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隋炀帝杨广:帝王们的非命

隋炀帝杨广:帝王们的非命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洛湖,雕栏玉砌的曲桥上,已是天命之年的杨广,拄着一支齐头的竹节杖,蹒跚地走着,嘴里吐着酒气。十五岁那年,她嫁给了隋文帝的次子杨广,成为晋王妃。她被册封为皇后,希望丈夫能放下屠刀,广种福田,普渡众生。杨广已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丧家之犬。

隋炀帝杨广:帝王们的非命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

初春的江都(今扬州),茫茫夜空上静卧着一钩弦月。四周的星星闪烁着荧光,相互辉映,好似要齐心协力淹没这湾孤寂的月亮。

洛湖,雕栏玉砌的曲桥上,已是天命之年的杨广,拄着一支齐头的竹节杖,蹒跚地走着,嘴里吐着酒气。萧皇后小心地搀着他的左臂,身前身后各有四个宫女手端着红纱的宫灯,引路殿后。

他们默默地走着,良久,萧皇后抬头望望夜空,说:“陛下,天色不早了,该回寝宫安歇了。”

杨广停住脚步,思忖片刻:“我们到湖心望月亭坐坐吧。”

杨广和萧皇后隔着石桌并排坐在望月亭鼓凳上。湖面拂过一阵凉风,萧皇后打了一个寒战,担心皇帝着凉,想催他回宫。待她转过脸肘,却发现杨广正仰着头,神情专注地望着夜空。

她没敢惊动他,只是默默地望着,端详着。她好久没这样端详他了。

萧皇后出身名门望族,父亲南朝梁昭明太子的嫡孙。十五岁那年,她嫁给了隋文帝的次子杨广,成为晋王妃。当年的杨广,年少俊伟,豪气过人,才思敏捷,恭谨孝悌。深受父皇和母后的喜爱。她为了有这样的丈夫,感到幸福、自豪和骄傲。

她为丈夫生下了两个儿子(杨昭和杨暕)。在她三十五岁那年,丈夫以弑父杀兄的卑鄙手段,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她感到触目惊心,不可思议。她被册封为皇后,希望丈夫能放下屠刀,广种福田,普渡众生。她希望用自己的聪明贤慧,辅佐丈夫治国齐民平天下,做一个像父皇隋文帝那样开明贤达的好皇帝。十三年过去了,她的一切希望,一切努力都像泡影般破灭了。皇权使丈夫的刚愎自用,暴戾无道,穷奢极侈的本性暴露无遗,使他成为恶贯满盈、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

如今,他像一个随风飘荡的风筝,随着腥风、淫雨飘游。

她像丈夫身上的一件内衣,随时都会被脱下扔掉。

她端详着眼前这位丈夫、暴君、昏君!

她知道他此时此刻在想什么。

她不敢开口,十几年来她总是敢怒不敢言。

又是一阵凉风,她从心房里打了一个冷战。

突然,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夜空中划出一个大弧之后,殒落在夜幕的深处。

萧皇后感觉到杨广陡地打了一个寒战。

稍顷,杨广叹了一口气,沉吟道:“朕观今夜星相乃星蚀月,月色赤。”

停顿片刻后,语气更加沉重地说:“还有流星入紫微……”

博学多识的萧皇后,也颇通晓占(zhān)星。她知道“星蚀月”,乃星光欺月,是国君女主将有被其臣下弑杀之象。“月色赤”,乃“星变色”的一象;星占云:月青为饥与忧之象;月白为旱与丧之象;月黑为水、人且病死之象;月赤则为天下纷争与兵刃相见之象;而“流星入紫微”则主天下大凶……

此时虽是夜色朦朦,萧皇后依稀可见丈夫的脸上充满着恐怖和绝望的神情。

身为皇后,她对丈夫的处境和心境了如指掌。

炀帝称帝后,也曾有过一番作为,诸如,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创立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度;修定法律,兴建学校,整理典籍,修撰图书等。可惜,这些仅仅是昙花一现。继之而来的则是大兴土木,广治宫室,巡游天下,荒淫无度,穷兵黩武,四出经略,刚愎自用,拒谏饰非,鱼肉百姓,残暴天下,最后导致民怨沸腾,义军四起。

