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实验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首先,要通过调查(或阅读有关文献),并将前人的有关研究资料加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获得启发,从而确定要进行实验研究的课题;第二,要作出理论假说,也就是说要把实验自变量同与实验因变量的关系用文字或数学模型表达出来;第三,要对实验自变量进行界定,使其具有确定的意义;第四,按照对实验变量的界定,制定实验方案;第五,设计对实验过程中的无关变量的控制;第六,选择设计实验的模式;第七,选择实验对象;第八,按照对实验变量的全面安排实施实验;第九,对实验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从实验所获得的证据资料中推测假设,并对研究结果给予结论;第十,撰写出实验报告。
(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职教教学实验研究的起点。即人们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用已知的职业教育原理、教育规律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新关系,或者是社会变革及改革的实践活动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问题。在这一阶段,主要有如下研究任务。
1.问题的来源
职业教育教学实验研究的问题主要来自如下两个方面。
(1)职教教学改革实践。职教教学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变革,整个教育的变革,都在冲击着职教教学实践,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人才培养规格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与现存的职教教学发生了矛盾,旧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已不能满足新经济时代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必然对职教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来看,近年来引进的加拿大CBE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日本的单位制教学模式及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以及国内正在进行的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TET教学模式、中心辐射办学模式、中专技校合一模式等正是应改革之需而发展的,职业教育中的新的教学法如设疑自学解疑法、方案讨论法、现场实习法、模拟教学法、发现学习法、自我调控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小组工作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等都是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推出的,所以,不断发展的职教教学改革实践是问题的主要来源。
(2)职教教学研究的文献。在职教教学研究的文献中,有的理论可能已经落后于职教教学改革实践,需要进一步发展,有的理论可能与另外的有关理论发生了矛盾、冲突,需要重新检验和发展,这些也是职教教学实验问题产生的来源。一般来说,从这些文献中发现问题多为专业研究者所为,他们对大量的研究文献有时间和能力掌握和进行分析,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或凭借他人所编的书目和索引的指示,广泛地参阅有关专业书刊及他人的研究报告及论文,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于有关问题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哪些问题已经有人进行研究,哪些问题值得进行研究或作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可以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研究动态,看前人在同一问题的研究中已有的成就和尚未解决的问题,避免重复研究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而对于职教教学实际工作者来说,则多半是在职教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无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还是在研究文献中发现问题,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职教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也是职教理论所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职教理论建设中所遇到的向题,或迟或早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职业教育实践。事实上在职业教育中存在着大量值得研究的问题,如职业学校培养规格的问题、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的建设问题、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职业教育考试制度问题、职业中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这些都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问题的发现
发现问题是职业教育实验的起点,一项成功的研究首先表现在能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不能发现问题,一切研究都无从谈起,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一般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关注职业教育发展,了解职教改革动态。在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比较宏观,如“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问题”、“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问题;有的比较微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联系很紧密,如“学生实践技能形成与实训课关系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形式问题”,职业教育研究者必须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经常关注研究动态的发展,才能把握职教研究的时代脉搏,发现社会变革与教学改革实践的矛盾,找到具有重要价值的实验问题。一个人在自己头脑中的空白区是不可能发现任何有价值的新问题的,从事职教研究的人需要经常阅读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外教育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保持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维,才能使自己的头脑经常处于“激活”状态,及时捕捉到职业教育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偶然出现的、特殊的或者反常的现象,发现深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只要我们置身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并对身边发生的事认真思索,留心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就能发现各种关于学生、教材、教法、课程、考试、辅导、学校组织、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2)熟悉职教教学实验研究文献。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是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职教科学研究应当在前人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职业教育科学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上,实属不当。对于专业研究者,广泛查阅专业书刊及研究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从学习和研究中受到启发,这是最基本的专业要求和发现问题的条件。而对于职教教学实际工作者来说,则应向这方面努力。在职业教育理论上还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或是有人研究过,但还是存在争论的问题;或有人研究过,并已作出结论,可是自己还有不同的看法,这些都可以做为问题研究,熟悉职教教学实验研究的文献,既能够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又能掌握基本的理论,避免无意义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实验水平。只有熟悉职教教学实验研究的情况,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把握住根本性、全局性或关键性的问题,使职教教学实验的立足点具有先进性、超前性、创造性。
