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本在青岛移民:人数不多,占比显著,自我管理

日本在青岛移民:人数不多,占比显著,自我管理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占时期,日本在青侨民均为经济性质的自发侨居行为,人数不多,日本政府并未考虑在青岛采取直接的领事保护措施。在青岛市区,日侨人数与中国人大致保持1:5的比例,日本在青岛移民之多可见一斑。此外,尚有青岛守备军民政部铁道病院及14家日本私人医院在青岛开业。五是设立日本移民社会组织,实行移民的自我管理。首批日本移民多为生活状况不佳的日本人,“服装及其他风纪上有损于同胞之国民面目”。

日本在青岛移民:人数不多,占比显著,自我管理

德占时期,日本在青侨民均为经济性质的自发侨居行为,人数不多,日本政府并未考虑在青岛采取直接的领事保护措施。此时胶澳租借地属于日本驻烟台领事馆管辖范围,该馆办事员每年一两次来青岛办理事务。鉴于在青侨民只有四五十人的美、英、俄等国都设置了领事馆,青岛日侨对日本政府的做法极为不满。虽然日侨在青岛的商业贸易实力不断增强,但在许多方面仍然遭到德国当局的“歧视”。如在青岛如果没有通过德国政府的医师考试不许开办诊所,禁止德国人进入日本人料理店,也不许日本人的餐馆卖给德国人啤酒等,日本侨民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日德战争之后,随着日本占领青岛,日本出现“青岛热”现象,在青日侨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超过了2万人,占当年在华日侨总数的1/3以上(不含我国东北、日占中国台湾地区)。在青岛市区,日侨人数与中国人大致保持1:5的比例,日本在青岛移民之多可见一斑。

青岛占领地日本人口与在华日本人口对比表[1]

1914年12月16日,日本陆军省下达《青岛施政方针》,要求青岛守备军要“督励移居青岛地区之帝国臣民以公法为准绳,以道义为重,得以圆满之得其利、立其业”。此项指示的要害在于“移居青岛地区之帝国臣民”字句,隐晦地表明了要鼓励向青岛地区移民的战略企图。为贯彻上述方略,在将残骸化的青岛交还中国后继续变相侵占青岛,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日本人移居青岛。作为日本政府全面主导、军事直接庇护下的殖民地移民,这些日本移民实际上成为日本推行其侵略国策的工具,是日本殖民政策的受益者。

一是对日本人进入青岛给予特殊政策。1915年1月18日,日本外务省派驻青岛的参事官船越给外务省提交的报告中记录了日本人在日军武力庇护下涌入青岛的情况:“从军政开始之日(1914年11月19日)至12月27日,军政署许可之下到青岛居住的本邦人已达2384名;同月28日青岛开放自由入市,本邦人来住者人数剧增,目前本邦人超过4800名,并呈现逐日增加之态。”[2]

二是建设日本人居住街区。青岛军政署军政委员长吉村健藏1915年3月在与来访的日本贵族院议员松浦厚交谈时提到:日本人来到青岛后面临着严重的住房问题,许多人只能临时住在地下室、储藏室等;即使能租到房子,也要交租房金10~15倍的保证金;在山东路租用店铺要交500~600乃至近千元的保证金,而在市外偏僻的地方租到一间8元的房子要交60~70元的保证金。[3]“渡来者中以来自满洲、朝鲜者为多,是当地的失败者;来自内地者,广岛以南九州人为多,妇女等多来自大阪。”这些人经济力量极其有限,难以在高房租的环境生活。在出台政策遏制租金上涨的同时,青岛守备军着手建设日本人居住区。青岛守备军制定了分3期开发城市的计划,首先将大鲍岛以北地区确定为“新市街”,很快建成了热河路、馆陶路、辽宁路一带的日本人聚集区,为日本侨民长居青岛提供了保障。

三是以工商业发展夯实日本在青移民的经济基础。据1915年1月调查,在青日侨主要从事旅馆业、餐饮业、日常用品买卖、房屋租赁等服务行业,也有从事贸易、土木建筑、渔业等职业者。[4]1915年1月18日,日本外务省派驻青岛的参事官船越给外务省提交报告[5],指出涌入青岛的日本人中“构筑永驻性的基础为目的开业者还是少数”,得出“而今后最紧要之处,毋庸置疑是使本邦及本邦人经济性发展得以存在,青岛及以青岛为中心预期的希望在于将来的进出口贸易的完备”等结论。坂田通商局长也认为:“在青岛促进日本经济方面的发展,才能得到希望。”其后,日本在土地、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扶助日资企业大举进军青岛。到1918年,日本在青岛经营的较大规模工业企业有16家,其中4家建于德占时期,其他12家均建于1917年之后。随此大批工商企业而来的工商业者不仅改变了日侨社会的人员构成,还吸引了诸多为日人服务的日侨,形成了由各阶层人员构成的社会架构,对在青日侨生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四是构建适宜日本人长久生活的社会环境。鉴于其他殖民地侨民儿童少年教育问题导致侨民回流的教训,日本占领青岛后不久,即建立了日本小学校及叶樱町、万年町、台东镇分校,设立青岛日本高等女学校和青岛日本中学校。“神社作为国家的宗祀,应成为国民精神的源泉中心。”[6]1915年1月,青岛守备军即有在青岛设立青岛神社之议。该神社于1917年在贮水山建成,成为在青日本人遥拜、祭祀的主要场所,起到了在青日侨精神依托之所的作用。1915年1月,日本人创办的《青岛新报》在青岛发行。该报最初只有日文版,后改为日文版6页、中文版4页,成为日本文化在青岛传播的重要渠道。1915年5月,作为青岛守备军医院的一部分,开设青岛病院,据1918年1月22日《青岛新报》刊载,此时入院患者中,日本人为156名,中国人为27名[7],即该院主要服务于日本侨民。此外,尚有青岛守备军民政部铁道病院及14家日本私人医院在青岛开业。

