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桥梁工程施工与加固技术:各种损伤鉴定

桥梁工程施工与加固技术:各种损伤鉴定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期检查主要采用经纬仪、水平拉尺、直尺、验平仪、放大镜等进行现场观察、测试,进行记录和描述,做出初步评价。桥面各种损伤的鉴定方法如下。测试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用3m验平仪进行测试;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搭接凹凸位置两端的高点后再直接测量最深点处的深度。检测位置包括外侧车道和内侧车道的车辙、非车辙部位,对可疑部位设定测试线、测试点进行测定。

桥梁工程施工与加固技术:各种损伤鉴定

巡回检查以振动感觉和视察方式为主,对桥面质量进行评价。定期检查主要采用经纬仪、水平拉尺、直尺、验平仪、放大镜等进行现场观察、测试,进行记录和描述,做出初步评价。桥面各种损伤的鉴定方法如下。

1.高低差

(1)行车振动感觉:很振动、振动、不振动。

(2)桥面观察:高低差很明显、有高低差、有点高低差。

(3)采用经纬仪和直尺进行水平量测。根据前期的巡查,基本上可以对桥面的损伤进行大概的分区,使用经纬仪进行全桥的定点,再用直尺或水平拉尺进行纵向水平拉线,以直尺量出测点的深度,进行记录。特别要注意外车辙、内车道、伸缩缝以及异常部位,现场必须对最大沉陷深度做出描述、评价、打分。

2.桥面凹凸

(1)行车舒适性评价:很有感觉、没什么感觉。

(2)桥面观察(应注意纵向与横向的观察):桥面凹凸、车辙、搓板现象范围很广,凹凸很明显;桥面凹凸、局部鼓包,凹凸为中等程度;桥面有较小凹凸,局部发生。

(3)以验平仪或直尺进行量测。检测位置包括外侧车道和内侧车道的车辙、非车辙部位,对可疑部位设定测试线、测试点进行测定。沿着路面中心线全桥布置测试点,并且还要进行局部量测。测试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用3m验平仪进行测试;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搭接凹凸位置两端的高点后再直接测量最深点处的深度。

(4)高速量测仪。检测位置包括外侧车道和内侧车道的车辙、非车辙部位,对可疑部位设定测试线、测试点进行测定。在检测车上安装测定仪,以垂直轴支撑测定轮,利用上下滑动结构,记录桥面纵向的凹凸状况。

3.车辙

(1)行车中的感觉:车辆稳定性差,雨天溅水;车辆摆动,但能接受;车辆没有感到摆动。

(2)观察桥面:车辙深度大、范围广;车辙深度为中等,积水影响了公路线形、坡度以及行车的稳定性;车辙深度较小、影响小。

(3)采用拉水平尺或直尺的方法量测:在车道两侧设基点,在基点间张拉水平线,用直尺量取从水平线到桥面的高度。定期检查测量位置,沿路检测左车辙、右车辙、可疑点位;沿纵向检测时要注意伸缩缝、桥梁跨中部位。检测完毕后要绘出桥面断面图、平面图及车辙的分布和位置。

(4)车辙测定车:由安装在车上的摄影装置及投影器材所构成,行驶车速在50~60 km/h,以5 m以上的间距进行摄影。然后根据解析系统,对摄影图片进行计算机处理,得出结论。

4.裂缝和开裂

(1)观察桥面:观察桥面裂缝,做出评价。

(2)注意事项:裂缝呈横向线状和网格状,宽度达3 mm以上,应做详细调查;裂缝呈纵向线状或微细裂缝,应注意施工缝和路缘边界处,深度约通过面层厚度,有水时渗透开裂,则应及时处理;微细裂缝或外部撞伤伤痕,没有其他扩散痕迹,不做处理但应做描述和记录。

5.检查与记录

检查要有记录,并且形成报告。这些记录对桥面的修补、养护管理都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桥梁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查记录表格有巡回检查表、高低差检查表、凹凸检查表、车辙检查表、裂缝检查表、附表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绘制与调整。(www.daowen.com)

6.结构特殊部位检查

特殊部位主要涉及桥梁的一些主体结构部位,关系桥梁的安全及寿命,这些部位的变化容易产生裂缝和导致其他缺陷的产生,危及整座桥梁的安全,主要包括应力集中处、断面突变处、构件的薄弱处、拱桥的控制截面等。

(1)梁桥检查部位。

简支梁桥:跨中、1/4跨径处、支座处。

连续梁桥、悬臂梁桥:跨中部位、反弯点(约1/4跨处)、桥墩处梁的顶部、支座处。

刚构梁桥:跨中、桥墩处。

(2)拱桥检查部位。

拱桥:拱顶下缘、拱脚上缘和下缘;拱桥的变形缝、伸缩缝;空腹式拱的腹拱墩台、支座,实腹段与空腹段交接处;双曲拱的拱肋、拱波、拱板及交接处。

箱型拱桥:各个箱拱连接处。

(3)吊桥检查部位。

吊桥:地锚处、吊杆接头处、靠近墩台处、伸缩缝、吊索处。

斜拉桥:靠近墩台处、锚碗处。

(4)墩台检查部位。

单桩式桥墩:支座、支座底板。

悬臂墩:支座、悬臂。

(5)Y形桥墩检查部位。

Y形桥:支座底板、混凝土浇筑接缝、Y形交叉部位。

悬臂墩:支座底板、悬臂部位、混凝土浇筑接缝等部位。

悬臂刚构桥墩:支座底板、中点、混凝土浇筑接缝、水面处等部位。

刚构桥墩:支座底板、混凝土浇筑接缝等部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