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统治时期,青岛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除服务于胶济铁路和港口的四方机厂、船厂外,值得提及的资源加工和出口企业仅有啤酒厂、屠宰场、蛋粉厂、缫丝厂等寥寥数家,倒是服务城市建设的砖瓦厂颇具规模。出现这种状况,与德国以商贸为中心经营青岛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德国工业资本无力投资东亚的现实情况有关,也与当时青岛的工业发展缺乏水资源有一定的关系。在1922年日本工业在青岛已经形成规模的情形下,《青岛概要》著者叶春墀依然认为:“青岛之为工业地与否,至今尚不能十分确定。盖以青岛所有水量仅足供日用之需。将来市政扩张已觉为数甚巨,而本地又乏常流川河。故水之缺乏,实为一大缺点。”[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人对青岛工业发展前景的疑虑。
日本侵占青岛后,大力鼓励日商在青岛开办工厂,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意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列强工业企业在东亚与日本展开激烈竞争,即使具有比较优势的日本棉纺业也面临着英、美在长江流域及印度所办棉纺企业的冲击。一战爆发后,英、美等西方列强倾力军事生产,无暇发展棉纺织业,为日本及中国等东亚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纺织厂提供了巨大商机。日本抓住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经济扩张停滞之机,充分利用其竞争优势,竭力向海外特别是向中国扩张工业,抢占海外市场,提前布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所必然产生的经济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对此,日本采取防范和抑制措施,以遏制中国民族经济发展。例如:日本这一时期开始在中国发展细纱生产,目的就是抑制中国民族企业生产技术含量高、市场消费潜力大的细支棉纱,实现产业升级。
从日本国内来看,此时日本工业企业扩张遇到资源匮乏、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困境,将盈利水平不高且资源消耗过大的粗加工产业转移到海外成为日本企业保持盈利水平和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从资源能源看,日本本土自然资源奇缺,矿物资源多仰赖海外供给,特别是煤炭、铁矿石等基本由中国进口,其优势产业纺织企业年需要棉花683万担,其本土仅生产不到3‰的1.6万担,绝大多数需要从海外进口。从劳动力成本看,此时日本京阪地方招募1名织工需要投40元费用,而中国工人薪资只有日本工人的一半。实际上,1921年青岛日本纱厂的中国童工的日工资只有0.16~0.18元,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0.35元,而日本国内女工餐费补助之外的平均工资高达1.10元。故此,日本在本土兴办工业成本相对较高。从投资方面看,一战期间日本企业获利颇丰,加之日本本币升值,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金,急需对外投资以扩大海外生产规模,抢占西方列强无暇顾及的中国市场,而日本侵占下的青岛恰好成为日本资本输出最理想的地区。
此时,日本官商对中国提高关税的前景非常敏感。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步丧失了关税主权,实行由列强操控的协定关税制度。1912年,北京政府根据1902年的《通商进口税则》以10年为一税率周期的条款,试图与列强谈判改订税则。1917年,北京政府公布《国定关税条例》,将进口商品分为必要品、资用品、无益品和奢侈品,并规定了差等税则。1918年在上海召开有15国参加的修订关税税则会议,北京政府以“参战”为条件向各国提出改正税率评价表,实行值百抽5,并要求在裁撤厘金的前提下将进口税率提高至值百抽12.5。会议议定改以民国元年至五年的平均物价为新税则的评价标准,力求使实际进口税率达到值百抽5。这些变化无疑将增加日本对华倾销工业产品的成本。对此,日本企图通过在华设厂以规避关税,与中国民族企业和欧美企业进行竞争。
在上述背景下,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和对外扩张,日本政府采取了3个基本方略:一是鼓励本土移民海外,以调节国内过剩人口;二是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三是将低端工业向海外转移,在国内主要发展高端工业。
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青岛成为日本政府实施对外经济扩张的重要地区。(www.daowen.com)
