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照明艺术设计:体验与想象,方案构思与发展

照明艺术设计:体验与想象,方案构思与发展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验与想象”环节的课程训练要求学生把亲身经历中感受和积累的经验、信息整合成记忆储备,可供随时调用与回溯,并能在对其加工改造后形成新的专业信息。为了说明环节二“体验与想象”所对应的方案构思阶段的作业,我们仍然以上述“格列佛的梦中小城”为例,展现该建筑方案与照明方案同步进行的发展过程,包括前期通过文字、故事板、草图、模型等手段进行方案构思,后期通过电脑建模、灯光渲染等手段演绎方案推进的过程。

照明艺术设计:体验与想象,方案构思与发展

这个环节的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设计构思。“体验与想象”环节的课程训练要求学生把亲身经历中感受和积累的经验、信息整合成记忆储备,可供随时调用与回溯,并能在对其加工改造后形成新的专业信息。

环节二所对应的课程作业是构思设计和方案优选,将环节一的认知感受转化为照明设计初步方案。成果要求以1:20 比例的照明模型(草模)呈现所设计的空间照明关系,以概念草图表达设计构思,强调以模型引导的空间与形态照明设计的教学思路。环节二用时1周半(24 学时)。由于这一环节是脱离设计任务书之外的随堂训练,属于讨论方案构思的过程,有极强的机动性和随机性,下文选取一组同学的构思过程来说明。

我们设置了以下5 个小练习,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度和学习状态在课堂上随时展开。借此全面强化学生对各种类型光环境的关注与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的设计概念的成形。

练习1.自然光的体验与启示

该练习要求学生针对各种气候、地理、时间等元素对光进行广泛的体验。自然光与自然元素(介质)变幻莫测,人工光与照明设计有道可循。风带来动态的光,月亮带来沉静的光,火带来温暖的光,树和影交织成斑驳的光,水的反射、透射带来绚丽的光,雾气带来如透过宣纸般的柔和的光……从自然光中理解光的本质,是光设计概念的重要来源。在空间光的设计中,人工光结合各种介质能够模拟自然界中的感觉:扩散的光、聚焦的光、有形状的光、有软硬度的光、有冷暖的光、有色彩的光……千变万化。照明设计之道在于观察、体会、记忆光的各种属性及其对人情绪、感觉的影响,然后找出与之匹配的人工光的营造方法。

人工光的营造需要科学、理性的分析与实际设计经验的积累(图7-25)。例如,营造有软硬度的光:第一步,分析软光的特征,包括边缘柔和、没有阴影、低对比度、扩散性、不能强调介质质感和细节、难以控制等;第二步,我们要找出营造软光的适宜方法──间接照射的太阳光、阴云密布的天空、灯具前加丝绸形成的扩散光、磨砂灯箱、灯笼、反射的光、无直射阳光的窗口光等。同理,硬光的特征是光束集中、阴影明显、高对比度、可以强调介质表面质感和细节、容易控制等,硬光可以由直射阳光(光边缘有明显阴影)、菲涅尔透镜灯、PAR 灯(抛物线型镀铝反射器灯具)、锐利光束的椭圆形射灯等形成。

人工光的营造可以促发人对自然光光色的联想(图7-25)。光色通常用于营造光环境的情绪氛围,以建立时间和位置的关联。依照自然光向建筑照明转化,光谱颜色能够让人对自然景物产生想象,例如品红是日落时的光气氛,琥珀色是日出时的光气氛,蓝色是晴朗夜空的光气氛等。

搜集大量与光有关的图片、草图、材料、颜色和描述情感的术语,按照亮度、色温、照射方向等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并给出评价。例如,当一个房间需要存在不同的情绪时,可以用文字配合图示的方法标示出不同的主题场景,如明暗对比、色温、色彩之类,使设计可以有针对性地一一解决。

图7-25

左列:自然光 右列:人工光模拟

图7-26作业的设计概念来自对自然光流转的印象。设计者完成了四个不同时段的场景。该照明设计以时间为轴,灯光配合情境道具,结合人物活动和氛围设定,完成了四幕沉浸式生活剧场的设计,这里是舞台,也是现实生活。设计的巧妙之处是借助格列佛“小人国”的概念在限定的空间尺度内(18m×9m×8m)实现了合乎逻辑的表达。

设计中,表现清晨的廊道,采用冷白光;表现中午的集市,采用白光;表现黄昏的广场,采用低色温的橙色光;表现夜晚的城市,采用紫色光和聚光灯。

为了说明环节二“体验与想象”所对应的方案构思阶段的作业,我们仍然以上述“格列佛的梦中小城”为例,展现该建筑方案与照明方案同步进行的发展过程,包括前期通过文字、故事板、草图、模型等手段进行方案构思,后期通过电脑建模、灯光渲染等手段演绎方案推进的过程(图7-27)。

