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媒体助力云南民族文化保护

数字媒体助力云南民族文化保护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数字媒体艺术在云南边境民族语言文化活态保护中的运用的对策1.调查点和发音人的选择首先在调查点的选取上,应该有限选取民族语言文化保护较好的村落。这样是为了避免汉化对其云南边境民族语言自身的影响,才能取得正确的一手资料。作为新兴科技,与云南边境民族语言文化结合从而达到保护其民族语言的手段来说,数字媒体艺术能够将民族文化生动、完整、便捷地保存下来,为将来人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宝贵的影像和音频资料。

数字媒体助力云南民族文化保护

(一)数字媒体艺术语言学中的应用

纸张作为人类最为经典的文化记录、传播、扩散、阅读和传播载体是毋庸置疑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纸张单薄的身躯承担的不仅仅是文字和语言,而是整个人类的命运。数字媒体艺术的迅猛发展不是偶然,它继承了纸张几乎所有的优点。数字媒体的介入,将会突破以往只有文字记录的现状。数字视频就和新鲜的血液一样流入语言学,给语言学提供新鲜的养分。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云南边境民族语言文化活态保护中的运用困境

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如何融入其他专业是一个不得不思考和考虑的问题。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文学而研究语言的。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语言的历史悠久,而研究语言的方法也可以自成一套体系。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专业,与现代科技精密结合。大多数数字媒体艺术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熟练使用较多现代仪器,如摄影机、摄像机、外带声卡式麦克风等现代设备。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编辑和剪切视频软件。这些是语言学研究者们平时很少接触,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全新领域。老一辈语言学家们学习电脑软件效率和兴趣都不高,学习和使用的效果也并不理想。这就使得对于语言学调查研究的方式难以改变,数字媒体艺术难以快速融入语言学范畴

其次,大部分发音人是当地农民。因为文化层次的不同和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地方文化的差异,对常用单词能够准确理解,但是还有小部分词汇是在当地文化中没有涉及或者有歧义的。如何让发音人对这些词汇有更为准确的理解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词汇窟窿、河口、汞、年轮、杨梅、芦笙、铜帽(鸟枪上发火用的帽状物)等外来词汇和较新的词汇对于发音人来说无法理解其本意或是在方言中没有相应的表述,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云南边境民族语言文化活态保护中的运用的对策(www.daowen.com)

1.调查点和发音人的选择

首先在调查点的选取上,应该有限选取民族语言文化保护较好的村落。这样是为了避免汉化对其云南边境民族语言自身的影响,才能取得正确的一手资料。同样,发音人的选取应该倾向于年纪较大,很少或者从未外出过的老人。年轻人自小学习普通话,成年后又奔赴城市工作,其发音必然会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所以年纪较大的发音人较为理想。

2.录制环境的选择

录影棚是最为理想的录制环境,但是云南边境地区相对于城市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并没有此类安静且理想的录制环境,所以录制地点的选择十分重要。一旦地点欠缺妥当,将为整体录制过程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处于农村地区虫鸣鸟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并且街道上摩托车汽车奔驰而过的噪音也将给录制带来困扰。过度的噪音会影响录音效果,影响整体视频质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数字媒体艺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充斥到生活各个领域。作为新兴科技,与云南边境民族语言文化结合从而达到保护其民族语言的手段来说,数字媒体艺术能够将民族文化生动、完整、便捷地保存下来,为将来人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宝贵的影像和音频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