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住”的问题是人类生存的最根本的需求之一,“住”对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清水河流域人住所的变化最明显,最具典型性,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时代性,我们可以从它的发展中窥见黄土高原人类居住文化的演变过程。清水河流域人的住所,是一个特殊的住所环境,雕刻着浓烈而鲜明的时代印记,在人类住所文化中具有特殊的住所文化背景,内含特殊而丰富的住所文化信息。
西北是全国自然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而清水河流域是西北自然条件最落后、原始、艰苦的地方。清水河流域数千年的发展,记录了黄土高原人民艰苦的奋斗历程,记录了黄土高原人民改变生存状况的历史特点,也记录了黄土高原上的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建设和文明使用过程。1978年以来,清水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基础建设住房建设突飞猛进,规模浩大,成绩显而易见,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色。
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建窑洞居住的痕迹。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原州区中河左岸一带,偶见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新石器时代制造的石和玉类刮削器,绳纹彩陶以及白灰面居室,墓葬群,还留有大量的先秦时代的砖、瓦当以及后来不同时代的文化堆积层,这些都告诉我们,这里曾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可惜在平田整地过程中,把这里的历史遗存破坏得面目全非。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清水河流域的有人居所的遗迹,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海原菜园林子梁遗址上,土著人修建了窑洞式房屋。隆德页河子遗址,窑洞式房结构分门道、过洞、窑室三部分。彭阳“打石沟遗址以袋状窖穴、半地穴房址、窑洞和夯土墙体房址为主的居所遗迹就达30多处,而且大多依山修建,分布规则,夯土构筑的墙体非常牢固,房屋地面和内壁都用白灰涂抹光滑,其整体建筑格局和遗存分布能看出氏族社会中的人们聚居生活的景象。
穴居住所。穴居形式又可分为地下穴居和地上穴居。
地下穴居,以地坑窑和崖窑为代表,是人类居所中最原始最简易的。历代百姓在此生活,沿流域,选向阳之处,就地在河沿、沟边、山坡、崖畔等处,凿洞取土,垫土为场,这种窑就叫崖窑,占窑居的大多数;在平坦的黄土地上,挖凿方型深坑,而后在坑壁上开凿窑洞,这种窑洞就叫地坑窑。盘锅灶,修土炕,安装简易门,就成了家。现在在黄土为主的河沿、沟边、山坡、崖畔处还能看到被遗弃的塌陷窑洞遗存;地坑窑就很难见到了。这段居所历史持续时间最长,自有人类记载起一直持续到19世纪50年代。这几千年以穴居为主的历史,是清水河流域乃至更大区域内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历史。
地上穴居,以箍窑为代表的住所。我们把它叫作“夯土胡墼”时期。箍窑是流域内人发明了胡墼模子的工具,百姓才从地下住所进入地上住所。据说,这种工具明朝或更早就有了。胡墼模子的发明在西北尤其是清水河流域的建房史上最伟大且实际的发明,具有重大意义。这种夯土器具为长方形,长约一尺二寸,宽约八寸,厚约二寸。把拌湿的黄土装在模子里,用平底石杵用力夯击,筑成长方形土块,当地人叫胡墼,晒干后使用。胡墼结实耐用,方正平整,易于搬用、垒砌,流域内人用来砌墙、盖房、箍窑。这种窑洞是用胡墼砌成拱形而成。民国《固原县志》记载,海原大地震后统计,全县房屋倒塌26 912间,土窑倒塌26 698孔,窑洞占了住所的一半。19世纪70年代末,才基本淘汰结束了箍窑历史。
特殊窑洞——“长城窟”。在固原,“长城窟”既是泉眼,又是窑洞。固原长城是秦国大将蒙恬带兵修建的,所以就叫秦长城。在固原境内的秦长城累计长度为120公里左右,大多修筑在山峦,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一般外壁高度在4米以上,基宽4米,顶宽2米。
20世纪60年代当地人居住的窑洞
长城沿西吉马莲河河谷进入固原县出叠叠沟,蜿蜒向东。中河东岸陡峭,长城烽火台早已倾圮,但也蔚为壮观。至固原城北明庄,长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从明庄过公路,历山丘,走郭庄,龙口直饮十里铺清水河,东岸经沙窝,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迤逦而去。“外城”绵延北梁,经乔洼过清水河,过河后再折向东南至沙窝与内城合二为一。遥想当年,蒙恬挥鞭固原,饮马中河,何其威武雄壮。
固原城无天堑之优,易攻难守,北方之敌来犯,往往假秋膘之势,长驱直入。于是蒙恬将军带领将士,辛苦勘察,细致设计,在山门前,建起高墙,阻断敌人进入中原的步伐。固原长城就是这样一个涉九水、跨三山的浩大军事工程,骑山梁而蜿蜒,锁河谷而迤逦。在城北清水河谷,长城脚下,就有了长城窟。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注中说:“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这是长城窟的最早说法,泉窟即长城脚下的泉眼。固原长城横河而建,每条河流水流丰沛;在长城脚下,有一条河就叫饮马河,河边的村子叫饮河村,泉眼众多,当年这里或许就饲养着千百匹战马,驻扎着边防军。窟在当地也叫窑洞,例如须弥石窟。修建须弥山石窟的大批匠人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开凿窑洞作住宿的。长城窟也可以说成是流域内沿着长城居住的洞窟。
