辅佐过项羽。直到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带兵攻入彭城,而叔孙通当时也在彭城,于是他就投奔了汉王。叔孙通是读书人,平时总是一副儒生打扮,而汉王最不喜欢读书人,更讨厌书生打扮。叔孙通于是就换了装束,随从楚人的习惯,汉王这才满意。

儒生: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叔孙通当初投奔汉王的时候,跟随他一起来的儒生有100多人,可是叔孙通并没有向汉王介绍,而是向汉王推荐以前群盗中的壮士。那些儒生们埋怨道:“想当初我们跟着他一起这么多年,有幸与他一起投奔汉王,可是如今他不推举我们,反而去推荐那些强盗,这是什么原因呢?”叔孙通听到了儒生们的抱怨,就解释说:“汉王现在正是争夺天下的时刻,打打杀杀,挥枪弄棒,各位难道有这些本事去帮汉王打仗吗?所以我先推荐那些能斩将拔旗的人,你们不要着急,我不会忘了各位的。”儒生们听了也就都停止了议论。汉王很欣赏叔孙通的才能,就任命他为博士,称为稷嗣君。

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军大败项羽,并吞天下。诸侯聚集在一起共同尊奉汉王为皇帝。在庆功宴上,群臣喝酒作乐,互相争功,有人甚至喝醉了酒大喊大叫,拔剑击柱,闹得不可开交。高祖见如此情景,很不高兴。叔孙通看出高祖越来越讨厌他们,就对高祖说:“这些人都是一些强盗厮混之流,很难和他们共议天下大计,只能与他们保守家业。我想召集一些儒生,共同制定朝廷的礼仪来规范天下。”高祖问:“你们可别制定出什么麻烦的规矩,我可不习惯。”叔孙通说:“五帝有不同的乐制,三王有不同的礼制。礼制是适应时代人情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夏商周三代的礼仪都是根据前朝的礼仪修改的,能够让人分辨出各自的不同,这样两朝代就不会重复了。我可以结合古代和秦朝的礼仪来制定汉朝的礼仪。”高祖说:“好吧,你试试看,但必须要简单易行!”

乐制:指礼仪中关于音乐的制度。(www.daowen.com)

礼制:指礼仪制度,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指的是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通过法律的惩罚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

叔孙通到了鲁国,召集儒生有30多人。开始有两位儒生不相信叔孙通,不肯跟他走。他们二人对叔孙通说:“您陪伴的君主大概有10位了,而您却都是凭着阿谀奉承来讨君主的欢心,所以您才有了今天的荣华富贵。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的生活还没有完全恢复,您就想要制定礼仪,要制定礼仪,您应该先积德100年!我们不想跟您一起制定什么礼仪,您太没有道义了,还是您自己去吧,不要再劝我们了!”叔孙通并不生气,而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不懂得时势的变化啊!”然后,叔孙通就带着30个儒生再加上皇上左右治学的人,还有以前跟随他的儒生弟子100多人,在野外拉起绳子,树立茅草和其他用具,开始演习。所有的细节都要求简单,完全没有了秦朝苛刻麻烦的礼仪和规定。一个月过后,叔孙通觉得差不多了,就叫高祖来看。高祖看完,感到非常满意,就命令群臣来学习,并准备在十月举行朝会。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朝会开始了,各路诸侯、群臣都赶来参加。仪式非常隆重,规模宏大,气派非凡。具体情景是这样的:天刚亮的时候,由司仪带领人们依次进入殿门,宫廷中陈列着大量车马步兵和侍卫官员,还要陈设各种兵器,张挂旗帜。传信进宫的人需要快步走,殿下的郎中并排站在台阶两旁,台阶上要站几百人。功臣、列侯、将军、军官,按顺序排列在西面,面朝东方;文官从丞相以下,排列在东面,面向西方。这时,高祖乘坐挽车从寝宫出来,众官员手举旗帜高呼,引导各级别的官员按顺序朝拜高祖。典礼进行完后举行正式宴会。陪同高祖在殿上坐着的官员都需低头俯视,按照官位的高低依次起立,给高祖敬酒。酒礼行完后,由司仪宣布“酒会结束”。然后百官一齐退场。在整个朝会过程中,百官的表现由御史来监督,如果发现谁不合礼仪,就让他退场。整个朝会和宴会,一个都没有大声喧哗和失礼。

高祖心里非常高兴,得意地说道:“我今天才体会到当皇帝的尊贵啊!”随后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赏赐他黄金五百斤。叔孙通借着这个机会,对高祖说:“我有一群儒生弟子,跟随我多年了,并且和我一起制定了礼仪,希望皇上也能封给他们官当。”高祖立刻同意了,把那些儒生弟子全都任命为郎。叔孙通出宫后,又把自己得的五百斤黄金都分给了弟子们。儒生弟子们又升官又发财,真是双喜临门,他们高兴地对叔孙通说:“先生真是个大圣人啊!是最懂时务的大圣人!”

高祖打算让赵王刘如意代替太子,叔孙通向皇帝进谏规劝道:“从前,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的缘故废掉太子,立了奚齐,使晋国大乱几十年,被天下人耻笑。秦始皇因为不早早确定扶苏当太子,让赵高能够用欺诈伎俩立了胡亥,结果自取灭亡,这是陛下亲眼见到的事实。现在太子仁义忠孝,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吕后与陛下同经艰难困苦,同吃粗茶淡饭,是患难与共的夫妻怎么可以背弃她呢!陛下一定要废掉嫡长子而扶立小儿子,我宁愿先受一死,让我的一腔鲜血染红大地。”

太子: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能称皇太子,仅帝制时代的太子,才可称皇太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