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金融职业中专 范传明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一直为世人所注目。为了迎接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26日在汉城召开了关于职业教育的第二次国际会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21世纪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赋予职业技术教育更深的内涵和责任。
应该承认,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客观存在的因素,同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相比仍有一段很大的差距,不但使经济腾飞的翅膀显得沉重,而且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受到了限制,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为了搞好我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我们一方面学习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结合国情、市情和校情,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路子。在探索中求发展,借鉴中求创新。
1996年我去德国考察了35天,对德国职业教育称之为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职业教育的深层次有了理性的思考。在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德国专家的指点下,我校从1997年秋季开始了第三产业“双元制”的实验。历经3年,实验告一段落,达到了目标。实验目的有三:①试图用取得的实验成果推动大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②在探索中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点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路子;③在课堂教学中摆脱普教模式的束缚和影响,以能力为本位设计教学、组织教学。
3年来,本着“借鉴与创新”“学习与改革”的原则,有如下收获。
1.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紧扣市场脉搏,体现市场动态、变化的特点
德国“双元制”的最大特点是学校和企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双元制”最大限度地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在德国的经济发展中,“双元制”作为一块柱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校而言,虽然不像德国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那样共融,但心目中有企业,有紧扣经济发展脉搏的理念,应该说是有共同之处的。因此,我校的改革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从感性到理性,从封闭到开放的理性办学过程,发展成为既符合大连市的经济发展需求,又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的学校,“把学校办成企业心中的学校”一直为学校的宗旨,为此,学校聘请大连市六大银行行长组成办学董事会;请教授和行业名家组成校教学顾问团;经常不断地与行业取得联系,吸纳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培养的人才规格随着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不断上移,争取与时代同步。
2.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www.daowen.com)
德国“双元制”模式培养的学生,应该说他们的从业能力、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很高的。经过培训,他们的学生上岗后,几乎个个顶用。而我校以往的教育,由于受知识本位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学的知识技能单一。我们借鉴“双元制”的合理内核,在教学上以提高全面职业能力为着眼点,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人才——“现代人”和“职业人”。在课堂教学上,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只是一个点拨者、组织者、主持人。这几年,我校初步探索的“岗位综合能力渐进课训模式”,就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学生不但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但给学生以生存能力,而且给学生以发展后劲,达到学校提出的“今天学得好,明天干得了”,让每位学生都“立得起,立得稳,立得牢”的办学目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职教生源下滑的情况下,我校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毕业安置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学校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3.在改革中求完善,求发展,科研为学校的腾飞插上理性的翅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职业教育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如何更好的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同样历经百年的德国“双元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在德国考察期间也切实感受到了这个问题。但值得庆幸的是德国政府和教育部门能以冷静的态度,审时度势,思考21世纪的德国职业教育,思考为德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职业教育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双元制”。1996年10月在柏林召开的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是一个明证。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何种理论和模式,都必须在改革中寻找出路和持续发展。改革和创新是永恒的话题。学校在实验德国“双元制”的同时,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四个层次(即国家、省、市和校级)八个科研专题,在研究中紧扣市场、紧扣质量第一的要素,着眼于内涵与外延发展并重的路子,贯穿“稳步提高师资水平,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线,所以不但增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学校被确定为“国家教委九五计划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实验基地”。大部分教师都参加了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组发给学校的“国家科研优秀成果证书”就有6份。科研为学校的腾飞插上了理性的翅膀。正因为如此,在职业教育面临困难、机遇、挑战的时候,学校不怨天、不怨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职业教育不是山重水复,而是柳暗花明,因为路就在脚下。
为搞好实验,学校选择了优秀的人才,组织了一支精干队伍,并逐步扩大了这支队伍;同时,学校投入了大量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办公自动化教室、速印一体机、传真机、视频展台、Internet互联网(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也投入了五万元)。这些现代化设备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物质保证。
经过3年的实验,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了实质性的突破。“金融财会”专业已成为大连市职业教育的骨干示范专业。目前,学校已着手汇编有关“双元制”实验的论文集。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对大连市的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指导和推动的作用。
但毕竟实验的周期较短,仅仅为一个周期,对“双元制”的理解也仅仅是开始,但就是这个开始,为学校注入了一种活力、一种思维、一种理念,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和体会。
我们面临着一个新世纪,一个更富于挑战的世纪,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和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