五是设立日本移民社会组织,实行移民的自我管理。首批日本移民多为生活状况不佳的日本人,“服装及其他风纪上有损于同胞之国民面目”。[8]为此,日本青岛军政署曾发布《日本人风仪取缔规则》加以管制,但效果不佳,遂采取以民治民的策略,在来青日本人中寻找所谓“有力者”组成民间管理组织,以“指导诱掖”市民的仪表,遂于1915年3月组成日本青岛市民会,协助日本当局管理其移民。该组织设于静冈町,办公场所附设俱乐部,“作为会员娱乐及修养机关”[9],以期增进在青日本人之间的情谊,慰藉所谓的“侨情”,协同日侨发展。

随着上述纵容和保护措施的实施,青岛日侨不仅人数急剧增长,而且在经济上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所从事的职业也遍及各行各业,甚至从事中国政府尚未开放的农业盐业,主导了青岛经济发展,使日本得以长期把持青岛城市经济命脉,延续日本在青岛的影响力。

日本人职业别表[青岛守备军辖区(含山东铁道沿线)]

① 青岛守备军副官部:《青岛守备军第一统计年报(1915年度)》,青岛新报社1916年版,第12页。
② 青岛守备军司令部:《青岛守备军第三统计年报(1917年度)》,青岛新报社1918年版,第30页。

分析日本在青侨民职业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管理任务的加重、路港交通的繁荣、商贸事业的发达及工业企业的逐步建立,与之相关的公务人员、交通业、商业、工业从业人员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酒店、餐饮、娱乐等从业人员也有增长。日侨中家属比例的提高则表明:1918年随着产业发展和教育医疗等设施的完善,青岛日侨更多地举家移民青岛,日人社会开始进入比较稳定发展的阶段。

1922年12月10日,日本将青岛行政权归还中国,对日本在青岛移民产生了很大影响。其直接结果就是在青日本人人数急剧下降,1924年在青日本人人数降至13000余人,比1922年锐减1万余人,其中既有随军家属和服务于日本军队人员离开青岛的影响,也有部分日本人担心失去靠山而离开青岛的因素。

另外,随着日本撤离青岛,一些直接服务于日本军队的企业和依仗日军庇护的企业破产倒闭,从业人员也不得不离开青岛。据1923年7月日本驻青总领事馆调查,1920年前后,日本公司曾激增至231家,但1922年末仅存168家,其中休业11家,事实上解散19家,即将解散还有13家,留存的125家中也半数营业状况不佳,主要原因除战后经济形势不佳外,“夸大宣传青岛守备军给日本人发展予以特别的便利及山东地方适宜事业经营,也是原因之一”。[10]由此可见日军庇护对在青日侨影响之巨大。

日本军队途经山东町

在山东町巡逻的日本宪兵(www.daowen.com)

赏樱日妇

市区随处可见的日本国旗

遍布日文招牌的中野町

青岛军政署强制使用日语的告示

【注释】

[1]本表系综合田原天南所著《胶州湾》和青岛守备军第一至第五统计年报及相关年度《海外各地在留本邦人职业别人口表》《支那在留本邦人及外国人人口统计表》《满洲国及中华民国在留本邦人及外国人人口统计表》编制。

[2]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B07090809500,《青岛占领后之施政及前后处分杂件》第1卷。

[3]松浦厚:《青岛游记》,民友社1915年版,第27页。

[4]田中次郎:《山东概观》,递信大臣官房经理课1915年版,第163页。

[5]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B07090809500,《青岛占领后之施政及前后处分杂件》第1卷。

[6]青岛民政署:《新刊青岛要览》,严松堂1918年版,第137、244页。

[7]高桥源太郎:《最近之青岛》,东京印刷株式会社1918年版,第112页,

[8]青岛守备军:《青岛军政史》第1卷,日本陆军省1927年版,第113页。

[9]青岛民政署:《新刊青岛要览》,严松堂1918年版,第137、244页。

[10]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B11090775000,《在支那本邦人的发展状况杂件/在支那本邦人企业及贸易调查之件》第9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