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徐涵
德国“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开展“双元制”实验,改革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研究“双元制”的精神实质及其存在、发展的历史背景与两国国情的异同。
“双元制”的经验实质主要有三点。
一、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体制
1.在经费、设备投入和师资配备上,企业发挥主体作用
(1)企业要支付大量的培训费用。主要用于培训师傅的工资、学徒的津贴、实训所需的设备、原材料以及学习资料等等,每培训一名机械类的学徒,3年中企业大约需要支付10万马克。
(2)企业要提供设备精良的培训场所。除在工作场所培训学徒外,许多大型企业都设立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专门培训车间,提供精良的设备及实训原材料,在这里向学徒传授在工作岗位上无法传授的知识与技能。
(3)企业要配备高水平的培训师傅。企业中,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专门的培训车间,都有专门的培训师傅,负责指导学徒的培训,他不仅向学徒传授专门技能,同时还向学徒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师傅资格的取得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的师傅考试,培训师傅不仅具有娴熟的职业技能,还必须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劳动法等方面的知识。
2.在业务参与方面,企业也起主体作用
“双元制”中企业培训的依据是培训规章,每个培训规章规定了培训职业的名称;培训年限;培训的规格(即应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总计划;考核及其他。
培训规章是在雇主联合会、雇工联合会、有关的联邦部及联邦职教所共同参与下制定的。培训规格,即应知应会标准均来自职工界,充分地体现了企业的需要。企业进行培训时,依据培训规章,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制定自己的培训计划(该计划必须达到培训规章规定的最低限度要求),并据此对学徒进行培训。
这种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模式的形成,有它特定的历史、社会及经济的原因。
(1)德国企业界有承担职业培训的悠久传统。20%的企业承担职前培训。
(2)德国企业有承担职业培训的责任,并有法律作保障。职业教育法、企业法、劳动法等,都相应规定了企业承担的有关职教的责任。
(3)参与培训的企业得到支持,受到奖励(补贴、优惠的贷款、国家补助等)。
这是德国“双元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体制形成的根基。这种依靠企业办职业教育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依靠企业办职业教育,一是可以使职业培训更好地体现企业需求;二是可以确保学生高水平技能的形成,毕业后,可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三是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模式
(一)适应企业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训目标
目前德国有375种经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每种职业都有具体的社会职业能力标准,该标准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基础,并能及时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不断完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生产组织与工艺过程的改变,生产对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德国重新修订了培训职业的培训规章,强调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行为能力,如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等能力。德国这种始终围绕企业需求制定培训目标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以培训目标为依据,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结构
1.课程门类少,突出职业技能
“双元制”培养设置3类课程,即文化课、专业课及实训课。以机械类为例,开设德语、宗教、体育3门文化课;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3门专业课及实训课,共7门课程。
2.打破学科体系,综合设课
“双元制”课程不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3门专业课中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与专业紧密相联的数学、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很好地解决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问题。
3.设置职业基础教育年与专业培训年
在职业基础教育年里,向学生传授某一行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专业培训年中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深化培训,以确保专业化的程度。
同时,实训课在“双元制”培训中占主要地位。理论课与实训课之比为1∶2。实训课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及培训手段与方法。(www.daowen.com)
(三)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教学内容
其特点如下。
1.教学内容宽泛而适度
所谓宽泛,是指专业口径宽,知识面和技能覆盖面宽。所谓适度,是指教学内容的深浅以够用为度,不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
2.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
数控、程控、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知识、新技术在培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四)以训练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随着德国经济界对技术工人素质能力要求的提高,各大企业在培训中也开始探索新的培训方法。如“引导性课文法”、“项目法”、“小组工作法”等等。新的培训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培训者不再主要是讲解者、示范者和控制者,而是起咨询、指导的作用。
三、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德国“双元制”在组织、管理上既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注重发挥企业、学校与行会的职能,并通过立法得以保证。其特征有三点。
(一)德国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培训市场,各州的劳动部门均设置职业咨询中心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劳动力市场及培训市场的状况,青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市场供需状况,决定所选择的培训职业。
(二)“双元制”培训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学习地点实施的
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训计划对学徒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职业学校的主要职责是依据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文化及专业理论知识。
(三)德国的行会在“双元制”的培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会对专业的培训发挥着指导、咨询及监督的功能。
综上可见,“双元制”不仅是一种成功的培训模式,而且已成为一种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经济与文化背景。因此只有从“双元制”形成和存在的背景上进行深层次探析,才能寻求到我们借鉴“双元制”成功经验的可行性规律,办出中国特色,不至于照搬照抄。
首先,德国有悠久的职业教育传统。自中世纪起企业便承担了职业培训的重任。德国经济界认为:职工素质是一个公司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直接参与职工的培训,这样才能确保职业培训符合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
根据1991年联邦职教所的调查结果,企业搞培训可以获得诸多收益。如94%的企业认为自己培训的技术工人更适应企业的需要;90%的企业认为自己搞培训可以得到在劳动力市场上得不到的专业人员;80%的企业认为自己培训的专业人员更了解企业、热爱企业,对企业的感情特别深;73%的企业认为自己培训可以避免雇佣不适合人员的错误;58%的企业认为自己培训可以节省新工人适应工作的费用;42%的企业认为自己培训可以节省助理人员的费用,因为这个工作学徒也可以做。
而我国目前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企业对搞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甚至认为直接参与职业培训会影响、阻碍生产。很难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到实现“现代化、生产社会化和工业化”的高度。
德国的企业家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都把企业的命运和兴衰同企业的产品质量紧密联系起来,这就必然重视职业培训,直接参与职业培训,以便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而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形成,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管理上还存在诸多弊端,企业领导短期行为严重,这必然导致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的情况:企业的设备是先进的,而学校的教学设备却是落后陈旧的。
其次,德国已形成了完善的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教运行机制。而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旧的体制还在起作用,新的机制尚未形成,这必然会给“双元制”实验,带来某些方面的阻力。
再次,德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程控、数控、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之间,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组织结构落后。因此,我们在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时,应充分考虑到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切不可照搬。
再其次,德国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每年国家和企业都为职业教育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富足,我国技工学校生均投入仅为“双元制”学徒的2.5%。因此,在培训方式上我们必须走产教结合之路。
最后,德国有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这是“双元制”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而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尚未完善。因此,“双元制”实验需要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应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为改革实验创造条件。
总之,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传统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借鉴“双元制”经验,必须抓住其实质,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