秦朝灭亡之后,长城这个军事设施逐渐遭到遗弃,成为无人看管的公共遗迹,有人便在城墙上凿洞居住,一度成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住所。长城是古人为流域内黄土高原留下的最早最大也最坚固的建筑物。20世纪60年代还有很多家住在长城上凿的窑窟里。百姓称之为长城窟或长城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段长城给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了栖身之所。纵观清水河流域人民的住所发展历史,穴居住所的历史是最漫长的,也是使用最多的一个历史过程,沿用了几千年。
其一,产出能力差。西北自然环境差,自然资源供给能力不足或特别不足。清水河流域除主峰地区除外,其他地区属于半沙漠半荒漠地区,没有天然乔木,更没有森林,植被以种类不同的低矮灌木和杂草为主,不产建房木材。自给能力差。土地贫瘠,干旱少雨,虽土地广阔,但土地大多贫瘠,有些土地无法耕种,或不适合种植。自愈能力差。土地沙化严重,盐碱化严重,生态脆弱,植被遭到破坏后,很难及时恢复。流通能力差。道路简陋,基础流通设施简陋、原始,运送物资以骆驼骡马毛驴驮运为主,大梁椽子檩条等建筑材料运送困难,没有最基本的运输条件。(www.daowen.com)
其二,治理能力差。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权几乎都无力直接帮助边陲人民,尤其是对西北地区,当政者只是在维护边境安全上有一定投入,例如修建长城、城墙、城堡、边墙、马场和碉堡等军事防御设施;对百姓的住所,无投入记录,无修建记录,无支持记录。中国历史古代书籍汗牛充栋,史料浩如烟海,几乎找不到王朝对像清水河流域这样的边防地区百姓住所一鳞半爪的关怀痕迹。
其三,百姓经济贫瘠,家产单薄,住所简陋。1920年海原大地震,“当时的甘肃,是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地区,人民生活异常贫困,住宅相当简陋,崖窑、土坯拱窑为主要住宅。房屋用料差,施工粗糙,抗震能力差,当时哲合林耶第七代教主马元章也住在崖窑里,地震遇难。”一次不该发生的自然灾害彻底验证了流域内人的生存能力和百姓的生存状况!海原县城内地震之后,只留存了一个摇摇欲坠的钟楼和一孔低矮的窑洞,其余全部倒塌,脆弱到没有任何的筋力和骨力。要说这里有什么文化,就是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的苦难的生存史,或是一家接连一家的辛酸的生活史。
土屋住所。土屋的建造。土屋(土木结构)和围院,在流域使用到19世纪90年代末,才基本淘汰了这种样式。
土木结构的房屋分为泥顶和瓦顶两种。土木结构的房屋明清时期就有记载,主要集中在固原等相对条件好的城镇,农村不多。民国时期有一些,但也是凤毛麟角,大面积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可以说是集体所有制时期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的劳动结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住条件,生活上有了一定的舒适感。
泥顶房屋是清水河流域中下游干旱地带农村住房的典型样板房。一般说,基础后墙和边墙是用夯土夯起来的,上部山墙是用胡墼垒砌。条件好些的家庭,或是劳动力多而强壮的家庭,通体使用胡墼砌墙,这样墙体更加垂直。椽子一般使用杨木或者柳木,松木房屋的很少。因为干旱少雨,屋顶几乎是水平的,一面坡,屋顶不用瓦,用草和泥抹平整,这样的房顶,还可以晾晒粮食等。房屋建造不是很讲究美观,只为实用,码头挑檐处用青砖装饰。窗户为小格子,极少数有雕刻,有一定观赏性,也为方便糊纸。土木结构的房屋,流域内大约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砖瓦的颜色以青蓝为主。砌砖用白石灰。
胡墼模子
瓦顶房屋,也叫瓦房。清水河流域上游六盘山区,气候阴湿,房顶使用瓦,防雨防潮,胡墼砌墙。砌砖也用白石灰。内墙或用白灰粉刷。一面水房屋居多,少数两面坡的房屋。这样的瓦顶的土木结构的小瓦房,普遍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
堡子式建筑。堡子是流域内旧时代最多的军事建筑,作为军事基地,驻扎军队,屯兵戍边。宋朝时期,修筑了20多座,明朝在流域内建造了至少9座大堡子,包括扩建砖砌固原城墙,堡子的围院一般宽1丈,高2丈,长10丈到15丈不等,是有记录投资最多的时代。这是除秦长城和固原砖包城之外,留在流域内最古老的大型建筑。也有大户人家,仿照此修建高大的民用堡子,在以窑洞和矮小土屋为主的地方,鹤立鸡群;普通百姓也仿照堡子的形式,夯筑土墙,并创造性地在箍窑上建造高房子;形成堡子院落的样式,成为流域内民用建筑的主流,这是流域内旧时代民用的最高建筑,也是最美的建筑样式。
20世纪90年代当地人居住的土木结构房屋
砖瓦住所,也叫砖瓦房。砖木结构,建筑样式是两面水和一面坡。砖瓦时代,制砖烧砖技术日益成熟,制砖规模日益扩大,刺激了建筑市场。砖瓦房,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兴起,成为这一时期房屋结构的主要形式。墙体从基础开始一砖砌到顶,砌墙用水泥砂浆。大结构,大跨度,门窗木制或塑钢,安装玻璃,内墙白灰粉刷。宽敞明亮,舒适。也有一定的美感。到了21世纪后,流域内砖瓦房向美丽舒适型发展,房瓦以红色为主,流行其他色彩,琉璃瓦开始流行,大面积使用地瓷砖,内外墙均流行各色瓷砖墙面。从六盘山麓,一直到黄河岸边,点点簇簇的大瓦房,散落在清水河畔,焕发着时代的色彩。
也有个别西式小洋楼房,别致精美,或是今后的农村住房发展的趋向。
楼房住所。这是县城及其以上规模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从发展规律看,有低层(多层)和高层两个阶段(但从目前形势看,富裕的乡镇也已经开始向多层楼房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