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娄敬力陈建都关中,刘邦决定长安

娄敬力陈建都关中,刘邦决定长安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汉高祖召见娄敬,并赏给他食物吃。

娄敬力陈建都关中,刘邦决定长安

刘敬是齐国人。他原本姓娄,叫娄敬。

刘敬:生卒年不详,本名娄敬,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娄敬去陇西防守,中途路过洛阳,而那时汉高祖正好也在洛阳。娄敬想见高祖,于是跳下车,身穿一件羊皮袄,来到齐国人虞将军面前拜见说:“请你把我引见给皇上,我有重要的事要向皇上报告。”虞将军看娄敬身上只穿了件羊皮袄,一副寒酸样,就说:“你是什么人?就你这副打扮还想见皇上,去!去!”娄敬说:“我真有要事求见。”虞将军看他不像是坏人,就说:“那好吧,不过你得先把衣服换一换。”说完就找了一件华美的衣服叫他穿。可是娄敬坚决不接受,并说道:“我这个人比较俭朴,平常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能欺骗皇上。我平时穿丝绸的衣服,见皇上也还穿着丝绸衣服,我平时穿粗布衣服,见皇上也还穿粗布衣服。我不喜欢总换衣服。”虞将军看他这么固执,无可奈何地说了句“你这个人真是奇怪!”就进宫向高祖报告。

汉高祖召见娄敬,并赏给他食物吃。然后,高祖问娄敬:“你有什么事要禀报啊?”娄敬说:“当初周朝把都城建在洛阳,如今皇上也要把都城建在洛阳,难道是想和周朝比一比,看谁更兴盛吗?”高祖得意地说:“是啊!怎么,难道你认为有什么不妥吗?还是认为我没有能力与周朝比呢?”娄敬说:“当然不是那个意思。皇上平定天下,功德无量,立下了千秋大业,是一代英雄啊!可是,皇上您要知道,皇上取得天下与周朝是不一样的。周朝的祖先积善施德十几代,天下人纷纷主动归附。周文王的时候,吕尚、伯夷这样贤能的人都来辅佐他。周武王攻打商纣时,不约而同前来会师的诸侯有800个,都赞成讨伐商纣,这样才灭掉了商朝。周成王即位的时候,辅佐他的人有周公等人。都城建在现在的洛阳,各地诸侯都来上贡。那么周朝为什么在洛阳定都呢?那是因为周王想依靠德政来赢得民心,而不是想依靠地形的险阻,让后代奴役百姓。周朝强盛,天下太平,四方外族向往它的文化,仰慕它的道义,共同为周王效力。所以,周朝那么大的一个国家,不用一兵一卒来保卫边防,却能让天下人都归顺服从。

三堂会审:中国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三堂会审”这一名词,以形容事态的严重性。其实,三堂会审又称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三法司(三个司法单位)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的制度。后世的“三法司”之称即源于此。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为三法司。唐代以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为三法司。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为三法司,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会同审理,以避免决策失误,也是古代法制民主的一种体现。(www.daowen.com)

“可是皇上建国与周朝不一样啊!皇上从沛县起兵,先跟秦朝作战,然后又跟项羽争夺天下,打了几十年,全天下生灵涂炭,肝脑涂地,尸横遍野,死伤不计其数。至今哭声还没有断绝,伤残的士兵还没有康复,您就想着跟周朝比强盛,我认为不合适。再说,秦的关中地区倚靠华山,黄河环绕,又有四方天险作为屏障,一且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召集百万大军。要是能凭借秦国原有的基础,利用富饶肥沃的土地来休养生息,那才是明智的选择啊!所以,我认为皇上您应该在函谷关内建都。这样即使别的地方发生动乱,国都所在的关中地区也不会有危险。”

汉高祖还是犹豫不决,不知道在哪定都好,就去问各位大臣。大臣们都是函谷关以东的人,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在关中建都。他们认为,周朝统治了几百年,而秦朝只经历了两代就灭亡了,建议在洛阳定都。高祖一想,也觉得有道理,更不知怎么办好了。后来,留侯张良建议在关中建都,陈述了其中的优势,高祖于是就下定了决心。当天,高祖乘车赶往关中。

后来,汉高祖说:“最先建议在关中定都的人是娄敬,‘娄’就是‘刘’呀!”于是就赐娄敬姓刘,并让他做郎中,号称奉春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