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珩烈士画像
张玉珩是大革命时期入伍的中共党员,曾任中共信阳县委农工委员,信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政治部主任;1927年调任汝南县委书记;1929年奉调去东北工作,历任中共辽宁省台安县特支书记、吉林县委书记、磐石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队长(后任政委)、哈尔滨东区(道外)区委书记;1935年9月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不久即在珠河县娄家窝棚遭敌偷袭的战斗中壮烈殉国。
张玉珩,字德铨,又名玉珩、汝恒,1901年生于信阳县五里店乡郝堂村一个农民家庭,20年代初考入河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6月,在学校党组织的影响教育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暑期,张玉珩从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信阳蚕桑学校、蒋八里庙小学任教,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并被中共信阳党组织秘密选送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那里,张玉珩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夏明翰等同志的教诲,学习掌握了领导农民运动的理论和策略。结业后,张玉珩留在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
1926年9月,北伐军攻克武胜关,胜利抵达信阳南部,张玉珩奉命到汉口党训班学习,结业后回信阳参加县委,并选为国民党信阳县党部后补委员。1927年4四月,北伐军进入信阳县城,在我党指导下成立信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接管旧时县府。张玉珩被选为政治部主任,协助治安委员会主任刘展宇等主持新生农工政权,同反动豪绅展开无情的斗争,推动城乡工农运动不断高涨。
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背叛革命,宁汉合流。主豫新军阀严命各县党部停止活动,革命组织遭受更严重的摧残,张玉珩因受敌人通缉难以在信阳存身,遂被河南省委派往汝南县工作。
1927年九月,孔庄、薛岗、温庄和三桥等地党的基层组织相继恢复建立起来,组建县委的条件已经成熟,正式建立了中共汝南县委员会,张玉珩任县委书记。
1929年初,张玉珩被上级组织派往东北工作。
1929年春,张玉珩到东北,在沈阳同满洲省委接上关系。省委组织部派他到中共台安特支任书记。台安特支党员多数是学校教员和中学学生,张玉珩在同志们帮助下,顺利谋到教员职业,以此为掩护开展工作。
1930年10月,张玉珩因被满洲省委派到吉林工作,10月,省委将吉林临时县委改为正式县委,调张玉珩任吉林县委书记。张玉珩根据省委关于发展农民运动,进行土地革命的指示,经常深入农村,在贫苦农民中进行调查研究。把农村土地占有情况,贫农生活贫困情况,写成报告给省委。他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主张,讲解农民受苦的根源,深得群众的拥护,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不仅巩固了原有的党支部,而且又在丰满、青山子、江东、小城子等地开辟了新的工作区域,有的地方发展了党、团员,建立了支部或小组,有的成立了农民协会、反帝同盟等群众组织。党在吉林周围农村的影响不断扩大。(www.daowen.com)
为了开展城市工作,1930年末和1931年初,张玉珩在纪儒林的协助下,与省城各中等学校均取得了联系,并很快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先后发展了李维民、姜成、纪春林等人入党,建立了城市工作的基础。为进一步扩大党的影响,张玉珩派李维民到吉长铁路吉林车站开展铁路工人工作,派纪儒林、姜成到吉林驻军开展兵运工作,并发展了几名士兵党员,以待时机成熟,发动兵变,建立革命武装。一九三一年夏,县委发动基层组织,弄到几支手枪,在双河镇一带建立两支小型的武装赤卫队,以保卫党的机关,打击反动分子的破坏活动。
后来,省委决定撤销吉林县委,改建吉林特支。县委改组后,张玉珩不再担任吉林特支书记,以省委驻吉林特派员的身份,指导吉林、长春两地工作。
1932年2月,中共满洲省委调张玉珩到盘石中心县委任组织部长。他到盘石后,按中心县委分工,抓干部培训工作。张玉珩主持办干部洲练班,培训一批青年骨干。县委将他们派到盘北、盘东农村,组织农民同日伪汉奸、走狗斗争,发动农民暴动,反日游行示威,掀起群众性的反日斗争热潮。
1933年初,中共满洲省委派张玉珩任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他在道外祥泰铁工厂当管帐先生,改名张敬山,工友们都称他张先生。他以此职业做掩护,在道外一带进行革命活动,领导党的工作。
7月,哈尔滨市建立了东区委员会,直属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张玉珩被任命为区委书记。整个东区的工作面很宽,除了党的基层组织外,还有群众团体(工会、反日会、互济会)的工作,都需经常联系和部署。因为工作忙,张玉珩辞掉了祥泰铁工厂帐房先生的职务,生活费靠省委供给。
1933年夏,省委指示要在北市场举行飞行集会,指定张玉珩同群众见面。在日寇严酷统治下,汉奸、特务横行的哈尔滨搞飞行集会,这无疑是左倾冒险行动。但党的区委书记张玉珩,为了革命并不把个人的安危放在心上,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张玉珩召集党、团支部书记、工会、反日会和互济会负责人会议,进行部署和分工。决定7月30日中午12时,在道外七道街和八道街之间,真假王麻子膏药铺一带举行“飞行集会”。30日上午11点钟左右,东区三个群众团体的会员和党、团员,陆续到达指定地点,像逛市场似的东游西荡。身强力壮的党、团员按分工监视各自范围的警察、特务。中午到了,“集会司令”、共青团员小五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爆竹,张玉珩提着化装包,立即登上市场中央的板凳上,三个团体的会员忽拉一下把他围上了。下班的码头工人,学生和逛市场的市民都凑在外边观看,人群密密麻麻地围个水泄不通,这时张玉珩激动地高声讲话:“父老兄弟姐妹们!我们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天在这里同大家见面了!我们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东三省!我们不能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当奴隶……”。张玉珩的话一停,红红绿绿的抗日传单,飘满会场。警察、特务刚到会场即被人群隔住,张玉珩早已换好装在同志们的簇拥下,顺着弯弯曲曲的小巷走掉了。
1935年8月,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撤销满洲省委。在这前后,省委把在哈尔滨工作时间较长的同志分别派到外地工作。张玉珩被派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政治部主任。这时他改姓杨,大家称他为杨主任,或“杨瞎子”。张玉珩辗转到达珠河县三军根据地时,日寇铁篦合围的秋季大讨伐已经开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为了保存实力,避开敌人的攻击,由军长赵尚志、政委李兆麟等率领,转移到松花江北汤原县的山区活动。张玉珩没有找到部队,只好同珠河中心县委的同志一起打游击,在山沟里同敌人周旋了一天,张玉珩同县委书记鲍巨奎、宣传部长冯仲云等十多个同志,转移到娄家窝棚山脚下一家农户休息。天已经晌午了,大家既累又饿,请看房的老人做饭,派一个人在山顶警戒放哨。大家正吃饭时,有股敌人从沟底柳林中的小道窜出来。敌人来的非常突然,山顶站岗的同志也没有发现。当敌人走到房西二十几步远时,团县委书记周一夫首先看见了,他把饭碗一摔说:“日本鬼子来了!”大家立即分散逃走。因为他们是县委机关干部,没有大枪,只几支手枪,无法抵抗,只能逃走。当几十个敌人乒乒乓乓一阵乱枪响过之后,张玉珩及另外两名同志倒在血泊里。敌人退走后,冯仲云和朱新阳同志回来,将他们抬在一棵大树下,用木柴将尸体火化了,骨灰撒在祖国东北的大地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