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教实验:校企结合关键

职教实验:校企结合关键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实验校老师,笔者认为:校企结合是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成功与否之关键。随着实验的进行,校企结合的众多途径和方式一定会不断涌现并最终得到验证,使我们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成果。

职教实验:校企结合关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肖文学

“双元制”教学模式是德国的一种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中国职教改革所借鉴,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焕发了职业教育的活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实验校老师,笔者认为:校企结合是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成功与否之关键

一、校企结合是中国职教改革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症结所在

“双元制”教学模式是在德国这块土壤中孕育发展起来的,是与德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相吻合的。其内涵是职业教育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场所进行,企业主要负责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学校主要负责专业理论和文化课的传授。更进一步地说,就是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育为辅。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够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这与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效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思过去,我们不难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职业教育带有本身的特点:其一,以学科为中心,按学科设置课程,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其二,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大部分教学时间被理论教学所占用,难以保证实践技能的形成;其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少,所学与所用衔接不上。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决定了毕业生就业后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转岗适应能力不强,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较差,难以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有鉴于此,在学习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时,为了适应企业需要,必须打破学科体系,精简课程门类,变革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职业基础培训、专业培训、职业岗位培训的新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加大实训教学比例,强化实践教学,而这些任务的完成无一不与所学专业涉及的企业有关,但是“产学合作,厂校挂钩,校企结合”又恰恰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最薄弱的环节,一直成为困扰我国职教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所以,我们说校企结合是中国职教改革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症结所在。

二、校企结合的方式及途径直接影响着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效果

“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生接受培训的实践教学占70%,接受职业学校理论教学占30%。所以,培养的学生既有宽泛的就业技术,又有专精的就业技能,转岗的基础较好,而如此良好的效果借助的就是“校企结合”。具体说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中的校企结合途径和方式、方法有:其一,职业学校教学和企业的培训相协调,对学徒进行职业培训;其二,受培训者在职业学校注册,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又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成为企业学徒;其三,企业选派符合要求的人员作培训师傅,在专门的培训车间对学徒进行技能培训,必要时,培训师傅也可利用培训车间旁边的小教室对学徒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教育;其四,企业和个人双向选择,培训企业有权选择受训者留在本企业工作,但受训者没有义务一定在接受培训的企业供职,这种选择完全是双向的。正是由于德国政府制定了多项职业教育法律,并有多条途径和恰当方式保证校企结合的实施。所以,“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效果是十分显著和突出的。

而今,“双元制”教学模式已为我国职教改革所借鉴,并且形成了“RIBBL”(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模式)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那么,针对我国与德国国情的差别,特别是企业参与职教改革意识不强的现状,如何实现校企结合,采取哪些途径和方式,不仅是广大实验教师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遇到的共同问题,也是影响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效果的关键,根据中国的现实状况,笔者在执教《商务经营学》学科时,参照有关资料,借鉴其他实验校的经验,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第一,注重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联性,特别是所教学科与企业的联系。整合课程结构。即在实验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征询企业界人士的意见,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设立综合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一切以企业需要为出发点。(www.daowen.com)

第二,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分析企业实例。例如:讲授企业的劳动合同时,首先把劳动合同的样本发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他们以后要用的劳动合同,然后再设置一些与本合同条款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讲授市场营销内容时,让学生在模拟办公室模拟一家实际商业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流程。在此,模拟办公室与实际工作室一样,是一个由不同的部门如销售、采购、管理、会计等组成的企业,每个部门都有确定的功能和工作内容,并与虚拟的外界(顾客、供应商财政局等)有许多联系,与实际企业不同的是,所有的活动都是虚拟的,有购货单而没有货,有收据而没有实际的钱,通过模拟企业的实例,学生能够得到一个较为具体的企业的有关知识和能力,更好地满足未来工作岗位提出的要求。

第三,建立完备的企业模拟实习室和生产实习基地,加大实训教学比例。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学校与企业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像德国那样有法律保障。所以,职业学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和培训并不十分顺利,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建立完备的企业模拟实习室,加大实训教学比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弥补因学生进入不了生产第一线而带来的缺陷。

第四,实行“产学结合,厂校挂钩”的方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实现校企结合。在此,职业学校应争取企业的支持,经常聘请企业(工厂、商店、宾馆、金融部门等)的领导和技师来校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例如:请保险公司业务员讲授保险实务知识;请人才市场管理者讲授企业招聘程序以及应聘知识;请商店、宾馆的楼层经理讲解公关礼仪实务等。必要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经常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通过定岗位、定师傅、定轮作、定学时、定考核的方式,唤起企业参与职教改革的新意识,这是校企结合的最佳途径。

以上是我们在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中进行校企结合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仅仅这些,就收到了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老师忙起来的显著成效。当然,校企结合的方式是多样的。随着实验的进行,校企结合的众多途径和方式一定会不断涌现并最终得到验证,使我们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成果。

三、校企结合的成效决定着“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我国职教领域的生命力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为此,在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之时,围绕校企结合问题,我们坚持创新原则并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效。现在,通过校企合作与交流,使企业一方彻底认识到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正是企业自身,看到了职业教育改革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又使企业深切感受到自己在职教改革中所承担的重大责任,提高了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同时,职业学校的受训者的良好表现,又使企业得到了投资职教改革的回报,为企业进一步参与职教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使“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我国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些成效的取得,从正面说明校企结合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所在,特别是当今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普遍不景气现象的出现,校企结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需我们进行艰难的探索,否则,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也就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