(1)日本侵占青岛后,通过中日《民四条约》攫取在青岛设置专管居留地和独霸山东的特权,使青岛成为日本殖民地,为日本工业企业长期盘踞青岛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日本企业从上海的工业投资中得到启示,依托外国租界维持治安秩序是在上海日资纺织企业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1917年后,日本虽然在青岛采取所谓的“民政”,但日本企业界普遍相信:青岛以“日本军部要地”为背景,日本军队不会放松对青岛的高压统治;即使在日本不得不交还青岛之后,日本政府依然会对青岛施以军事威慑,以军事高压保护在青殖民利益。1925年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期间,日本出兵施压,逼迫山东军阀镇压罢工,表明日本企业界的上述想法是有依据的。
(2)日本当局出于蚕食中国和控制山东经济命脉的考虑,利用侵占胶澳及胶济铁路沿线占领地的时机,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采取了一系列极其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日本企业来青岛投资设厂:一是日本当局通过把持胶海关及借助青岛地区自由贸易政策,对日商建厂及生产资料进口减免关税,降低日本在青发展工业的成本。二是采取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包括土地低租金政策、胶济铁路低运费政策、海运运费补贴政策、水电能源低价政策、日本移民教育和医疗保障政策等。三是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日本当局对工业区域的开发建设非常重视。除将台东镇以西区域作为工业聚集区吸引一批日资企业设厂外,1917年青岛实施民政后,秋山雅之介听取民政部财务事务官福富卯一郎的建议,将四方、沧口确定为“产业区域”[3],采取低价收购中国人土地再租给所谓“民间”的政策,以大幅度降低土地成本为条件,吸引了一批日本大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前来投资设厂。与此同时,日本当局还扩建和新建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为工业生产提供保障。
(3)日本企业普遍认为:青岛作为工业地的有利之处有:①控制山东的大消费区域;②煤炭低廉;③工厂地获取便利;④原料低廉;⑤劳动力低廉。[4]青岛地区有发展工业的区域优势毋庸置疑。在能源方面,煤炭产地坊子、淄川、博山等均在胶济铁路沿线地区且临近青岛,加上日本当局采取低运费政策,青岛日本企业普遍使用山东所产煤炭,纺织企业也大都用山东煤炭自行发电,能源问题不存在问题。在资源方面,山东内地农产丰富,是稳定可靠且潜力巨大的工业原料产地。例如:日本在青岛所办纱厂使用的棉花8成来自以济南、张店为中心的山东内地。日本企业主认为:通过采取品种改良和种植奖励政策,山东“具有世界性的棉产区之可能性”,即看到了山东作为工业原料产区所具有的巨大发展潜力。在市场方面,日本当局认为:青岛临近中国沿黄流域中原地区及华北内陆地区,面临巨大的工业产品市场。如同上海以长江流域为消费地一样,青岛应该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开发工业产品市场。在劳动力方面,山东省是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劳动力丰富区域,且劳动者淳朴勤奋,加上日商开办工厂均临近都市,对吸引劳动力是有利的。在交通条件方面,日本当局认为“青岛拥有海港有利于水运,沿着胶济铁路各企业可以敷设支线以便于陆地运输,此乃全中国最便利的交通条件”。在气象、地质条件方面,青岛“具有气象、风土等适应技术要求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对纺织业而言,温湿度是起最重要作用的条件,这方面上海等地远不及青岛”。在建设成本方面,青岛建设费低廉,石材、砖瓦等材料及运费都很便宜,土地状况良好,比南部中国的建筑费要低廉。
综合分析上述因素,日本官商各界均认定青岛是中国东北地区以外可与上海、天津比肩的在华经济扩张“三大重要地点”。
至于水资源缺乏问题,日本当局通过扩建李村河水源地、新建白沙河水源地等措施满足日企生产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商投资设厂的后顾之忧。
在日本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提升成为青岛城市功能最为显著的变化,青岛由军事和商贸城市基本实现了向工商城市的转型。这一时期,日商企业在青岛新开大批轻纺工厂,有的工厂规模很大。为容纳和鼓励日资企业到青岛开办工厂,日本当局规划建设了台东镇西侧工场地等成片发展的工业区,收购四方、沧口民地兴办棉纺织企业,使青岛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华北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