公元610年(大业六年),王薄领导的农民军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首举义旗;继之孙祖安在漳南,(今山东思县西北)聚众响应;张金称在蓨县(今山东夏津),窦建德、高士达在鄃县(今河北景县)攻城掠池,威震朝廷。

公元613年,(大业九年),大贵族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趁杨广第二次御驾亲征高丽之机,在黎阳发动叛乱,围攻东都洛阳,吓得杨广连夜从前线赶回。叛乱虽遭镇压,但隋朝的统治开始从内部瓦解,更给烽烟四起的农民起义火上添油。

隋王朝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境。

公元616年7月,杨广被迫离开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以出游为名避居江都。

来到江都后的一年间,形势更加严峻和险恶。杜伏威率领从山东章丘杀出的义军,挥师南下,先后打败隋朝大将陈棱,克高邮,占历阴,进逼江淮;翟让李密领导的数十万瓦岗军,将东都洛阳团团围困;河北窦建德聚众十万余人,自称长乐王。河间一战,全歼涿郡留守薛世雄部,威震河北。

在义军四起,狼烟遍地时,许多隋朝封疆大吏、郡县武装,见隋王朝大势已去,纷纷拥兵自立,称王称帝。金城府校尉薛举割封兰州,自称秦帝,建都天水(今甘肃天水),拥兵十万,尽占陇西。鹰扬府司马李轨率军攻陷张掖、敦煌西平(今青海乐都)、抱罕(今甘肃临夏),尽有河西五郡,自称凉帝。夏州朔方(今陕西横山)鹰扬郎将梁师都联兵突厥反隋,据睢阴(今陕西绥德)、弘化(今甘肃庆阳)、延安(今陕西延安)等郡,自称皇帝,国号梁。

今天晚上,萧皇后陪同杨广在芙蓉殿里与众妃嫔饮宴歌舞时,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太原留守李渊带兵反隋,率众攻入西都长安,立杨广之孙杨侑(yōu)为帝,改元义宁,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杨广在酒席宴上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时火冒三丈,猛地将酒席掀翻在地,吓得众妃嫔纷纷悄然溜走。萧皇后担心他承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只好陪着他趁着月色到洛湖上散步,以排遣心中的愤懑和忧郁。

江北大地狼烟四起,东都洛阳危在旦夕。西都长安已然沦陷。杨广已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丧家之犬。

萧皇后望着长吁短叹的杨广思绪万千,愁肠百结。她想此时此刻应该劝慰他几句,然而思之再三未敢开口。积累多年的经验,刚愎自用的杨广从来不愿听别人的好言相劝,稍有不慎将遭至杀身之祸。她只好缄言不语,像个影子和幽灵似的,默默地坐在他身旁。

杨广感到心里发烧,酒往上涌,脸上热得难受,起身来到亭前的临水台阶上,蹲下身双手捧水洗着脸。

这时,一位宫女悄悄地走到萧皇后身旁,弯下腰凑近她的身边,低声说:“娘娘,奴婢今晚在酒席宴上听人说,宫外已是人心浮动,都在想造反,就连皇帝身边也有人想造反。”萧皇后吓得几乎出了一身冷汗,忙问:“谁?”“奴婢不知道,传话的人也没说。我怕万一成真,陛下和娘娘……思之再三,心想还是应该禀告娘娘,让皇上也早有防备。”这宫女是跟随萧皇后多年的贴身侍女,皇后待她一向宽厚、仁慈。这位宫女家境贫寒,父亲常年患病卧床不起,皇后经常赏赐银两接济她的家庭。去年她父亲病故,皇后又帮助她将父亲很体面地安葬入土。按宫中规矩,太监和宫女不准互相传递这种消息,违者要遭杀身之祸。宫女对皇后感恩不尽,听到这消息后,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告知皇后。

萧皇后听罢,忙从头上取下一支金钗放在宫女手上,低声说:“娘娘替皇上谢谢你知遇之恩。这事千万不要外传,让我想想该怎样转奏皇上。”

