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四军中的小鬼们:宿迁地区抗日根据地故事集

新四军中的小鬼们:宿迁地区抗日根据地故事集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到年龄,我报了14岁,然后他便动员我们到卫生队去学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留守的医护人员有卫生队长杨祝民、女医生汪毅和6个卫生员。张参谋长、岳秘书长常来卫生队看望,尤其喜欢和我们这批“小鬼”一起聊天。

新四军中的小鬼们:宿迁地区抗日根据地故事集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拿着我父亲的信,去竹沟镇内找到了老桐,即在党的机关工作的桐中玉,他又把我们介绍到留守处。

在留守处,有个戴眼镜、文质彬彬的青年军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表示欢迎。他就是黄林秘书。黄秘书询问了每个人的简单情况,以及对抗日救国和新四军的认识。问到年龄,我报了14岁,然后他便动员我们到卫生队去学医。来竹沟前,我父亲希望我们到教导队,我们也只知道有个教导队,认为在那才能学到抗日救国的道理,学医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都想到教导队而不想去卫生队。于是,黄秘书对我们说:“这要请参谋长决定。”

黄秘书领着我们到了另一座门朝西的小民房。室内的设备简陋,靠北端有一张旧条桌和一只板凳,墙上挂着一张民用河南省分县地图。一位年龄比黄秘书大的年轻军人英气勃勃,细高身材,穿着褪色的灰军装,风纪扣、皮带、绑腿十分整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还赤脚穿着草鞋。见我们进了屋,站在桌边的他面带笑容地用湖南口音向我们打招呼说:“都来了吗?”黄秘书代大家回答:“都来了!”接着,黄秘书介绍说:“这是张参谋长,你们有什么话可以和参谋长说。”

张震 原名张见生。1914年10月5日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一、第二次攻打长沙战斗。1931年起曾任红军第五军连指导员,第四师十团营长等职。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全面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科长,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参谋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参谋长,八路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兼第十一旅旅长和淮北军区路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2015年9月3日在北京逝世。

我们原以为参谋长是个大官,一定很严肃,既怕他也不让我们到教导队去,又怕他看出我的实际年龄,心里忐忑不安。见面后,看他穿着朴素,说话和气,平易近人,心情放松了许多。当他坐下来和我们谈话时,我们就把不想学医的“理由”说了一遍。参谋长听完我们的话,反复耐心地对大家讲卫生工作也是抗战工作的道理。他说:“你们想想看,部队有了伤病员,如果不好好救治,会不会减少抗战力量?你们学好了技术为伤病员服务,保障部队健康,就是为抗战工作。”又说:“现在卫生队工作很多,人员缺乏,很需要你们到那里去……”当我们表示赞成他讲的道理时,他又鼓励大家说:“好啊!你们到卫生队努力学习,将来当个好医生。”几年后,我在四师当了医生,自然是不高明的。张震参谋长看到我时,高兴地说:“小孩子长大啦!还当了医生啦!”又说:“你看,我那时讲得对吗?”

参谋长讲完,又一个一个地征求意见,问:“愿不愿意到卫生队去?”我和另外4名同伴当即表示同意。

卫生队医训班留守处卫生队设在竹沟东门内街道北侧的一所民房里,临街的4间是看护员的宿舍和门诊室,后院是药房和队部。休养病房大部设在路北的一个破庙里,厨房和部分病房设在街道南侧的民房。(www.daowen.com)

卫生队长林士笑圆圆的面孔,中等身材,精神饱满,是个20来岁的青年。他1932年加入共青团,1937年入党。因他曾经在西北军杨虎城部当过军医,所以有人叫他林医官。1938年4月,由豫西特委书记吴芝圃同志调派来竹沟。他路过洛阳时,动员药师尚英才一同到达竹沟,卫生队才有了管药的人。此时,八团已经东进。留守的医护人员有卫生队长杨祝民、女医生汪毅和6个卫生员。韩青山工作主动,学习勤奋,卫生员中只有他文化略高,可以阅读报纸。林士笑到竹沟的第3天,被任命为卫生队长,杨祝民则随补充大队到八团去了。正值夏季,竹沟天花流行,有好几个住院患者,卫生队住处的房东、战士也相继感染;另外,多发疟疾、痢疾、皮肤病,主要是疥疮,防治工作很繁重。卫生队常规工作量也很大,要承担省委、留守处机关人员、约400名教导队学员,以及3个连队的卫生工作;门诊量每天上百人,多者达到150人次,住院病人80多名;还要常到东关教导队巡诊、出诊。加上对参军者的健康状况十分重视,一经报名、登记、目测、口试后,到卫生队,由队长、医生进行体格检查,签署合格意见后,方可由司令部审批入伍。而医生只有林队长和正休产假的汪毅,药房只有尚英才一人,后来陆续由地方党介绍来医生李庆华、郭德庵,看护员赵兰英等。尽管大家革命热情很高,夜以继日地忙碌,但仍感力不从心。

为了解决卫生技术人员的不足,同时为东征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做组织上、技术上的准备,林士笑队长建议,除继续请求上级调派外,就地选调参军知识青年自力更生进行培训。这个建议迅速得到张震、岳夏等领导同志的支持。1938年5月,在竹沟开办了第一期医训班。

我们5个人来到卫生队医训班,亲眼看到这里的实际情况,更感到学医是正确的,并坚定了当好卫生兵的信心。医训班共有学员20余人。同我们先后到达的还有李庆、张文卿、赵兰英、刘晏明、李景霞、李景英(景霞之姐)、童保平、安于勋、聂世同(聂明)、樊朝中、邓子茂(邓子品)、杨友涛、刘学文、董友功等。韩青山、王锦春、周健夫3人参军较早,医训班开办之初即为学员,但学习到7月间,便跟肖望东的先遣大队(肖大队)东征去了。从此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少年一起融入革命的大家庭。

赵圣瑞原来学医,因工作需要调供训班学习,后又回卫生队任上士。地方党又陆续动员来了医生李晓白,女护士金英、阎如玉等。

留守处领导很重视卫生队的建设。张参谋长、岳秘书长常来卫生队看望,尤其喜欢和我们这批“小鬼”一起聊天。他们像长辈一样,摸摸这个的头,拍拍那个的肩,笑着说:“这是个调皮的,那是个老实的。”同时给我们讲点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要服从领导,遵守纪律等等。“小鬼”们也很喜欢他们。八十年代初,张震副总长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视察工作时,还念念不忘“小鬼”们。一次,在领导干部座谈会上,当谈到对青年的培养教育时,他说:“那时候,我们带了一些小孩子。”用手指着说:“高平阶(时任三医大副校长)和王锦春(时任训练部副政委)就是其中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