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宿迁地区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小战士故事集

宿迁地区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小战士故事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华中敌后坚持抗战的人民军队。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据此,新四军各支队陆续向皖南、皖中集中。⊙周恩来与新四军领导人在云岭。7月,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8月,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二旅、第四旅第七团、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与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进军淮海地区。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华中敌后坚持抗战的人民军队。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改编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创抗日根据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协议,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八省境内14块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2月14日,中共中央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书记项英兼任军分会书记,陈毅任副书记。

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驻江西南昌。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任副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副主任。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第一支队由湘鄂赣边、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湘南等地红军和游击队编成,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辖第一、第二团;第二支队由闽西、闽赣边、闽粤边及浙南等地红军和游击队编成,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辖第三、第四团;第三支队由闽北、闽东红军和游击队编成,张云逸兼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辖第五、第六团;第四支队由活动在鄂豫皖边的红二十八军和鄂豫边游击队编成,高敬亭任司令员,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和手枪团;军部特务营由湘南、闽中等地红军和游击队编成。全军共一万余人。

1938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致电新四军,指出:目前最有利的发展地区是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建立根据地,扩大新四军根据地。据此,新四军各支队陆续向皖南、皖中集中。3至4月,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先后到达安徽歙县岩寺地区,第四支队进至安徽省霍山县流波疃地区。军部由南昌进驻岩寺(同年夏,移驻泾县云岭)。4月,第四支队进抵皖中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5月12日取得蒋家河口战斗的胜利。4月下旬,军部组织先遣支队挺进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6月17日取得韦岗战斗的胜利。6至7月,第一、第二支队相继进入江南敌后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和江宁、当涂、溧水、高淳地区,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第三支队在策应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后,即进抵皖南抗日前线,展开对敌作战。9月,中共河南省委派彭雪枫率新四军竹沟留守处部队一部东进,10月,与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一部和先遣大队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

1939年1月,李先念率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竹沟南下豫鄂边区,沿途会合各地抗日武装,后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开展豫鄂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在信阳县四望山创建抗日根据地。2月,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同新四军领导人共同商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随后,第一支队派第六团与无锡、江阴等地游击队合编,并沿用当地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名义,东进苏州、常熟、太仓地区,进抵上海近郊,相继取得夜袭浒墅关和虹桥机场等战斗的胜利。5月,江北指挥部成立,张云逸兼任指挥,徐海东任副指挥。6月24日,高敬亭被错杀,随后第四支队整编,徐海东兼任司令员,戴季英任政治委员。同时组建第五支队,罗炳辉任司令员,郭述申任政治委员。第四、第五支队随即展开于淮南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两侧地区,创建皖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庐江、无为等地方组织领导的游击队统一整编为江北游击纵队,在皖中地区坚持抗战。11月,江南指挥部宣告成立,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统一领导苏南的部队。江南抗日义勇军西撤扬中,与丹阳挺进纵队合编为挺进纵队,向北开展扬州泰州地区的抗日斗争。第四团一部北渡长江,后与挺进纵队一部合编为苏皖支队,开辟天长、仪征、六合地区,打通了与皖东第五支队的联系。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编为第六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巩固、发展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11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到达皖东江北指挥部,随后接连主持召开了中原局会议,决定了向西防御、向东发展、开辟苏北的方针,进一步解决了发展华中的战略方向问题。

⊙周恩来与新四军领导人在云岭。左起: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叶挺。

1940年1月,豫南、鄂中、鄂东等地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继续发展鄂豫皖边抗日根据地。3月,国民党顽军在皖东开始向新四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刘少奇领导第四、第五支队在安徽省定远县大桥和来安县半塔集地区击退了顽军的进攻,建立了津浦铁路两侧10余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开创了皖东敌后斗争的新局面。5月,苏南东路(无锡至江阴公路以东,南京至上海铁路以北)地区,成立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后改称第三支队),谭震林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统一领导东路地区的抗日斗争。

5月4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南局,再次阐述了独立自主发展华中的方针,强调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采取坚决斗争的态度,指出:斗争是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巩固国共合作的最主要的方法。并指示八路军派主力一部迅速南下,协同新四军发展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下旬,八路军第二纵队第三四四旅和新编第二旅主力共5个团由冀鲁豫边区南下。6月到达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7月,与新四军第六支队(欠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8月,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二旅、第四旅第七团、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与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进军淮海地区。与此同时,新四军第五支队与八路军第五纵队主力一部配合,开辟了淮(安)宝(应)地区,沟通了皖东与淮海地区的战略联系。同年7月,江南指挥部主力北渡长江,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成立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东进泰兴县黄桥地区,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留在苏南的第二支队(后重建江南指挥部),继续坚持茅山地区的抗日斗争。10月,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部向黄桥进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被迫自卫,歼灭其1.1万余人,取得黄桥战役的胜利,并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一部在东台县白驹镇胜利会师。11月,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叶挺、陈毅分任正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铁路(今兰州连云港)以南、长江以北地区的新四军和八路军。至1940年底,新四军主力部队发展到8.8万余人。