近来,皇后在后宫已觉察到有些人行动诡谲。听到宫女的话,她想,无风不起浪,否则此等大事不能在下人中传递。她十分惶恐不安,觉得此事必须禀报皇帝。但怎样向皇帝禀报呢,如果她亲自把这消息告诉皇帝,皇帝刨根问底,她无从回答,结果必会斥责她杞人忧天,蛊惑人心。如果让宫女亲自禀报,时至今日,皇帝或许会信以为真,倍加防范。于是她决定让宫女亲自禀报杨广。宫女见皇后吩咐,便壮着胆子走到杨广身后跪下,嗫嚅地将此事禀报。杨广听罢,只说声:“平身。”待宫女刚刚站起时,杨广猛地将宫女推进湖中。皇后惊叫一声,连忙用衣袖掩住嘴。只见杨广站在台边,双手反背,看着宫女在水中挣扎喊叫,直到湖面平静无声,才转身回到石桌旁,若无其事地问萧皇后:“你害怕了?”眼含热泪的萧皇后,尽管心如刀绞,却忙不迭地说:“臣妾不敢,只是为陛下……”

萧皇后未敢说出“担忧”二字,杨广抢过话茬,说:“你是替我担忧?哈哈……告诉你,现在想谋我这个皇位的人大有人在,这算得了什么?即使有朝一日,我失去了天下,仍可作长城公(指“陈后主”你也仍可作沈皇后(指陈后主的皇后沈婺华)哈……哈哈!”他好像刚才根本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似的一阵狂笑。接着,他围着石桌一边踱步,一边摸着自己的脖颈,说:“将来,或许有一天,会有人砍掉我的头,我这头可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得我头者,即得国之宝玺也。哈哈……”他近似发狂的笑声在夜空回荡,使人感到毛骨悚然。

狂笑声刚停,杨广一个急转身来到萧皇后面前,问道:“皇后,如果有人逼我们去死,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死法?”

萧皇后像真的有人逼她去死似的,倒抽一口冷气,身子往后一闪,未及回答。杨广从怀中取出一个小酒瓶,送到皇后面前说:“你知道这里装着什么?鸩酒!鸩酒!皇帝自有皇帝的死法!哈哈……”

狂笑声转而变成号啕大哭。

杨广捶胸顿足地:“我料到迟早会有这一天。我杀人如麻,成千上万。别的死鬼不敢奈我何?可是,我的父皇和兄长会饶恕我吗?”

萧皇后知道父皇隋文帝杨坚和长兄太子杨勇之死,是杨广心中永远无法治愈的心病

隋文帝杨坚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四子杨秀,五子杨谅。兄弟五人都是独孤皇后所生。

开皇元年(公元518年),隋文帝称帝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封13岁的杨广为晋王,任并州(今山西太原市)总管。

开皇七年(587年)杨广20岁时,隋朝大举攻陈,于寿春(今安徽寿县)置淮南行省,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行军大元帅,统帅五十余万大军,东起沧海,西到巴蜀,向陈发起进攻。第二年春,一举灭陈,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南北对峙的局面。杨广首立战功,进位太尉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江南士族高智慧等人起兵作乱。文帝又调杨广为扬州总管,镇江都(今江苏扬州),很快平息叛乱。

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突厥达头可汗进犯北方边境,文帝命杨广与杨素等人分道出击。杨广部下的秦州总管长孙晟(shèng)熟悉突厥的山川地势,风俗人情。他建议杨广于泉水上游投毒,西突厥人畜饮者皆死,于是退走。杨广率军追击西突厥人,凯旋而归。

从公元588年到600年的十二年间,杨广既曾为平陈的统帅,又曾镇守江都,北御突厥,立下赫赫战功,他成为隋文帝杨坚五位皇子中的佼佼者。杨广秉性阴冷狡诈,野心勃勃,善沽名钓誉,矫柔造作,又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险恶用心。当他屡立战功,声望日增时,便开始萌生了夺太子位的野心。

杨广知道,这种争夺是以生命和鲜血作代价的较量,不能眷恋于手足之情,不能心慈手软,不能顾忌手段。

杨广明白,要夺得太子的地位,一是要讨好父皇和母后,二是要笼络自己的亲信和党羽。按照这两个原则,他精心策划了一出既惊险残酷,又精彩圆满的丑剧。

太子杨勇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在北周王朝拜为大将军、左司卫。不久,出任洛州(今洛阳)总管,东京小冢宰,后进位上柱国、大司马,统辖京城禁卫军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即位称帝时,杨勇被立为太子,襄助参决朝廷大事。杨勇博学广闻,擅长词赋,性格宽厚温和,谦恭坦诚,不尚矫饰,不善迎和。