图7-26 格列佛的梦中小城(2017 建筑 阮文啸,刘思慧)

图7-27 建筑方案与照明方案的同步构思

此课程作业包括建筑设计和照明设计两部分

如何将对光的体验、感受等转化为设计概念,并顺利将其在设计中付诸实施呢?在这个节点处,我们要提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马里奥·纳尼(Mario Nanni),他是意大利灯具品牌Viabizzuno 的创始人,擅长以情感描绘创意理念,以一切源于自然为照明的核心指导原则,以为生活空间创造合适的灯光为工作目标,他的思想为照明设计师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示。马里奥·纳尼曾提出照明设计八条准则[4],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1)存在与消失,即呈现光,隐藏灯具。将光源隐藏在建筑的隐蔽处,光源通过反射、折射后散发的光线仿佛物体自身发光一般。

(2)只照亮需要光的地方,即在正确的位置,提供合适的光线。

(3)光的厚度。如果光能投射阴影,那么它便有体积;如果光有体积,那么它就有厚度。处理好光和影的关系,能够增强空间感和被照射物的立体感。

(4)光是建筑材料。离散的灯光、有趣迷人的灯光、动态的灯光……都是为环境定做的,光可以用来展现材质、颜色、深度、触感等。鉴别一个良好照明设计的标准就是将光全部融合进材质中的能力,同时,光线还必须整合到空间里。

(5)向阴影致敬。在亮与暗的边界处,建筑的形状显现出来,光制造出对比,因此人们在谈论光的时候不可能忽略阴影。阴影是有空腔的,而光是充满的,阴影可以烘托出空间的厚度。

(6)动态光,指通过改变光的明暗、颜色、方向、照射区域的大小、形状或质感等,制造场景的变换和不同的气氛。

(7)光产生色彩。光可以产生成千上万种颜色,光可以通过时间的推移变换颜色。物体与光源的距离、受光的角度、物体表面的光洁度等条件均会影响光的色彩变化。

(8)虚无的兴奋。灯光包裹空间,人们通过看到的光效果来产生情感,光成为影响气氛的魔法师。

图7-28 伦敦House of Fraser(弗雷泽百货)试衣间场景氛围的应用实例

采用飞利浦情境氛围镜灯,可以模拟出白天、夜晚、水池边等自然光场景

图7-29 街道九幕(2017年“艺术照明”选修课,刘美良,叶国剑,谭思慧,林琳,邓彩桥)

借助空间模型,以时间为轴,通过改变灯光色彩、明暗、照射方向和位置等措施制造多幕街道光景,包括对自然光的体验和由内心感受演绎出的光

练习2.影片的观摩与分析

摄影作品外,电影拍摄中的用光也是十分考究的。利用课堂观影会和课余自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故事片和纪录片中发现布光出色的场景,要求学生各自表达从同一部影片中获得的独特感受。

好莱坞影片的“三点布光法”

好莱坞影片经典的“三点布光法”是:主光源(key light)最亮,外加侧光(fill light)和背光(back light)。练习要求学生观摩影片《教父》(Godfather),学习著名摄影师戈登·威利斯(Gorden Willis)的用光手法(图7-30)。

“教父”系列电影被公认为是业界摄影艺术的标杆。掌镜人戈登·威利斯结合节制的构图、摄影机的运动以及大胆而富有革命性的照明方式,为这部影片的成功作出巨大贡献,并凭此对当代好莱坞影片的摄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照明设计的角度来看,戈登·威利斯使用顶光造成独特的人物光影效果,使用特殊的光色调、明暗高对比和阴影的拍摄用光手法制造出强烈的情景气氛。

(1)顶光照明 第一代教父出场时采用顶光照明,让他的眼睛深陷入黑暗之中,从而增添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情节的悬疑氛围。戈登用鸡笼灯(chicken coop)创造出从顶上洒下来的光,这是20世纪70年代富有革命性、也是充满争议的一种照明技巧(图7-31)。

(2)光的层次 戈登·威利斯采取前景暗、后景亮(或者前景亮、后景暗)的方法,突出空间进深和光的明暗层次,分配画面的影调结构。尽管戈登·威利斯喜欢比较暗黑的画面,但他常常会利用百叶窗和台灯分离画面中的元素,光从百叶窗外经柔光镜过滤后照射进来,在画面背景中制造出几片亮区……教父在光线里进进出出,使得画面不单调——这种处理方式成为戈登·威利斯的“招牌式”摄影照明。

