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辽宁省的职业教育改革,探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职教模式,根据中德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协议,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自1993年起,先后在机械类、电类、农业类及金融财经类共14所中等职业学校,10个专业(工种)开展了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进行职教改革的实验。迄今为止,改革实验已顺利地完成了一个周期。取得了预期效果。该项改革实验成果,获得了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1998年11月,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劳动厅还联合召开了由各市教育、劳动部门参加的会议,在全省有计划地推广该项实验成果。
一、改革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人才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工人,不仅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对以往的职教模式重新审视,进行改革。为此,我们开展了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进行职教改革的实验。旨在探索德国“双元制”经验在我国的可行性及其规律,为我国的职教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其深远意义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中等职教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该模式在专业设置上覆盖面较窄,在课程体系上以学科为中心,实践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所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面较窄,操作技能较单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带来了生产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不仅要求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同时又要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适应能力、强烈的责任感与质量意识。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教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各类职业学校虽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修订教学计划,增删教学内容,加大实训比例等,但这些仍是对原有模式的修修补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职教教学模式并未形成。
“双元制”在德国是一种成功的职教制度。在教学模式上,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有一套成功的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基本经验,进行实验,可以深化我国目前的各类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职教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2.为促进企业参与办学,探索企业参与职教的途径提供经验
国家早已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要大力发展行业、企业办职业技术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也一直十分重视与企业的合作,走校企合作之路,但从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现状看,这种合作只是在具体的办学形式和教学组织管理方面的较浅层次的合作,还没有相应的一套规范而严密的法律制度来保护。虽然《职业教育法》已明确提出:“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但我国的企业家因受其特定地位的限制,其中具有长远眼光,能将职业教育视为促进企业发展根本因素的还很少,整个企业界参与职教的意识还非常薄弱。那么如何促进企业参与职教呢?在这方面“双元制”可给我们启示,为探索我国企业参与职教的方式提供经验。
二、改革实验的主要内容
1.根据企业需要,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规格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职教模式所培养的技术工人已难以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转岗适应能力差;缺乏新知识、新技术,难以适应企业技术改造的需要;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较薄弱。针对这些问题,实验中我们首先组织人力对企业进行了大量调查,并根据企业生产需要、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重新确定了10个实验专业的培养规格,其主要特点是:加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注重新的生产知识与生产技能的传授,有利于技术工人对专业工作的适应;强化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及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确立的培养规格较为实际地反映了企业生产及其发展的需要,为改革实验提供了目标导向。
2.改革课程结构,突破单一的学科体系,确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培养规格的桥梁。要实现新确立的培养规格,就必须对课程结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采用的课程体系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学科为中心,按学科设置课程,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教学内容偏多偏难,各科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二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大部分教学时间被理论教学所占用,难以保证实践技能的形成。试点实验对此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具体体现如下。
(1)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精减课程门类,围绕培养规格综合设置课程。第一、第二产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原来的10多门综合为7门。其中文化课为3门,即政治、语文和体育,其他文化课内容融到相应的专业课中去。专业课为3门,专业不同所设专业课亦不相同,机械类、电类专业设置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农业类专业设置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企业管理、专业计算;第三产业类专业根据行业的要求,文化课除了政治、语文、体育外,还保留了数学及外语;专业课采取综合设课的方式设置了普通经济学、商务经营、企业会计学等;实训课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专业课既包括各门专业课内容,也包括直接、间接为专业课服务的综合设课的方式,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较好地解决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问题。
(2)确立职业基础培训、专业培训、职业岗位培训三段式课程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始终采用的是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其弊端是:割裂了文化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这一弊端,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又确保高度的专业化,试点实验设置了职业基础培训、专业培训、职业岗位培训三个阶段。
职业基础培训。为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结合我省的实际,试点实验设置职业基础培训阶段,根据不同专业,时间为30周至1年半不等,旨在向学生传授某一职业群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技能面。以车工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学习车工专业的技能,同时还必须学习钳、磨、刨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专业培训。为了确保专业化的程度,我们设置了专业培训阶段,时间为1年左右。采取以校内实习基地为主,企业实习为辅的方式进行实训,强化学生本专业的基本技能。
职业岗位培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对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根据专业我们把第三学年或第三学年的下半年作为职业岗位培训阶段,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现代化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培养学生的生产观念、质量意识、社会责任感。主要采取顶岗实习的办法,在企业进行训练。