杨勇在襄助父皇处理朝廷政事时,表现出他的才学和谋略,然而在权力之争的角逐中,却显得稚嫩和低能,较杨广远逊一筹。他从未想到弟弟杨广有夺太子位的野心,更未想到父皇和母后能废掉他的太子位。

杨广选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争宠父皇和母后。

独孤皇后是北周大贵族独孤信的女儿,雅好读书,精明能干,朝中把她和杨坚并称“二圣”。但独孤皇后生性嫉妒,残忍狠毒。她最恨文帝宠爱姬妾,更讨厌丈夫跟结发夫妻以外的女人生子。她曾经把文帝“见而悦之”的爱姬尉迟氏杀死。隋文帝不敢接近后宫中的其他嫔妃,一生中也只能跟独孤皇后生下五个儿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独孤皇后极力提倡以结发、原配夫妻关系为正统。不工心计的杨勇,偏偏在这些事上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独孤皇后亲自择配的高门望族元孝矩之女为他的嫡妻。婚后,杨勇对元氏十分冷淡,却明目张胆地宠爱一个平民出身的私生女云氏昭训,两人形影不离,朝夕相伴。元氏气不过,常到独孤皇后面前哭诉。不久,元氏猝然病死。独孤皇后怀疑是被杨勇和云氏合谋所害。后来,又听说云氏在东宫专权擅内,杨勇饮宴官员宾客时,还让云氏作陪,俨如原配夫人。不仅如此,杨勇还和姬妾们接二连三地生了十几个孩子。独孤氏非常气恼,经常严厉地斥责他,并让他处死云氏。杨勇不以为然,置若罔闻。为此,独孤氏恨得咬牙切齿。

文帝杨坚在政治上是一位开国明君。生活上崇尚节俭,惜财如命。但是,他专权,非常关切自己的皇权地位。初立太子时,他对杨勇寄予厚望,让他参与和襄助朝政。随之杨勇逐渐长大,经验逐渐丰富,声望逐渐提高时,他在内心里却产生了大权旁落和被人取而代之的忧虑。

杨勇喜好抛头露面,交朋结友。动辄邀集官员去东宫饮宴作乐,赋诗对歌,谈论朝政。东宫经常是宾朋云集,车水马龙。一次冬至时,杨勇大张旗鼓地在东宫宴请文武百官,接受朝贺,热闹非凡。而皇宫里却萧条冷落。杨坚听到消息后,气愤地对独孤皇后说:“太子是何居心?”从此,文帝杨坚对太子杨勇猜忌心日重,倍加防范。

这些事杨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迎合讨好父皇母后,处处与哥哥杨勇反其道而行之。杨广平时在宫中表面上只与王妃萧氏居处。每逢父皇和独孤皇后去东宫时,便把宫中年轻貌美的姬妾藏起来,派一些年老丑陋的女人,穿上粗劣布衣出来迎接,并且把一个断了弦,落满灰尘的琴挂在墙上。王妃萧氏生子时,杨广隆重庆宴,大肆张扬,其他姬妾生子时,便偷偷杀掉。久之,杨坚和独孤氏误认为杨广专宠元配,不好声色,又崇尚节俭,因而逐渐宠爱之。(www.daowen.com)

杨广也善于利用舆论,争宠于父母。每次父皇母后派人或朝臣来时,杨广夫妇亲到门口迎接,盛宴款待,临行还馈赠礼品。这些人得到礼遇和好处后,都在杨坚和独孤皇后面前夸奖杨广仁孝忠义,知书识礼,宽厚大度。杨广愈发得到父皇和母后的宠爱,在朝臣中声望也越来越高。

为了试探虚实,投石问路。有一次,杨广跑到独孤皇后面前煞有介事的痛哭流涕地说:“儿臣一向以至诚待我兄长,却不知何故得罪了兄长。近闻,太子有意加害儿臣,望母后作主。”独孤皇后见杨广哭得伤心,说得真切,认为是杨勇嫉妒杨广得宠于父母的缘故。独孤皇后听罢,气愤地说:“太子越发肆无忌惮了,害死元妃我还未治罪他,如今又想加害于你。现在我与父皇健在,日后作古他会如何?元妃已死,他们无嫡子,以后你要在贱女人云昭训所生的儿子面前称臣,母后怎能忍心啊!”说罢,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杨广摸准了母后的心,自然也猜透了父意。于是,便有恃无恐地加快了夺嫡的步伐。

