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探索反清洁运动

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探索反清洁运动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19世纪的欧洲对清洁的抵制,主要来自精英阶层的力量为“反清洁”找到有利的辩护。v=hQWQtCH8s9M.图1-4威廉 贺加斯的时光熏染的画作图片来源: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366151.19世纪中叶,约翰·拉斯金首次公开谴责对建筑外立面进行彻底清洁的行为。之后直至20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参与进了一场“反清洁”[2] 的运动。1903年,奥地利艺术史学家阿洛伊斯·李格尔基于历史和人文提出的价值体系中为反清洁运动作总结。

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探索反清洁运动

欧洲对清洁理念上的重大转变大约发生于18世纪中期,对修复“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岁月价值”的认识撼动了人们对清洁的固有概念,即原有的那种完全清洁方式会带走为修复对象增值的历史感,相应地也会破坏人们对修复对象真实的理解。18—19世纪的欧洲对清洁的抵制,主要来自精英阶层的力量为“反清洁”找到有利的辩护。

图1-1 扬·藤·康佩1754年绘制的修复师扬·凡·戴克肖像画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2 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菲利波·巴勒迪努奇(Filippo Baldinucci,1625—1697)在17世纪晚期第一次定义与艺术品相关的清洁概念时[1],也第一次定义了古锈(Patina)的概念。根据他的定义,“古锈”是因时间关系而普遍存在于绘画上的一些黑点,并且这些黑点的存在有时对画作具有益处。事实上,这是欧洲的古物学家和鉴赏家们一直长期持有的观点。在欧洲,某些受敬拜的宗教雕像或圣象画像是禁止清洁的,只允许对上漆的部分定期重新上漆。因而,随着时光的推移这些物件大多都会发黑,比如波兰琴斯托霍瓦的黑玛丹娜(The Black Madonna of Czestochowa,Poland;图1-3),而正是这种发黑的状态让物件散发出使人崇敬的神秘氛围。

从18世纪晚期一直到19世纪结束,在画作表面上一层带色彩的清漆从而将画作的色调变暗已成为一种时尚,而这恰恰是因为暗色调唤起了人们对古老神秘的崇敬之感。威廉·贺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在1761年的独创作品《时光熏染的画作》中形象地表达了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岁月的关系(图1-4)。在威廉所处的时代,呈现这种状态的物件往往能够在艺术品交易中竞得更高的价格,因为时光感会让艺术作品显得格外有价值。(www.daowen.com)

图1-3 波兰琴斯托霍瓦的黑玛丹娜

图片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WQtCH8s9M.

图1-4 威廉 贺加斯的时光熏染的画作

图片来源: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366151.

19世纪中叶,约翰·拉斯金首次公开谴责对建筑外立面(主要针对中世纪的建筑)进行彻底清洁的行为。他表示建筑作品的全部就在那外立面的半英寸之间,而这本该是要好好保护的东西。作为拉斯金的仰慕者,意大利语言文献派修复大师卡米洛·博依托(Camillo Boito,1836—1914)也对清洁、清洗和翻新这些行为表示了抗议,并谴责这些行为对伟大时代所产生的痕迹与色彩造成了无可挽救的破坏。之后直至20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参与进了一场“反清洁”[2]运动

1903年,奥地利艺术史学家阿洛伊斯·李格尔(Alois Riegl,1858—1914)基于历史和人文提出的价值体系中为反清洁运动作总结。他提出纪念物的价值主要分两类:过往价值(岁月、历史、记忆)和当下价值(使用、艺术、新物),而所有作品的价值的一部分都将衰变为历史价值,因而承认作品当下的样子是一种必然,从而推导出完全式清洁(over clean)的不必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