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1 空间设计品质的吸引力
高品质的空间对任何人都具有吸引力,这包括宜人的空间尺度、结合人体尺度的设施;利于目标人群开展活动的场地等。前文研究提到儿童在描述公共空间时喜欢从空间具有的要素、空间里人群及活动、空间的氛围三方面展开,这和儿童的活动特点联系密切。儿童需要较具亲和力的空间,可以随时展开活动,并能满足其对事物探知和尝试的强烈愿望,还能在游戏中获得一定的自豪感。这样的空间被称为高品质空间,容易满足儿童心理安全认可。
当然,空间的要素设计要是安全的。儿童在公共空间活动时,空间中的某些因素可能会使人群在行走、坐卧、观赏、游戏等行为活动时受到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比如水池深度过深,又没有在边缘设置防护措施,儿童极易掉进水中产生溺水可能;地面采用的铺装材料表面过于光滑,儿童容易滑到;某些花坛、座椅等街道设施的边角过于尖锐,对儿童存在潜在伤害因素;游戏器械尺度不合理、尖角太多等也会造成儿童意外伤害。要做到空间行为安全,就要针对上述安全要素进行安全性设计,以儿童环境行为学及儿童工学为基础,根据儿童公共空间中的生活行为习性、事故发生规律与空间环境要素的关系,消除可能危及行为安全的事故隐患。儿童心理安全结构意象也显示出儿童对此安全层次的需求。此外,车辆尤其是机动车对儿童步行通过安全产生危害,也是该层次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除了设计适合儿童安全行走的城市道路外,还要注意城市道路与儿童活动公共空间的衔接环境设计,通过合理的场地出入口、信号标识、视线能见、空间分割等设计,减少车辆给儿童通行带来的恐惧,最大化降低车辆对儿童活动公共空间的影响。(www.daowen.com)
3.2.4.2 活动空间许可度
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等级模型,人类需求存在着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到最抽象的审美需要的层级关系,一旦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人们便会转而寻求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只有心理上产生了对空间的安全认可,才能够进入其中进行活动,对于儿童更是如此。所有儿童和家长都认为离家近的活动空间是安全的,因为这些空间大多在家长看护范围内,其安全性已经在家长心里得到了证实,因此选择让孩子在其中活动;而儿童也认为这些空间在家长保护地域内,而且对这些场所的位置、处于其中的人群和特征均十分熟悉,满足了其活动地心理安全需求。那些杂乱的、黑暗的、不具有熟悉标识的空间意象往往被儿童视作不安全,这是因为这些空间的“不友善、非可读性”给孩子制造了心理恐惧感。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是心理安全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儿童对公共空间的心理感受安全也是引导其在公共空间活动的首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