一天,杨广请来心腹亲信寿州刺史宇文述,密谋策划。宇文述说:“废立太子系国之大事,事到如今,必须有朝廷重臣亲自出面,离间文帝独孤皇后与太子的骨肉情。据我所知,能在皇帝面前议论此事的只有尚书左仆射杨素,而杨素最信任他的弟弟大理少卿杨约。我和杨约是莫逆之交,如蒙晋王厚爱,请派我办理此事。”杨广一听,喜上眉梢,欣然同意,并赏给宇文述大批金银财宝。

宇文述来到杨约府,缄口不谈此事。整日陪他赌博,故意让杨约赢了很多钱,一连数日。杨约感到事有蹊跷,心生疑窦,便问其来意。宇文述趁机将杨广的意思说明,更危言耸听地说:“你们兄弟功名盖世,执掌朝政,必遭嫉妒,积怨甚多。日后皇帝驾崩,必然大祸临头。如今皇太子失宠,陛下有废立之意,欲立晋王。此事就在你哥哥一句话。你兄弟二人如能建此大业,晋王必保杨家千秋永业……”杨素兄弟都是奸诈狡猾的势利小人,自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当即允诺成全此事。

在一次宴会上,杨素故意巧妙地试探独孤皇后说:“晋王仁孝恭顺,很像当今圣上。”一句话触到皇后的心痛处,对杨素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杨广的好处和太子杨勇的不是,并直言不讳地流露废立太子一事。二人谈得十分投机,皇后亲自授意他办理此事。

隋文帝自然有意废立太子。只是碍于朝中大臣,不便直言。

一天,他请来尚书仆射、齐国公高颎(jiǒng),试探地对他说:“朕闻有神告诉晋王妃,说晋王必得天下。你是当朝宰相,你看此事……”高颎听罢,未加思索,忙跪下奏道:“陛下,自古长幼有序,太子有才有德,怎能随便废去?”高颍是隋朝佐命元勋,当朝宰相,在朝中威望极高,又与太子是儿女亲缘。文帝见高颎反对,不便深说,但是却感到要废立太子必须除掉这块绊脚石。

独孤皇后与高颎素有宿仇。这次见他反对废立太子,愈加仇恨,便千方百计搬弄是非,罗织罪名,在文帝面前进谗,结果高颎很快被削职为民。

杨广见高颎被废,杨勇在朝廷中失去靠山,形势对他十分有利,便步步进逼。他用巨资收买了东宫幸臣姬威,在太子身边设下眼线,让他随时搜集太子的言行。继而又收买了太史令袁充,让他到文帝面前宣称:“臣观天象,皇太子当废。”

由于杨广与杨素等人互相勾结,四出活动,广造舆论,百般中伤,文帝与独孤皇后也感到太子非废不可。杨广见时机成熟,便唆使姬威诬告太子在东宫“厌胜”,祈祷上天诅咒文帝早日驾崩。文帝闻奏大怒,立即派人将杨勇父子及东宫属官全部捕获入狱,交杨素审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杨勇不服,有口难辩,结果被废为庶人,并拘囚在杨广的管辖之下。

杨勇被囚,自然不服,再三要求面见父皇。被杨广百般阻挠。无奈,在一天夜间撬开窗户,逃到室外,爬到树上狂呼乱叫,希望文帝能听到他的声音。杨广立刻派人将杨勇捉回,打得遍体鳞伤,人事不省,重枷铐身。然后杨广跑到文帝那里谎称杨勇癫鬼缠身,见人便狂呼乱叫,抓打踢挠,口吐秽言,咒骂皇上。文帝大怒,宣称永不相见。

不久,杨广被立为太子,阴谋诡计如愿以偿。万事俱备,只等有朝一日文帝寿终正寝。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文帝杨坚卧病仁寿宫。

