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教实验探索:商贸专业教改启示

职教实验探索:商贸专业教改启示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锦州市第一职业中专 张达东自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我们锦州市第一职业中专与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进行合作,开展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第三产业领域的教改实验。

职教实验探索:商贸专业教改启示

锦州市第一职业中专 张达东

自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我们锦州市第一职业中专与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进行合作,开展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第三产业领域的教改实验。3年来,在辽宁职教所领导的悉心帮助和德国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校领导和全体参加教改的师生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使我校的“双元制”实验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实验工作的主要内容

1.建立相应的实验组织机构,全面组织并实施具体实验工作

为适应教改实验的需要,根据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德国专家的建议,在我校张淑华校长的直接领导之下,建立了“双元制”教改实验小组。小组由张淑华校长任组长,小组的成员包括张达东老师、李春国老师、赵海波老师、杨文玲老师等,由张达东老师负责具体的实验组织和协调工作。参加实验的教师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有利于参加实验班主任教师互相交流经验,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商讨并予以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双元制”教改实验小组中,遵循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组内规章制度,并定期(每周二)召开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前一段时间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沟通各自在教学当中取得的经验,以利于下一阶段的实验工作。同时,组内各位教师之间还随时进行相关的教改实验工作方面的交流,做到了能够立刻解决问题,立刻就解决,使整个教改实验在有序、健康环境中得以进行。

由于教改实验中使用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我校现存资料不能满足实验的需要,教学设备也距实验的要求甚远。因此,为弥补教学资料的不足,我校不惜投入大量财力,多次购买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和新的教学设备,基本满足了实验教学对教材及参考资料的需要。

2.调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建立适应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体系

在德国专家伊德先生的直接指导下,经过参加实验的4所学校共同商讨,确定了在实验学校实验班采用共两年半的专业课教学计划大纲,其中前一年半为基础教育年。该大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基础,打破了传统的专业课学科体系,相对传统专业课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内容来说,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知识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同时,侧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分别开设了《普通经济学》、《商务经营学》、《企业会计学》3门专业课。除了开设三门专业课之外,还开设了语文数学政治、外语、体育等课程,以适应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课时上,加大了专业课的课时力度,相应缩减了文化课时数。具体安排见下表。

3.设立“双元制”教改实验班,并针对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该班的管理

为使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根据辽宁职教所与我校的合作协议,从教改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1997年9月,我校招收了“工商管理”专业教改实验班。由车瑞华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该班学生的人数为37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21人。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平均分为452分,从300多分的低成绩学生到700多分的高成绩学生都有,大多数是成绩中等的中间生,除人数比其他班级学生数偏少之外,这个班级的一切特征在我校都具有普遍性。

在实验进行当中,由于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在对该班的教学实验、日常管理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进行教学方法的使用中,采用比较多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分组讨论,并且还要搬动桌椅,这就很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班的正常教学;此外,由于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等原因,使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普遍比较活跃,从而也造成了该班学生行为的好动,这必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或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发生背离。

为此,在实验中,我们不仅注重对该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我们还加强了对这个班级的日常学生行为管理,使该班学生既在课堂上思维主动,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又在课堂下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

4.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变革专业课的教学内容

依据“双元制”教改实验班的专业教学大纲,我校实验班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与以往传统教学专业课的内容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教学计划大纲,依据宽基础性、广泛适度性、实用性及超前性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大变革,其知识面覆盖非常广泛,理论知识实用又深浅适度,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能够紧密相联,同时还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对改革我们传统的专业课教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5.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进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1997年8月,在教改实验进行之前,我校4名教师同其他实验学校教师一起,参加了由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负责举办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培训班和“模拟办公室”培训班,培训后,我校参加实验的教师深受启发,更新了教学观念,掌握了新教学方法,为实验顺利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实验中,我校的3名专业课教师在各自的学科中,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中,经常性地使用分组、讨论、演讲、辩论等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中,多次运用思维图示法、角色游戏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工作法、模拟办公室法等新的行为引导教学方法,广泛使用投影仪、电视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几位教师的专业课多次受到有关部门表彰。如1998年,担任《商务经营学》的李国春老师的“企业形象设计”一节课,采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被评为市级优质课。1999年担任《普通经济学》的张达东老师的“经济学原则”一课被评为省级优质课;2000年,张达东老师的“扩张的财政政策”的课被评为市级优质课。

