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应相近。砌体结构在地震区一般适宜于6层及6层以下的居住建筑。框架结构通过良好的设计可获得较好的抗震能力,但框架结构抗侧移刚度较差,在地震区一般用于10层左右体形较简单和刚度较均匀的建筑物。选择结构体系,还要考虑建筑物刚度与场地条件的关系。选择结构体系,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震害调查表明,凡设置地下室的房屋,不仅地下室本身震害轻,还能使整个结构减轻震害。
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对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www.daowen.com)
(5)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应相近。
砌体结构在地震区一般适宜于6层及6层以下的居住建筑。框架结构通过良好的设计可获得较好的抗震能力,但框架结构抗侧移刚度较差,在地震区一般用于10层左右体形较简单和刚度较均匀的建筑物。对于层数较多、体形复杂、刚度不均匀的建筑物,为了减小侧移变形,减轻震害,应采用中等刚度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
选择结构体系,还要考虑建筑物刚度与场地条件的关系。当建筑物自振周期与地基土的卓越周期一致时,容易产生共振而加重建筑物的震害。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结构本身刚度有关,在设计房屋之前,一般应首先了解场地和地基土及其卓越周期,调整结构刚度,避开共振周期。
选择结构体系,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对于层数较多的房屋宜设置地下室。震害调查表明,凡设置地下室的房屋,不仅地下室本身震害轻,还能使整个结构减轻震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