⊙1941年1月22日,新四军将领就职通电。

战胜严重困难,粉碎敌顽夹击,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以重兵围攻从皖南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被扣,项英、周子昆遇害,袁国平牺牲,部队损失7000余人。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撤销新四军番号。为了坚持抗战,反对分裂,中共中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20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25日,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江苏省盐城成立。部队整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第一师,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治委员,辖第一、第二、第三旅;第二师,张云逸兼任师长,郑位三任政治委员,辖第四、第五、第六旅;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辖第七、第八、第九旅;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旅;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旅;第六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辖第十六、第十八旅;第七师,张鼎丞任师长(未到职),曾希圣任政治委员,辖第十九旅及挺进团。军部直辖独立旅和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独立旅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校长由陈毅兼任,副校长赖传珠(兼)、冯定。同年4月,成立苏中军区,第一师师部兼军区机关,粟裕兼任司令员,刘炎任政治委员,全军共9万余人。5月,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和中共中央军委华中分会,刘少奇任书记。华中军分会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把新四军建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规化人民军队的任务。第四师在国民党顽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下,主力被迫退出豫皖苏边区,移至津浦路以东,巩固发展皖东北抗日根据地。7月,饶漱石任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调任第四师政治委员。日伪军在苏南苏州、常熟、太仓地区实施“清乡”,第六师师部率第十八旅经过艰苦的反“清乡”斗争后,于10月北渡长江,移至苏中江都高邮宝应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www.daowen.com)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为巩固其占领区,以安定后方,加紧向华中“扫荡”“清乡”,华中敌后斗争更加残酷、艰苦。新四军各部队实行精兵简政、主力军地方化,发动和组织群众发展经济,战胜困难,全面深入地开展根据地建设。至年底,地方武装和民兵发展到60余万人。

1942年1至3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在苏北阜宁县单家港举行扩大会议,总结工作,确定斗争方针并部署今后任务。2月,成立淮南军区,第二师师部兼军区机关,张云逸兼任司令员(后罗炳辉兼),郑位三任政治委员(后谭震林)。3月,刘少奇调赴延安,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陈毅代理华中军分会书记。7月,中共中央决定第五师暂归军委直接指挥。8月,浙东成立三北(余姚慈溪、镇海3县北部)游击司令部。10月,独立旅奉命北返山东归还第一一五师建制。11月,谭震林任军政治部主任。与此同时,成立淮北军区,第四师兼军区,彭雪枫兼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第一、第六师领导机关合并,由粟裕统一指挥。12月,成立苏北军区,第三师兼军区,黄克诚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同月,日伪军大举“扫荡”淮海、淮北、淮南等地区,新四军军部由盐阜地区向淮南盱眙县黄花塘地区转移。由于日伪军反复“扫荡”和“清乡”,华中抗日根据地面积有所缩小,主力部队略有减少,但各部队通过整风运动,加强了党的领导,增强了全局观念,部队军政素质有明显提高。

1943年3月,成立皖江军区,由第七师兼军区,张鼎丞、曾希圣分别兼任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12月,浙东抗日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巩固发展以三北、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1941年至1943年是华中敌后抗战严重困难时期。新四军各部队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摩擦作战。三年中,共对日伪军作战8400余次,歼其9万余人,并挫败了国民党顽军的多次进攻,坚持了华中抗日根据地。至1943年底,华中军民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主力部队发展到12万余人。

开展攻势作战,实行局部反攻,巩固、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 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国民党军迅速败退,河南广大地区沦为敌后。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河南、控制中原的部署,7至8月,新四军第四、第五师各一部分别西进、北上,恢复豫皖苏边和发展豫中、豫南根据地。9月中旬,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牺牲,张爱萍接任师长。10月,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李先念兼任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这一年,新四军各部队深入开展军政训练和拥政爱民运动,提高了战斗力,巩固了内外团结。各部队抓住有利战机,向日伪军连续发动攻势,相继取得车桥、高沟杨口等战役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挫败了其“清乡”计划,恢复、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改善了华中各地区的斗争局面。

1945年春,新四军继续开展攻势作战。为执行中共中央赋予的发展东南的战略任务,第一师3团由苏中渡长江南下,与苏南、浙东部队会合,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未到职),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4月,苏中军区教导旅3个团南下编为第四纵队),后进军苏浙皖边区,胜利地进行了天目山战役。与此同时,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第五师一部配合八路军南下支队,在发展湘鄂赣边后,继续南下湘粤赣边。1至8月上旬,新四军各部队发动春夏季攻势作战,先后攻克阜宁、睢宁等县城及重要据点100余处,歼灭日伪军3万余名,为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举行全面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声明,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0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朱德命令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向一切敌占城镇和交通要道展开大反攻,迫使日伪军投降。新四军各部队立即向日伪军发动猛烈进攻,从8月10日至9月2日,共解放县城30余座,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基本肃清了长江以北、津浦铁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南地区的日伪军,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8月26日,陈毅任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任政治委员。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为争取国内和平,防备国民党军队进攻,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9月,新四军第三师调赴东北。10月,军部率主力大部北移山东。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11月组成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12月3日,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1946年1月,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统一指挥华中、山东的新四军和八路军。津浦前线野战军改称山东野战军。同时,第五师与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及河南军区统一组成中原军区。1947年1月,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并,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

经过十四年抗战,新四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发展到31万余人,民兵、人民自卫武装发展到96万余人,共歼灭日伪军31.7万余人,同时付出了伤亡8.9万余人的代价,建立了地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坚持和发展华东人民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萧望东 傅奎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