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教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工作报告: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

职教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工作报告: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双元制”是德国固有的传统职教教学模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德国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进行职教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逐步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职教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借鉴德国“双元制”基本经验,加快我们的改革进程,使我省职教改革先于或至少不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职教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工作报告: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

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张传义

为了深化我省的职教改革,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教教学模式,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经省教委和劳动厅批准,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自1993年起先后在机械类、电类、农业类及金融财经类共14所中等职业学校,9个专业(车工钳工焊工、动力电工、家电维修、园艺、金融、财经、商务经营)进行了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参加这一改革实验的学生共有1200名。迄今机械类、电类改革实验已顺利完成了一个周期,取得了预期效果,农业类、金融财经类改革实验正在进行中。

根据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建设辽宁职教所协议规定,德国常驻辽宁职教所专家组及多位来所进行短期咨询的德国专家,从一开始就参加了这一实验,积极主动地为改革实验提供了大量的咨询和具体的指导,对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改革实验的意义、目的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作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就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相适应。

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新中国成立初适应计划经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分工过细、职业变动机会极少,加之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所以专业设置覆盖面窄,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主,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面窄,操作技能单一,缺乏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缺乏市场意识。近年来,各类职业学校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修订教学计划、增删教学内容、加大实训比例等,这种某一科减少一些内容和学时,另一科增加一些内容和学时的做法,仍没有摆脱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基本课程结构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双元制”是德国固有的传统职教教学模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德国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既有符合德国民族传统的作法,更有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符合德国的实际情况。“双元制”的做法不可完全模仿照搬,但它为适应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却都带有普遍意义,是值得借鉴的。

我们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进行职教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逐步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职教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借鉴德国“双元制”基本经验,加快我们的改革进程,使我省职教改革先于或至少不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二、改革实验的主要内容

发展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人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这种人才,这是我们进行改革实验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我们改革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以培养目标的改革为龙头,带动教学计划、大纲、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改革。

(1)根据企业需要,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为了解企业生产岗位对工人素质的实际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自实验的准备阶段我们先后组织了实验学校和所内研究人员对省内外进行了大量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和研讨,确立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德国“双元制”经验的核心。包括岗位技术应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方法能力,以及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与合作精神等。陆续确定了10个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在德国专家的直接参与下,组织制定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了部分教材。

(2)改革课程结构,确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桥梁。要实现新确立的培养目标,就必须确立新的课程结构,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改革过去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理论知识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加大实习训练的内容、时间和强度,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打破学科体系,精减课程门类,围绕培养目标综合设置课程。

第一,第二产业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原来的10余门综合为7门。其中文化课为3门,即政治语文体育,其他文化课内容融到相应的专业课中去。专业课为3门,专业不同所设专业课亦不相同,机械类、电类专业设置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农业类设置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企业管理、专业计算;第三产业类专业根据行业的需要,文化课还保留了数学及外语;专业课采取综合设课的方式,设置了普通经济学、商务经营、企业会计学等,实训课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专业课既包括各门专业课内容,也包括直接、间接为专业课服务的内容。这种综合设课的方式,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较好地解决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问题。

——确立职业基础培训、专业培训、职业岗位培训新三段式课程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始终采用的是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结构,其弊端是:割裂了文化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实验设置了职业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职业岗位培训三个阶段。以培养学生多能一专。

职业基础培训阶段,根据不同专业,时间为30周至1年半不等,旨在向学生传授某一行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技能面。如车工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车工专业的技能,同时还必须学习钳、磨、刨等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应变能力。

专业培训阶段,时间为1年左右。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采取以校内实习基地为主,企业实习为辅的方式进行实训,强化学生本专业的基本技能。

职业岗位培训阶段,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现代化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培养学生的生产观念、质量意识、社会责任感。主要采取顶岗实习的办法,在企业进行训练。使学生具有岗位适应能力。

——调整学时分配,加大实训比例,强化实践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为训练较强的动手能力,我们调整了学时分配比例,机械类、电类专业、理论与实训之比由原来的1∶1调整为1∶2;农业类专业由原来的1∶1调整为1∶2;金融财经类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理论与实训之比仍为1∶1。通过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3)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变革教学内容。我们根据新制定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变革,其特点是:知识技能范围较广,理论知识深浅适度;注意了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学科自身的纵向关系;既考虑了企业目前生产实际的需要,又注意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知识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试点实验对此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实验校成立了改革实验教研组,统一管理组织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之间随时沟通实验情况,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灵活多样地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其协调一致。