杨广登太子位,苦苦相盼四年,终于有望。入宫侍疾后,见父皇病情日渐沉重,便急不可待地在仁寿宫里给杨素写信,询问如何处理丧事,筹备登基大典云云……杨素写好回信,秘密派人去仁寿宫,结果到处找不到杨广。焦急之中被文帝发现。当场将信要来拆开。文帝看罢大怒!恰在此时,文帝宠幸的华夫人,披头散发,衣衫不整,哭哭啼啼地跑进寝宫。原来文帝患病期间,华夫人被留在宫中,杨广见她姿色过人,心生邪念。这天,他见华夫人回自己的殿内更衣,便尾随而至。趁华夫人更衣时闯进去,将她逼奸。杨广原以为文帝病已沉重,华夫人被奸后不敢声张,不料,性格刚烈的华夫人,不畏强暴,当即跑到仁寿宫。文帝躺在病床上,听罢华夫人的哭诉,拍案而起,大怒道:“何足付大事!”继而连声喊道:“速传勇儿进殿!”

风云突变,形势危急!

杨广听到消息时胆肝俱裂,魂不附体。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何去何从?要么前功尽弃,坐以待毙,要么铤而走险,死里求生。杨广稍事镇静,当机立断,马上派人截杀宣召杨勇的内侍。然后,命令心腹亲信宇文述率领东宫卫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皇宫围得水泄不通。杨广亲自率领右庶子张衡带领十余名禁卫军,直奔文帝的寝宫。

杨广包围了文帝的寝宫后,先派几名禁军进宫,将随侍人员全部抓走,然后向身边的张衡递了一个眼色。张衡心领神会,只身一人手持宝剑,闯进寝宫。这时,文帝怒目而视地坐在床上,见张衡杀气腾腾地进殿,喝道:“无义狂徒,胆敢造反!”张衡走近床前,双手一拱:“陛下,卑职奉太子命,送陛下升天!”说罢,猛地将宝剑刺进文帝的胸膛。

第二天,杨广令杨素颁诏,晓喻天下:“文帝驾崩!”

与此同时,又派杨约矫诏赐废太子杨勇自缢!并将杨勇的八个儿子全部头朝下活埋。

公元604年7月,长安城的皇宫,鼓乐喧天,旌旗蔽日。双手滴着鲜血的杨广,身穿龙袍,满面春风,踌躇满志地登上了皇帝宝座。

萧皇后坐在石鼓凳上,见杨广神情恍惚,哭笑无常,知他心病发作。十四年来,每逢触及文帝和长兄杨勇时,他总是这样,时而暴怒,时而癫狂,时而哭笑无常,之后会大病一场。

杨广号啕大哭一阵后,跪倒地上,双手抱拳,仰望苍天,哀号着:“父皇、兄长,你们饶恕我吧!十四年前我鬼迷心窍,才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你们的冤魂整整缠了我十四年!我求求你们……”

萧皇后望着丈夫跪在那里,看着他那伛偻的身体,日渐瘦削的面庞,心里不知是怜悯是同情,还是怨恨。她此刻心乱如麻,思绪万千。她知道丈夫末日的到来,将会给她带来什么噩运。她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为了斩断这种令人惊悸的思绪,她忙起身走到丈夫身旁,将他搀起,劝慰道:“陛下,您不必伤心,天无绝人之路,我们还是回去安歇吧。”

杨广推开萧皇后的手,说:“不,今天晚上我要在这里多呆会儿,我真想一个人在这里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让我一个人在这里对父皇和长兄的灵魂说几句心里话。”

“陛下,往事如流水,似烟云,何必耿耿于怀,念念不忘?陛下身为一国之君,龙体无恙乃一国之幸,万民之福,要保重身体。”

“不必劝慰了,朕的心病不是几句劝慰可以治愈。自登基至今,十四年来,我一刻未曾停息过。我下令掘长堑,筑西苑、营建东都,开凿运河,修筑长城,广造离宫,伐木造船,凿山通道,四处经营,可以说百役繁兴。我下令三次征讨高丽,可以说是穷兵黩武。我北巡塞外,南游江都,可以说是穷奢极欲。是我把国库的钱财挥霍尽了,是我把百姓激怒了。可是,我为什么要这样?我知道这天下本不该是我的,弑父杀兄是逆天大罪,父兄的冤魂不会饶恕我,迟早有一天,他们会来找我索命还债!没做皇帝时,我拼命想做皇帝,做了皇帝我就后悔莫及。无奈,我只好恣意放纵,拼命挥霍,自暴自弃。如今,我气数已尽,天意难违。这是咎由自取,因果报应。可怜你和儿孙们难免跟我遭殃……”