(3)善于运用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对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保持敏感和关心,并且善于把这方面的新成果运用于职教教学改革。许多职教教学实验的问题往往产生于相关学科的新成果。近年来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观点与方法研究职教现象,已成为职教研究中的热门课题。例如职业教育模式实验,其范围已涉及到学制改革、办学模式、教育标准、课程观念、课程结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它与系统论这一新科学成果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
(4)具有好思考,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研究人员具有好思索,不安于现状的性格,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勤于思索,对问题保持批判的态度,才能在自己的经验、观察、感受面前对早已熟悉的结论、常规、习惯、行为方式提出疑问,在原来没有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于一个合格的研究人员,要养成思索的习惯,重要的不是看别人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要善于抓住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一点对于兼职的职业教育研究人员来说也许更值得重视,兼职教育研究人员经常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或行政工作,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他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若不善于思索或不善于分析,繁重而琐碎的具体工作很可能压抑理论思维的兴趣,熄灭探索的热情,因此,兼职研究人员保持探索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要比专职教育研究人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更为可贵,因为实践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对于好思考和善于思考的人,才会真正有意义。
(5)有求新、求异的个性和善于独创的本领。问题是通过求新、求异的思考过程而产生出来的,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全面、深入、完善,求新、求异就是摆脱原有思维定势和已有知识的影响,变换思维角度看待问题,另辟蹊径,将研究较清楚的问题转向研究较少、较薄弱的方面,转向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联接处,寻找更高层次上的综合,将认识推向新水平;独创,就是要有独立的看法,独到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所谓“善于”就是要有自己特有的思考风格,卓有成效的思维方式,能在先进与落后、新与旧、不同观点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研究的问题。
3.问题的选择
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能成为研究者做为研究的实验课题,选择问题实际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条件对可供选择的问题进行评价、比较,最后做出抉择的过程,我们认为,在考虑选择问题的标准时,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具有研究价值。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是选择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是指研究的问题是否具有实践的或理论的意义。实践意义是指研究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即问题对实践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性质和大小,提出的解决问题角度的新颖性、有效性和普适性,如果问题的研究能对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能对理论研究产生一定影响或能提出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科学的、有效的方法,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具有实践的意义。理论意义是指研究的问题对职业教育可能作出的理论贡献的大小和对职教理论的某一方面突破和发展的程度。如果问题的研究在学术上能够填补空白,或者能修正、补充、丰富、完善职教理论体系,就具有理论价值。此外,问题的可研究性还表现在它符合人的认识和事物发展规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2)可研究性。可研究性一是指研究者本身有无能力,单位有无财力、物力从事并完成拟定的研究问题。研究者本身的能力包括所受的训练、专业特长、科研经验、兴趣爱好,所具有的时间、精力,其他人的配合等等;单位财力、物力是指单位所支付的可供研究者实验专用的经费,研究所需的设备,场所环境等,必要的条件不具备,问题就不具可研究性。二是指在问题的研究中,所研究的变量和条件必须有可供操作的定义,并且可被观测,才可进行实验,如果实验因素不能进行可操作性定义,也必须能够为实验者所理解、明白,能够在实验中体现、反映出来。总之,实验研究者要在考虑了问题的大小和范围足以达到研究的目的、有足够使用的变量、有得到实现的充分可能的前提下,选择那些经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问题进行研究。
(3)具有创新性。所选择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包括理论观点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和应用上的创新。它不包含于其他问题之中或类同于已经研究的某些问题,有创新性的问题,才会有创新的实验和结论,才会有研究价值。需要指出的是创新总是要有所继承,有所借鉴,它并不要求一切独创,更不是要求每一个参与职业教育科研的实际工作者都去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一个别人还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是创新,用与别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一个别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也是创新,将已经在某一领域得到应用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新领域中去也是创新。由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主持的中德两国合作项目“双元制”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所选择的问题是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规格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由此构建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标的实验设计,针对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培训方式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验的问题具有可操作性,实验所涉及的问题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条件下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抓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来研究,旨在探索“双元制”经验在我国的可行性及其规律,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因此具有理论的和实践的价值。“双元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是一种成功的培训模式,但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如何继承与借鉴仍是有待探索的,“双元制”实验研究是对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培训模式的重大改革,符合创新性的标准。
(二)提出假说
职教教学实验过程的第二步是提出假说。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一步是使问题转化为实验设计的中间环节。
1.假说的特点
假说是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或预拟的答案。在实验研究中,假说往往是把实验自变量与实验因变量的关系用文字或数学模型表达出来,一般来说,假说应该具有两个特点。