(3)黄铜色调的光 “教父”系列电影的色调很暖,例如婚礼外景看起来像1942年生产的柯达彩色胶片的效果,戈登采用了现场照明和滤镜组合的方法,使用了钨丝灯具制造橘黄色调的光,一改以往外景使用偏蓝色调的灯制造白色日光效果的做法。

(4)人眼的视线高度 戈登认为镜头拍摄的所有东西都要符合人眼的视线高度,从视平线机位拍摄形成视觉的连贯性。

图7-30 好莱坞电影的三点布光法分析(2012 级研究生 赵梦周)

图7-31 影片《教父》中的顶光照明和自制鸡笼灯

图示分析了影片中主光源、侧光、背光的位置、方向和亮度比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现场光源布光法”

现场光源布光法是指利用取景框内可见的光源来进行布光的技巧,包括台灯、串灯、蜡烛、汽车车灯路灯和所有可以发光的东西。斯坦利·库布里克不是第一个使用现场光源布光的电影导演,但他普及了这种照明美学,他利用现场光源制造出独特的空间感。例如,在电影《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1998)中,他用分散在画面里的真实光源制造出真实的空间感和空间深度(图7-32)。在英伦古典文艺片《巴里·林登》(Barry Lyndon,1975)里,有大量的表现人物在烛光里(烛光赌场)、在背光中(背光人物)、在夕阳里的画面,以及在自然光下拍摄出的人物油画般的质感(图7-33)。

图7-32 电影《大开眼界》视频截图

(www.daowen.com)

图7-33 电影《巴里·林登》视频截图

图7-34 光与空间建筑照明设计作业三(2016 级建筑 冯新泉)

该照明设计学习电影《发条橙子》《闪灵》中光的平衡构图法,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气氛

图7-35 电影布光分析与电脑模拟空间与光综合练习(2017年“艺术照明”选修课,黄泽山)

左列:电影场景原图 中列:电脑模拟还原 右列:空间与灯光布置模型

练习3.绘画里的光

观察体会绘画名作中的光影关系,分析光源类型和照射方式,体会光在绘画中营造出的氛围,理解光在绘画艺术中所起的作用。

光在艺术中扮演着许多角色,不同的时期绘画的光影和色彩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确立了科学的素描造型体系,把明暗、透视、解剖等知识科学地运用到造型艺术之中,此时期绘画的光影特征呈现为明暗渐进式,而巴洛克时期绘画的光影特征则为明暗高对比式。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够加强画作中场景的深度,色彩仅为物体固有色的明暗变化,并都以褐色调子为主。具体分析如下:

(1)文艺复兴时期,大气透视法(也称为“空气远近法”或“轮廓模糊法”)。光影特征为明暗渐进。例如,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Mona Lisa,1503~1506,图7-36),画面远景迷蒙,用的就是大气透视法,即物体离人越远,其轮廓越模糊,色彩越趋于暗淡且泛蓝色。恰当的应用此方法可以充分显现人物与场景的立体感与空间深度。

(2)巴洛克时期,高反差对比法。这种用光方法强调明暗、虚实的对比,光线是存在于物体之外的独立构图。例如,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的著名画作《纸牌作弊老手》(Cardsharps,1595,图7-37)。

图7-36 《蒙娜丽莎》

图7-37 《纸牌作弊老手》

19世纪,横空出世的印象派画家革命性地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扩展了艺术家处理自然光线下颜色变化和丰富阴影的方法。他们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以及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印象派以产生的时间顺序可分为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三个流派:

(1)印象派:创立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 在技法上,印象派画家大多是用原色作画,熟悉色光和颜料互为补色的关系,强调强烈的光影,因而其画作色彩特别清新、明亮,没有浑浊之感。该画派认为:①物体之所以呈现不同的色彩,是由于它们吸收和反射不同的光所造成的,都受到光源色和周围环境色的影响,因此不可能有绝对纯的固有颜色存在。②补色关系。互补色是在色轮上处于相反位置的色彩,在光学里,补色的色光两两混合成为白光。③阴影并不是全黑的,阴影因反射周围的环境色彩也能够呈现出丰富的光和色彩。这些认识是在当时光学理论的启发下产生的,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当时杰出的画作有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草地上的午餐》(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1863,图7-38)、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1872,图7-39)等。

(2)新印象派:光原色秩序法 新印象派的技法基础是“分割主义”,又称“点彩主义”,即按照光学原理,用对比强烈的不同的纯色彩小点或小块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使人远离一定距离观看时能够自行达成混合的色彩效果,从而获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色彩调和更高的亮度。从光学原理看,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够提高反射率与明度,增加光亮感。例如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1884,图7-40),“修拉的点描法,为画布带出光泽感。分割颜色,让红色更红,绿色更绿。”[5]新印象派与印象派有一个相同的根本观点,即主张真实地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

