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淮北中学:新四军小战士的革命之路

淮北中学:新四军小战士的革命之路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4年9月,淮北中学第二届高师毕业生合影。为此,边区要建立一个培养革命人才的单位,不能用偏左的名字,所以就用普通的名称,名为淮北边区公立淮北中学。淮北中学是学校,又是战斗队、宣传队、工作队,为革命的苏皖边区立下了汗马功劳。新四军张云逸副军长的儿子在淮中求学,一般师生都不知道。张云逸将军1941年起任新四军的副军长,为了培养儿子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后代,就于1943年把其子张远志送到淮中求学。

淮北中学:新四军小战士的革命之路

我是1929年11月7日出生的,到达边区时才13岁多一点,体弱多病,又瘦又矮,身高1.3米左右。在战争环境中,像我这样的情况,会给各级领导带来累赘,本来是不收的,但我有一片赤诚,远途跋涉,在敌占区又是饱受苦难的穷苦孩子,又有地下党组织的保送,时任校长的任崇高老先生破例录取我为阳景庄淮北中学最小的学生。

当时的中学不像现在从初一到高三逐步上升,学生来自各地,有解放区的,有游击区的,也有敌占区的,水平不一,年龄各异,必须经过考试,方可分级编班学习。考了两门,语文是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我的作文高育民老师看后说:“你家很穷苦。”这大概是学校通过写作文的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这对敌区来的学生更重要。政治试题有几个,如今尚记得有两条,一是什么叫“九一八”,一是什么叫“七七”。幸亏两个姨姐事先有提示,不然我会答成九九八十一和七月七日天河会。我被正式录取了,先被编入农业班,后又转到初中班。

为了革命的长远考虑,党中央于1939年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就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造成中国长期贫穷落后,尤其是文盲多。在抗战时期小学生都是宝贝,所以日伪顽都在积极争取知识青年为己所用。

⊙1944年9月,淮北中学第二届高师毕业生合影。

抗日战争时,我们是小米加步枪,弹药奇缺,只能按毛主席“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开展革命斗争。县以上城市和主要水陆交通线都在日伪顽手中,农村落后,文化人很少。争取知识青年为革命所用,不是一句空话,要下大功夫。那时我党我军还不够强大,再加上敌人的反动宣传,尽管国内各阶层的人们知道我党我军好,但还有很多疑虑。为此,边区要建立一个培养革命人才的单位,不能用偏左的名字,所以就用普通的名称,名为淮北边区公立淮北中学。校长是社会名人任崇高(建国初期为江苏省第一任民政厅长),教导主任徐子佩(建国初期河南省首任教育厅厅长),其余老师大多是名校出身的老革命,都有办学和领导工作的丰富经验。学校的课程以理论和政策教育为主,也学习必需的文化和军事知识,生活非常艰苦紧张。校舍都是民房,既当课堂,又作宿舍,20多人在一间屋内垫麦草通铺,被子单薄,都是二人通腿,互借体温御寒,人多日久铺草都被踩踏成碎末了。晴暖天在大松树林里上课、开会、唱歌,阴冷天就在宿舍里,以膝盖当桌子,垫上讲义夹子写作业。尽管经济困难粮食紧张,边区政府千方百计地保证了广大师生的吃饭问题。多数吃的玉米饼或窝头,喝的玉米稀饭,炒或腌胡萝卜当菜,学生们习惯称呼为“三黄”,有时吃一顿细粮或猪肉心情如同过年一样。吃饭的地点也同上课一样,分别在树林或宿舍里,有时也在大操场上,但每顿饭前都是站好队唱几首歌才吃饭。因大多数都是大龄同学,有的已有老婆孩子,我这个瘦小之人在校就非常显眼,为了活跃气氛,师生们都喜欢叫我指挥唱歌。不会打拍子老师就轰我,胆小不敢上,大家就温柔地鼓励我,个头小我在队前大家看不见,正好操场是在大斜坡下面,我就站在坡上高处指挥。第二年几个分校与淮中母校合并,同时又招收很多小同学,有的比我小一至三岁,如邳南的潘志涛、潘立民,泗洪县的赵道悦等。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已是个大同学了。

我一生中多病多灾,在1943年冬季,一次反“扫荡”夜间急行军过淮河时,水流湍急,差点翻了船。我因疲劳休克,差点落水淹死。(www.daowen.com)

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师生都要战斗化,每学期都多次在夜间紧急集合、整队急行多里回来后,才宣布是正常演习。为了减轻边区人民的负担,学校师生开荒种地,自己种粮种菜、磨豆腐、生豆芽,后来做到粮菜自给有余,还上缴政府一部分,成为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先进单位。

战争需要时,学校抽出身强力壮的师生参加反“扫荡”,狠狠打击敌人。地方干部不足,学校还抽出大批人员征收粮食,保证了边区的粮食供给。各地小学师资不足,学校就及时支援,使解放区的文化教育有了保障。

淮北中学是学校,又是战斗队、宣传队、工作队,为革命的苏皖边区立下了汗马功劳。党政军领导彭雪枫、邓子恢、刘瑞龙等十分重视学校的发展和成长,常来看望和指导。为了师生安全,专门把师里的骑兵团驻扎在学校西边的几个村庄。该团经常派出成班成排的骑兵来回巡逻,还经常为学校师生们进行马术表演。什么“马上独立”“蹬里藏身”“奔马射击”“左右劈敌”等,实在精彩。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良马救主”,就看一人一马正冲锋杀敌之时,突然主人负伤坠马,马知主人落地,立即跑回,急速来到主人身边,轻轻趴下向主人身边侧身躺倒,待主人吃力地爬上马背轻轻对马一拍,马儿慢慢起身,知道主人已在背上,就由慢至快放开四蹄飞跑,直达安全地点。就是这个英雄部队使敌寇闻风丧胆,为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该团的政委兼团长就是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的周纯麟将军。

新四军张云逸副军长的儿子在淮中求学,一般师生都不知道。张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过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华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张云逸将军1941年起任新四军的副军长,为了培养儿子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后代,就于1943年把其子张远志送到淮中求学。当时只有个别领导知情,其余师生均不了解。张远志也与其他学生一样,吃住学习和劳动都严格遵守校规,从不特殊。后被一位老师知道后传了出来,广大师生无不惊叹,众口称赞我党我军高级干部的高尚品德及其对淮中的重视和厚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