(3)调整学时分配,加大实训比例,强化实践教学。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中级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此,我们调整了学时分配比例,机械类、电类专业、理论与实训之比由原来的1∶1调整为1∶2;农业类专业由原来的1∶1,调整为1∶1.3;金融财经类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理论与实训之比仍为1∶1。通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比例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专业的特点及当地可提供的实训条件。
3.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变革教学内容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按学科设课的,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偏多、偏难;各科之间缺乏协调;甚至造成教学内容重复;反映高新技术方面的知识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新制定的教学计划与大纲,依据基础性、广泛适度性、实用性及超前性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变革,其特点是:知识技能范围较广。理论知识深浅适度;注意了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学科自身的纵向关系;既考虑了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又注意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知识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教学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试点实验对此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体现在:
(1)实验校成立了改革实验教研组。为试点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改革实验采用的综合性课程体系,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改革实验教研组的建立,有利于教师之间随时沟通实验情况,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为了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协调一致,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机械类、电类专业在教学安排上采取了集中交替(2周对倒)的方式,进行教学;农业类专业,根据农时季节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改革实验对以讲授法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法、讨论法、行为引导法、角色扮演法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主要成为学生的咨询者与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三、改革实验的主要成果及基本经验
几年来,经过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实验学校及企业的积极参与,职教改革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及基本经验。
(1)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结合实践不仅是德国“双元制”经验的基本内容,也是其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学科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较深而操作技能却较单一,综合性的职业能力较为欠缺。而现代化企业需要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工人,其主要特征是:理论水平不要求很深,但涉及面要广;实际操作技能不仅娴熟,且技能面要宽;特别是强调综合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运用。为此,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实现由学科中心向能力中心的变革。
几年来的职教改革实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材料,验证了实验的理论设想。在改革实验中,依据企业的生产需要及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重新确定了10个实验专业的应知应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制定了10个实验专业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同时,组织编写了机械类3门专业课——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上、下册教材,共240万字,已由东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为其他实验专业也组织编写了相应的讲义及教学材料,这都为建立新的寻常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实验,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具体详见图1。
图1 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按照职业群划分,设置职业基础教育年,培养学生较宽的职业适应能力;
——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立综合课程体系;
——以基础性、广泛性、实用性、先进性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www.daowen.com)
——完善实训教学体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2)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推动了职教教学改革。我国的职教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培养目标是由教育及有关行政部门制定的,并未充分反映企业的需求,致使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实践教学始终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学生纯熟的职业技能难以形成。我们的改革实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突破了学科中心,采用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取舍不再以学科体系的完整为基准,而是以职业活动的需求为标准,打破了学科界线,重组教学内容。在改革实验初期,实验校的领导、教师们在教育观念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许多人认为没有必要花费精力了解分析企业的需求。对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亦不接受,甚至认为降低了理论水平,会削弱了学生的发展潜力,针对这些传统的职教观念,我们开展了现代职教思想的培训。职业教育并不是终极教育,它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突破学科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传统职教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即由学科中心转向了能力核心。随着职教观念的转变,也推动了职教教学改革,表现在:首先,各实验校的实验专业的后继班均采用了实验的模式进行教学;其次,实验校把在实验专业取得的经验,如:设置职业基础培训,增强适应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注重质量意识、环保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推广到其他专业,带动了实验学校教学的整体改革;第三,其他学校在了解我们的改革实验成果后,也纷纷借鉴基本经验,在本校开展了教学改革。第四,该项改革实验,得到了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1998年11月辽宁省教委及劳动厅联合召开了改革实验推广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改革实验成果推广到全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迄今为止先后又有14所中等职业学校与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建立了伙伴关系,并且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改革实验成果。我们深信,随着改革实验的深入,必将进一步推动职教改革的发展。