6.在积极进行改革实验工作的同时,做职教改革的宣传工作

3年的实验工作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关键在于人的思想观念,在于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为此,我们在进行教改实验的具体工作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作好改革的宣传工作。先后多次在校内进行示范课、讲座等形式的推广工作,2000年5月,张达东老师受锦州市教学研究中心委托,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开展“双元制”教改实验经验系列讨论,宣传“双元制”教学理论,介绍新的教学方法,受到市教研中心领导及专业课教师的高度赞誉。(www.daowen.com)

二、实验的主要成果及经验

1.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3年的教学实验中,由于采用了新的教学大纲和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使实验班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来看,较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掌握的知识面更广博,知识更具有实用性和超前性;其次,从该班学生的活动能力上看,思维活跃,行为主动、积极,敢于发言、认识问题能力等方面与其他班的同学有明显的不同,这在其他课的教学中也有所体现;再次,从这个班的综合成绩上看,第一学期末该班的综合成绩为第四名,到了第二学期,综合成绩跃升为第一名(综合成绩包括学习成绩、参加校活动成绩、获红旗数等),学习成绩中,第二学期末百人榜中,全班37名学生就有23人在百人榜中,并且全年级的第一、第二名也是这个班的学生,并且这种优异的成绩一直保持到学习实习前,这不能不说,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收获;第三,由于前一半实施的是基础教育年,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经济基础知识,具有更广泛的岗位适应能力。从目前实验班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从事的行业已经涉及到商业企业、宾馆、旅游业、证券投资业、营销策划业等,验证了基础教育年设置的必要性。

2.改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我们认为,职教改革首先要改革的是人的思想,尤其是职业教育教师的思想。经过这次“双元制”教改实验活动,使我们的教师深刻认识到,从教学组织到教学方法,从教学计划到教学大纲,从期末考试到学生管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个时代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远远不能适应这个时代对于新时期职业技能人员的要求,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职业教育走出低谷,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

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职业学校应该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种教学观念正在逐步形成:即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却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双元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最直接的模式: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到教学计划的实施,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到教学方法的使用⋯⋯处处都体现了一切从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市场对人才需要的规格出发,切实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使学生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而且用心来思考,用手来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真正做到了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下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培养了一批复合型的教师

在教改实验中,参加实验任课的教师是最辛苦、最劳累的人,也是最有收获的人。经过3年的实验工作,参加实验的教师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学习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优化了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最主要的是,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无论是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还是在对具体职业规律性研究活动上,观念上都得到了一次升华,一次飞跃。为职业教育战线培养了一批复合型的专业教师。

4.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经过3年的实验工作,在实验班中,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其主要的表现如下。

——三门基础专业课中,包含了传统教学中十几门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培养了学生较宽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将来就业转岗的适应性较强;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采用分组、辩论、讨论、社会调查等教学组织形式,加强了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特别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变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主动掌握知识。这就使学生不仅掌握现有的知识,还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自我掌握能力。这一点在知识迅速更新、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

三、关于借鉴方式的几点思考

3年的实验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中德两国国情的不同,教育环境与教育投入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完全照搬照抄德国的“双元制”是绝对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的。我们只有采取“拿来主义”,有选择地、有步骤地借鉴,才能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认为:作为职业学校借鉴“双元制”的经验可从如下三个方面的层次上依次推进。

首先,是教学方法层面的借鉴。这是最低层次的借鉴,也是最好实施的借鉴,各个学校可以不用改变现有的教学体制,直接将教学方法借鉴过来。通过3年的实验证明,“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适应职业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来。尤其是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工作法、模拟办公室法等,使学生面临着不同的实际问题,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其次,是教学大纲层面的借鉴。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借鉴,需要职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部门等共同来实施。现存教学大纲的弊端是大纲依教材而定,以现成的理论知识为准,专业课设置科目繁多、内容重复、理论陈旧等是现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而“双元制”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围绕企业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设计教学大纲,并且专业课的教学只有几门综合课,如我们的实验中,专业课只有3门,这就减少了课程设置上的重复内容。完全贴近企业实际编制的大纲,使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不至于学到的是过时的、无效的知识,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第三,是企业参与教学实践的借鉴。理论和实践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缺一不可的一对双生姐妹。“双元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主动地为职业教育承担相应的经费、人员、场所,这是德国“双元制”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而这个层次的借鉴是最高层次的借鉴,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各方对职业教育都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国家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活动中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接收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在我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为从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来看,从企业家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上来看,目前的条件还不具备。

总之,3年的实验工作已经结束,但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工作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今后一定要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教改的实践中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