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建“公制常规模型”,切换到前立面视图,用“放样”先绘制围栏的一个竖杆,绘制完毕后为它添加相应高度的类型参数“上段”和“下段”(图13-19),并添加控制粗细的类型参数“半径”,如图13-20所示。
图13-19
图13-20
2)新建一个“基于线的常规模型”,在视图中可以发现,这个样板中已经预设了一条参照线、一个额外的参照平面和一个长度参数,参照线起始端为参照平面(中心/前后)与参照平面(左/右)的交点,末端锁定于边上的右侧的参照平面,如图13-21所示。显然,在这里创建的常规模型较之前的常规模型有些许不同,即当将该族导入到项目中或其他环境放置时,它会以一条线的形式敷设,单击两处绘图区域时才生成实例。
3)进入前立面视图执行“拉伸”和“矩形”命令。注意:这里要绘制在参照线上,即与参照线产生联系,记得锁定约束条件,如图13-22所示。之后为它添加参数,同样的,在末端即参照平面处也绘制同样的轮廓,赋予同样的参数,如图13-23所示。可以适当调整一下拉伸的深度,这里设置为65mm。
4)接下来,将之前绘制的构件导入,放置到那条参照线上,如图13-24所示。
如图13-25所示,构件与参照平面的距离为100,与支柱的距离为75,那么在接下来阵列的时候,最后的那个构件也应该位于末端参照平面前的相应位置。切换到参照标高平面视图,执行“阵列”命令,选择构件,先拟定阵列7个,勾选“成组并关联”,选择“最后一个”(即阵列是在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之间那段距离进行),如图13-26所示。阵列完成后,更改个数,阵列结果如图13-27所示。
5)添加整数参数。单击阵列数下方的标签(类似梳子形状),为它添加参数“n”,如图13-28所示。
图13-21
图13-22
图13-23
图13-24
图13-25
图13-26
图13-27
图13-28(www.daowen.com)
接下来,在前立面视图阵列后产生的最后一个构件进行处理——为它和末端参照平面进行尺寸标注,并锁定该标注,图13-29所示。
图13-29
6)参数的关联。在对携有自定义参数的嵌套构件进行参数关联时,须先进入编辑组状态。单击选中阵列组的单个实例,单击“编辑组”,再次选中该构件,打开“类型属性”对话框,如图13-30所示。关联类型参数须先选中嵌套构件,不过进入编辑组前选中的单个构件都是成组状态,无法直接查看属性。把相应参数关联好后,打开“族类型”对话框,这里显示的是刚关联的参数名称,如图13-31所示。
图13-30
为了在敷设围栏的时候达到任意长度而保持网片间距的效果,在“族类型”对话框中为阵列标签添加公式n=“长度/间距”,这里间距拟定75mm,如图13-32所示。
图13-31
图13-32
7)进行调试,看看是否在更改高度参数时其他构件跟着变化,效果如图13-33所示。
图13-33
8)继续在“族类型”对话框中添加公式高=“上段+下段”,如图13-34所示。
9)载入到项目中测试,选择“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如图13-35所示。
图13-34
图13-35
本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考围栏所需要的参数并赋予它,目的是为了尽量和现实中的情况相吻合,而选择“基于线”也是处于此目的。
2)在为阵列模型组添加参数时,可设置两种样式:一种是组成员间距不变,总距离随个数变化;一种是总距不变,间距个数变化。在为阵列模型组添加参数时,想要达到第二种阵列效果时,其起始构件和末尾构件要锁定于开始和末端的参照平面上,如此才能在任意长度下等距阵列。
3)阵列总是受第一个构件的各个参数影响,但不包括各个约束及其他限制条件。
4)绝大部分构件需要在两端和参照平面约束,这对于“基于线的常规模型”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