机械类、电类专业在教学安排上采取了集中交替(2周对倒)的方式进行教学;农业类专业,根据农时季节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www.daowen.com)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改革实验对以讲授法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教学目标,采用项目法、讨论法、行为法、角色扮演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主要成为学生的咨询者与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三、改革实验的主要成果及基本经验

几年来,经过中德双方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改革实验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及基本经验。

1.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经过改革实验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2)按照职业群划分,设置职业基础教育年,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

(3)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立综合课程体系;

(4)以基础性、广泛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5)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6)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2.树立了全新的职教观念,推动了职教教学改革

在改革实验初期,针对某些传统的职教观念,我们开展了现代职教思想的培训。职业教育并不是终极教育,它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突破学科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传统职教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即由以学科为主转向了以能力为核心。随着职教观念的转变,也推动了职教教学改革。首先,各实验校实验专业的后继班均采用了实验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其次,带动了实验学校教学的整体改革;第三,一些非实验学校在了解我们的改革实验成果后,也纷纷借鉴某些经验,在本校开始了教学改革。

3.培养了一批多能一专的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人才

为了检测改革实验成果,1996年6月辽宁省劳动厅技能鉴定中心、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为机械类专业改革实验班的首届毕业生组织并实施了技能鉴定考试,试题是按照国家规定的中级技术等级标准(主体工种)及初级技术等级标准(相关工种),参照德国技术工人结业考试试题的水准而确定的,有一定难度。180名首届毕业生均参加了主体工种与相关工种的考试,结果表明主体工种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23.3%;相关工种及格率为99.4%,优秀率达38.3%。

为了解实验班毕业生是否适应企业的需要,1997年11月份我们又组织人力,走访了九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机械类专业首届毕业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设计、发放了2种问卷,即主观评价问卷(由学生填写)和客观评价问卷(由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填写)。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36份,教师问卷16份,企业师傅问卷36份。被调查的36名学生中有72.2%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比非实验班的学生强;被调查的36位企业师傅,16位学校教师中有84%的人认为实验班的学生素质比非实验班高。主要体现在:适应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操作技能娴熟且技能面广,掌握相关工种的技能,36名学生中有41.6%的学生从事相关工种的工作,如铣、磨等工种;接受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等。被调查的36名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对改革实验模式持肯定态度,95.8%的学生对设置职业基础培训持肯定态度;83%的学生赞同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训比例;93%的学生认为自学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质量意识等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表明,实验班的毕业生具有知识面广,技能全面,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许多学生已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深受企业的欢迎。

4.改变了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培训了一批复合型师资

我国职教师资基本上是学科型的,对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还是在知识技能结构、教学方式方法上都难以适应,为了确保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及实验学校都做了很大努力,各实验校都选择了业务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作为实验班的老师,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为了使教师能够适应改革实验的需要,先后组织举办了21次教学法和高新技术的培训班,239人次接受了培训。此外,辽宁职教所与实验学校还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与教研活动,加强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的沟通与协调。由于辽宁职教所与实验学校的共同努力,绝大多数实验教师已成为适应改革实验需要的复合型师资。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转变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掌握了“双元制”的精神实质,为改革实验扫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二是知识技能结构得到了优化。主要表现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面得以拓宽;实践操作技能得到加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得以丰实;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技巧得到了提高。

目前,承担实验任务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实际操作指导能力,教研教法能力均得到提高,而这批教师又以自身的优势和实力影响并带动着周围的教师,使实验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呈稳步提高的趋势。

5.增强了企业参与职教的意识,探索了企业参与职教的形式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与交流,使企业一方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正是企业自身,看到了职教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学校与企业联合组成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共同合作调查研究,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使企业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在职业教育中应承担的重大责任,提高了参与职教的自觉性。

实验班毕业生的良好表现,使企业得到了投资职教的回报。由于这些毕业生是按照企业需要培养出来的,能很快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这又为企业进一步参与职教奠定了良好基础。

[1] 本文是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张传义在“辽宁省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