(3)后印象派:光的内化 后印象派反对真实地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而强调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主观情绪。虽然后印象派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甚至每个后印象派画家都曾经有过印象主义的作品,但是,后印象派绝对不是对印象派的传承和发展,而是站在了印象派的对立面。虽然他们尊重印象派的光色成就,但主张抛开光色理论的桎梏,遵循内心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情感。例如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画作《星夜》(The Starry Night,1889,图7-41),它是梵高脑海中的夜晚星空,是高度抽象加工过的景象,并不是简单地将客观的夜空呈现在纸面上,人们从中看到的更多是画家对个人感受和情感的抒发。后印象派画作的代表人物还有保罗·塞尚(Paul Cezanne)、保罗·高更(Paul Gauguin)等。

图7-38 《草地上的午餐》

图7-39 《印象·日出》

图7-40 《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图7-41 《星夜》

图7-42 “蓝小丑的蓝色星球”:自闭症康复中心设计(2011 级建筑,梁少丰)

图7-42范例是根据梵高《星夜》做的照明设计。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自闭症儿童喜欢蓝色的空间,偏爱低色温的灯光,而自闭症康复中心就是通往那个“蓝色星球”的窗口——建筑墙面采用梵高的星空绘画做装饰,用黄黄的钠灯灯光配合墙上的漂流瓶,用地面发光球和光纤模拟星夜。

练习4.摄影艺术里的光

观察体会优秀摄影作品中的光影关系,分析布光方式,归纳光的明暗对比、方向、位置和效果,设想适用的照明对象和场所。

“伦勃朗式”照明(Rembrandt Lighting)

“伦勃朗式”照明俗称“三角光”“伦勃朗光”,是一种特殊照明用光技术,常见于肖像摄影。伦勃朗式照明的典型特征是:光从人物的一侧打过来,人物半边脸被照亮,另半边脸处在阴影里。此时,在阴影中的面颊上会呈现一个“倒三角”的亮面——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颧骨暗区包围所形成——缘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哈尔曼松(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所画的群像油画《夜巡》(The Night Watch,1642,图7-43)。画中,画家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之后的摄影师借鉴这位油画大师的“布光手法”,确定了光斑的形状,这个方法可用于人像雕塑的展览布光等。

“维梅尔式”照明(Vermeer Lighting)

约翰尼斯·维梅尔(Johannes Vermeer)是17世纪荷兰古典主义画家。对室内漫射光线(自然光)的生动描绘是其作品的主要特征,他沿袭了古典人物绘画中突出主光的光影比例——2/3亮部,1/3暗部,其代表作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1665,图7-44)

图7-43 《夜巡》

图7-44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图7-45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张人物肖像画(或照片)中的光源,设计一个重现画(或照片)中视觉效果的空间,以自己为模特进行拍摄,最大程度地还原原作品的构图与布光特点,并列出所用灯具、道具和材料等。

图7-45 光与空间小练习(2014 级建筑 司孟佳,2014 级景观 李健权,2015 级建筑 罗智)

练习5.文学作品里的光

文字可以激发视觉艺术创作的灵感。领会文学作品里对光的描绘,探索如何将对文字的想象转化为实际图像,如何通过对文字的诠释来引发情绪。

在这个练习中,要求学生各自选择散文或诗歌中的情境片段,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依托想象描述光在其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具体表现,写出散文或诗歌中最突出的词语或句子,注明它们所激发的光图像。

图7-46照明设计是根据《面纱》中的文字描述,配合女主人公凯蒂的情绪变化,运用灯光设计“抑郁的”“愉悦的”“不安的”“绝望的”“平静的”五种气氛的空间。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容貌娇美、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凯蒂,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费恩的求婚,离开了20世纪20年代伦敦浮华而空虚的社交圈,远赴神秘的东方——中国香港。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凯蒂开始悄悄地与人偷情。瓦尔特发现妻子的不忠后进行报复,要求凯蒂必须随他前往遥远的中国内地,去平息一场霍乱瘟疫。在异国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英国家乡的舒适生活中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痛苦挣扎。凯蒂在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眼前揭去,毅然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

图7-46 《面纱》主人公凯蒂经历的5 个情感空间(2016 建筑 陈成)

(a)建筑设计轴测图,漫射光线配合灰色调营造抑郁,红光和白光混合营造愉悦的气氛
(b)建筑模型,影子营造不安,昏暗营造绝望,明亮营造自由的气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