(3)拓宽了学生的职业基础,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为了检测改革实验成果,1996年6月辽宁省劳动厅技能鉴定中心、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为机械类专业改革实验班的首届毕业生组织并实施了技能鉴定考试,试题是按照国家规定的中级技术等级标准(主体工种)及初级技术等级标准(相关工种),参照德国技术工人结业考试试题的水准而确定的,有一定难度,180名首届毕业生均参加了主体工种与相关工种的考试。结果表明主体工种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23.3%;相关工种及格率为99.4%,优秀率达38.3%。
为了了解实验班毕业生是否适应企业的需要,1997年11月份我们又组织有关人力,走访了九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机械类专业首届毕业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设计、发放了2种问卷,即主观评价问卷(由学生填写)和客观评价问卷(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填写)。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36份,教师问卷16份,企业师傅问卷36份。被调查的36名学生中有72.2%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比非实验班的学生强;被调查的36位企业师傅,16位学校教师中有84%的人认为实验班的学生素质比非实验班高。主要体现在:适应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操作技能娴熟且技能面广,掌握相关工种的技能,36名学生中有41.6%的学生从事相关工种的工作如铣、磨等工种;接受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等。被调查的36名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对改革实验模式持肯定态度, 95.8%的学生对设置职业基础培训持肯定态度;83%的学生赞同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训比例;93%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质量意识等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表明,实验班的毕业生具有知识面广,技能全面,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许多学生已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深受企业的欢迎。
(4)改变了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培训了一批复合型师资。我国职教师资基本上是学科型的,对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还是知识技能结构、教学方式方法上都难以适应。为了确保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实验学校都做了很大努力,各实验校都选择了业务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作为实验班的老师,辽宁职教所为了使教师能够适应改革实验的需要,先后组织举办了24次教学法和高新技术的培训班,据统计14所试点学校共277人次接受了培训。此外,辽宁职教所与实验学校还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教研活动,加强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的沟通与协调。由于辽宁职教所与实验学校的共同努力,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实验,绝大多数实验教师已成为适应改革实验需要的复合型师资。主要表现在:①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转变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形成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掌握了“双元制”的精神实质,为改革实验扫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②知识技能结构得到了优化。主要表现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面得以拓宽;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得以丰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技巧得到了提高。
目前,承担实验任务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实际操作指导能力,教研教法能力均得到提高,而这批教师又以自身的优势和实力影响并带动着周围的教师,使实验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呈稳步提高的趋势。
(5)增强了企业参与职教的意识,探索了企业参与职教的形式。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进行职教改革的实验,逐步增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与交流,使企业一方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正是企业自身,看到了职教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学校与企业联合组成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共同合作调查研究,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使企业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职业教育中应承担的重大责任,提高了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
实验班毕业生的良好表现,使企业得到了投资职教的回报。由于这些毕业生是按照企业需要培养出来的,能很快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这又为企业进一步参与职教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改革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建议
近十年的改革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改革实验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中推进的,要推广改革实验取得的经验,也必须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中前进。
1.教育观念问题
经过十年的改革实验,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虽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思想,但并不稳固,时常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一是来自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即鄙薄职业教育,用旧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来评价职业教育,认识不到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来自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即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认识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较强的操作技能。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职教改革障碍很大,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验,推广改革经验,首先就要转变职教观念,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通过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以及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的方式加强对国家关于职教改革的方针、政策方面的宣传;介绍先进的职教模式,职教思想;广泛宣传改革实验所取得的成果及基本经验,增强人们的改革意识,逐步树立职业教育应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为改革实验的深化与发展扫清认识上的障碍。
2.有关政策问题
几年来遇到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下。
——统考统测。为了确保职教的教学质量,每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对职业高中,各级劳动部门对技工学校的普通文化课,主要专业课进行统考。改革实验采用的是新的教学计划与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均与现行的计划与大纲不同。对各实验专业的首批实验班各级教委及劳动局均给予了扶植政策,允许学校不参加统考,但是随着改革实验面的扩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应把改革实验纳入自己的工作目标,允许参加改革实验的所有学校不参加统考,同时,为了检测、监督改革实验教学质量,教育与劳动有关部门可根据新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对实验学校进行抽考。