杨广说罢,又是一阵心酸,热泪涌流。正以袖拭泪,内史侍郎虞世基匆忙赶来向他奏道:“陛下,臣刚刚得到探马急报:此前从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等北方各地发往江都的粮食,均被李渊、李密派出的兵马悉数抢劫,并将一切运粮的通道封锁。眼下,江都城内粮食所储不足三日,事态严重,臣无奈启奏陛下定夺。”

“噢?”杨广大吃一惊,思忖片刻,问道:“在丹阳(今南京)建造的别宫不知如何?”

“启奏陛下,臣闻尚需一个月左右方可竣工。”

“如此看来,不能等竣工之日再迁居丹阳。”

“那……”

“依朕之意,三日内即行率众迁往丹阳。”

“臣遵旨。”

虞世基刚欲转身,又被炀帝喊住。

“朕闻近日江都城内人心思变,有人甚至想谋反,可有此事?”

“人心思变确有其事。想谋反者臣不敢妄奏,只是……”虞世基不敢往下说。

“讲!”杨广命令道。

“臣闻禁卫骁果军中有人扬言不去丹阳。”

“何故?”

“骁果军士兵均是关中人。李渊攻陷长安,他们不知妻儿家室危安,思乡情重。又恐陛下南迁丹阳,久居不归。”

杨广听罢,思忖片刻,道:

“传朕的旨意,骁果军全部随朕南下丹阳,违令者格杀勿论!”

次日,深夜,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的府邸。

骁果军统领、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直闯将军裴虔通等,正在密室里聚议。突然骁卫军郎将元礼闯进密室,慌慌张张地向宇文化及禀报,说:“刚刚有人传来消息,昨夜凌晨骁果军郎将窦贤,竟率所部五百余人逃离江都城。皇帝命内侍郎虞世基派兵追赶。据悉这五百余弟兄全部被捉获,并就地处死。

宇文化及听罢,愤怒地将桌子一拍,说:“我们必须立即动手!”

凌晨,江都城隋炀帝的离宫里突然火光四起,喊声阵阵。酣睡中的隋炀帝和萧皇后从梦中惊醒。慌乱中得知是宇文化及率领上万名禁卫骁果军发动的叛乱包围了离宫,并杀入宫内。萧皇后急忙帮助杨广披上衣服,从后窗逃走。接着,门被“砰”的一声撞开,只见司马德戡、裴虔通等人持刀而入。萧皇后见是两位骁果军将领,便壮着胆子问道:“皇帝待你们不薄,为何率众叛乱?”司马德戡等未予理睬,四处搜寻,见后窗被打开,便跳出窗外追去。终于在后殿帷幕里拖出光着双脚的隋炀帝杨广。司马德戡把手中的宝剑逼住杨广肥胖的脖颈问道:“昏君暴君,你可知罪吗?”

杨广故作镇静地反问:“朕何罪之有?”

“弑父杀兄,大逆不道……”司马德戡正欲数说早已拟好的十大罪状,突然从帷幕后跑出一个小男孩,抱住杨广的衣袍,一面号啕大哭,一面冲着马司德戡大骂“反贼!叛党!”

这是隋炀帝最宠爱的幼子,年仅十二岁,封为赵王。司马德戡被骂得性起,挥起宝剑将赵王砍死。隋炀帝抱住幼子的尸体号啕大哭,然后对司马德戡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我岂能死在你的刀锋之下?快去给我取鸩酒来!”

司马德戡摇头。

“那你想让我如何死法?”

“陛下,你还记得太子杨勇是怎样被你赐死的吗?”

杨广一怔。停顿片刻,在司马德戡的剑锋威逼下,杨广无可奈何地慢慢解下自己的腰带……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3月,某日凌晨,江都离宫寝殿的大梁上,是掛着一具光着双脚、伸着长舌、轻轻摆动着的尸体。

两天后,萧皇后用几块床板钉了个小棺材,悄悄地将这具尸体埋在江都宫的一座破旧的流珠堂下。

没有举国治哀的丧礼,没有高大宏伟的陵寝。

他,终年五十,谥号炀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