——职业技能鉴定。目前的职业技能鉴定是以国家现行的各工种的应知应会为标准的,与改革实验方案出入较大,在深度上往往超越实验方案,而在知识范围上又远没有涵盖实验方案。辽宁省劳动厅对各实验专业的首批实验班给予了扶植政策,允许单独出题考试。随着改革实验面的扩大,如何解决职业技能鉴定的问题,我们建议,省劳动厅制定相应的政策,在今后两年内为各实验专业(工种)依据新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参照国家规定的各工种的应知应会标准,建立相应的题库,以确保实验专业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性,这样才能使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在省内推广。
——高职招生。改革实验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综合设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大大加强,而知识的系统性则显不足。有些学生家长担心实验班毕业生文化课功底浅,参加高职招生考试无法与非实验班学生平等竞争。为此,我们建议高职招生时应充分考虑改革实验班使用的教学计划与大纲这一实际情况,为报考高职实验班毕业生单独命题。
3.师资问题
实验中我们遇到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改革实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计划与大纲到教学方法等均做了大幅度改革,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使我国传统的学科型的师资难以适应,实验中,通过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举办各种培训班,以及实验教师的自我进修,虽已形成一批骨干实验教师,但是,要大面积推广改革实验的成功经验,还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改革现行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
首先,师资培训机构应把促进现有师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根据师资队伍的现状,针对能力本位的职教模式对师资的总体要求,开展有关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技能、方法论与教学法方面的培训,使现有师资逐渐适应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也应为其他学校提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咨询和指导,并承担一定的为其他学校培训实验教师的任务。
其次,师资培养机构应根据职教改革与发展对师资的总体要求,改革培养职教师资的课程结构及教学模式,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性;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教育实习;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等方面的训练,使职教师资的整体素质适应职教改革的需要。
4.经费问题
改革实验需要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与媒体及原材料,实验中各实验校及其主管部门均对实验给予了相应的投入,但仍感经费不足。改革实验需要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与媒体,相应的投入是必需的。如何解决投入大而经济实力相对薄弱这一矛盾,便成为改革实验的新模式能否被普遍接受的关键。
首先,政府应给予扶植政策,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改革实验,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对实验给予配套投入。
其次,在有限的投入中应尽可能加强对基本技能训练的投入,确保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需要,为在生产条件下,进行综合性技能训练奠定基础。
第三,探索产教结合的训练模式。开发产教结合的生产项目,通过项目培训来强化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及综合技能的养成。
第四,探索资源共享的模式,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效益。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统筹功能,对本地区的职业学校根据其骨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使其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建立职业学校联合体,实现本地区内职教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政府应统筹规划建立通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实训中心,作为职业学校培训的补充,某些在学校难以完成的基本训练安排在综合性实训中心进行,该中心为本地区所有职校服务,这样就可以使有限投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5.企业参与问题
德国的“双元制”中的“一元”指的是在学校进行的理论教学,另“一元”指的是在企业进行实训,而且以企业实训为主,学生在接受培训的三年过程中有2/3的时间在企业,显然这种模式是不适应目前我国国情的。在改革实验中根据我国特点,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即头两年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第三学年学生下到企业,采取顶岗实习的办法,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等。近十年的改革实验表明:我们的这种做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当然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企业参与职教还仅限于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配备实训师傅等,更深层次上参与职教的问题并未解决。表现在:一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编排过程中缺乏企业的参与,仍以学校的教师为主,其所编制的课程往往容易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二是企业实训的规范化问题并未解决。进行企业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生产中加以运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然而目前企业的实训状况却令人担忧。由于企业的经济状况不景气,许多企业拒绝接纳学生实习,而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也往往把它作为额外负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没有明确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实训内容完全取决于生产任务,许多相应的内容得不到训练;很难做到根据培训内容进行岗位轮换实习,企业实习实际上变成了单一岗位、单一工序的实习。
企业怎样把参与职教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呢?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企业参与职教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对职教认识水平的高低或学校与企业的感情深浅。国家职教法已明确企业承担职教的责任与义务,地方政府应依据职教法的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不同的参与职教的形式,使企业参与职教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其次,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制度,使职业培训规范化。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规定企业举办职业培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对培训师傅的素质要求,对企业培训场所及设施的规定;二是明确企业的培训职责,并严格实施。包括明确企业的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三是建立培训师傅的选择与培训制度;四是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模式。经济实力强大的大中型企业可建立专门的培训车间,单独举办职业培训;经济基础较薄弱的中小型企业可以联合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在提供培训经费、场地、设备及培训人员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资助。
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开展的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验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是中德双方的真诚合作,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实验学校的努力以及职教所同志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坚信,在各方大力支持与参与下,改革实验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必将在辽宁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