(1)具有推测的性质。是指假说能够预言新的现象或事物。如果已经知道某种教育条件和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那就无需再提出假说去验证了,只有对问题还没有确切的答案,尚未达到可靠的认识,才有必要以假说的形式去推测问题的正确结论,从而也就产生了实验的必要性。假说仅是一种设想,未被实验验证,它是由问题转化而来的,问题所表述的是事物之间有无关系,而假说所表述的是事物之间可能有什么样的联系,因此说是对发现问题的答案的一种初步猜想。
(2)具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虽然假说对于未知事物的推测性解释是否已把握住客观真理尚属疑问,但它是有根据的推测,是以事实材料为基础,以职业教育理论或实践为依据,加以逻辑演绎而作出的。实验者在发现问题后,根据什么提出答案的设想呢?根据之一是理论,从有关的理论中找到可能的答案,因为理论有解释、预测的功能,是一种普遍性规律的反映,所以,假说的提出,往往是从理论中推导出来的;根据之二是职教教学经验,凭过去的有效的经验,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设想,尤其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经验,本身就是理论的原型,具有普遍性;根据之三是日常观察,带着问题到职教实践中进行实地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提出关于问题答案的设想。
2.假说的意义
关于假说在实践中的作用,研究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不用假说可以避免研究者主观意识对研究的干扰,也有人认为,假说在研究中并不是十分重要的,在现代教育教学实验方法论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假说的作用,把它作为实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或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1]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形式”,是新的更先进的假说代替旧的落后的假说的过程,它对于职业教育实验也是完全适用的,假说对于职教教学实验的意义有如下几方面。
(1)明确地说明和规定了问题。首先,假说限定了问题的领域,提出假说才能提示问题的焦点,确认着眼点的事物,并排除无关的因素。只有对如此加以限定的对象才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其次,假说是对研究结果的推测,或者说是对问题中涉及的变量间的关系的设想,这些设想和推测有时建立在个人已经掌握的知识或形成的经验基础上,有时则产生于研究者的直觉、想像或类比,也有一些假说是由别人提出,却未经实验或研究证实,在有假说的实验中将杂乱事实与逻辑的推理联系在一起形成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可能关系,使研究者围绕假说收集资料,并把这些资料按验证假说的需要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实验目的更具体,范围更限定。
(2)为实验指明了方向。在有假说的研究中,研究围绕着假说进行,成为对假说的验证过程,避免了漫无目的的平均使用力量造成的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通过假说,可以排除那些根本没有成功可能的探索方向,优选成功可能性最大的探索方向,朝这个方向努力,就可以有较大的成功把握,节约研究时间和精力。当然验证的结果并不是总是假说被证实,也可能是被证伪的,但是不论结果如何,假说与实验结果相对照,便为研究确定了路线,推动了下一个研究的开始。
(3)假说是实验的起点和归宿。任何职业教育实验都不是从零开始的,都是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探索的。一个有价值的假说,都是在充分汲取和运用已有的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试图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假说就使实验研究有一个切合实际的起点,使之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假说又是实验研究的归宿。实验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说,得出假说能否转化为认识真理的结论。无论实验得到何种结果,对人们的认识来说都是一次飞跃,都可以使人们向真理靠近一步。
尽管假说对职教教学实验的作用很大,不可缺少,但在现实中我们的职教教学实验往往不是单一的实验法,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实验,像职业教育模式实验在很大程度上首先采用的是试验的方法,试验的首要目标是解决职业教育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一目标的迫切性决定了研究者一开始就很难预先提出一个严格、规范的科学理论假说,所以可以根据当时的认识水平提出一个大致的设想,然后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地丰富、改进、完善,这种实验在设计上可以是暂时的、开放的,允许不断修正,实验者可将实验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的原来未曾考虑到的各种新情况的因素不断纳入计划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反馈的情况不断调整行动,使研究更客观,更针对实际,更逼近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职业教育实验研究中,所提出的假说是否科学,是整个职业教育实验研究成功与失败的先决条件。职业教育实验研究的假说一般是在经验总结或初步研究所获得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并加以深化的,同时需要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的假说的原因和结果是十分明确的,因为产生结果的原因是实验研究中要操纵的自变量,而结果(实验因变量)则要联系到实验研究活动中要观察、记录和测量的指标。
3.假说的构建
构建假说主要有两种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运用演绎法,从一般的新的普遍性的理论,对所研究的职教教学活动的规律进行推论、预测,从而由问题构建出假说;运用归纳法,实验者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所研究教学活动间的本质联系,以建立起假说。构建假说,使用什么方法,由实验的性质和实验者的专长所决定。对于理论基础好的实验者,他们多从演绎法来建立假说,而对于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验者,他们多从归纳法建立假说。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充分,说明清晰明确。
构建假说的一般步骤如下。
(1)分析实践中或理论上遇到的矛盾或问题,把解决矛盾和问题作为构建假说的出发点。
(2)研究有关的事实和理论,在充分掌握实际情况和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对事物发生的原因的猜测。
(3)研究本学科、相关学科或邻近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通过联想、类比、移植或“杂交”,提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新理论或新方法。
(4)用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分析或解释已有的事实,看是否有不能解释或说明的地方。如果有,就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直到能全部说明和解释已知的有关现象或事物为止。
(5)用准确的语言把上述理论和方法表述出来,这种表述就是假说。
4.假说的评价标准与表述
假说建立后需要进行评价,使其合乎实验要求,一般认为,好的假说在内容与表述上应达到下面三条标准。
(1)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一个实验的假说至少预测两个变量之间的规律关系。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可以有一组假说,对于当今大量的综合性、整体性实验来说,则预测的是多种变量之间的规律关系,假说应全面反映问题中所涉及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2)假说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说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这种叙述应明确表示研究者设想在两个变量之间有、还是没有关系,只有明确、筒洁地表述出来,才能为实验者所理解、把握,才能转化为具体的实验操作。
(3)假说应是可检验的。实验的假说所涉及的变量必须是具体的,让人理解、明白的,所预测的规律关系可以设计实验形式检验出来,这不仅意味着假说的表述应该有倾向性(或肯定,或否定),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经得起操作,可以观察和实验,这样就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于假说的表述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明显不同于问题的表述。问题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述的,而假说则是以推论的方式表述的,假说不能采用提问的方式,只能用肯定或条件肯定,否定或条件否定的方式来表述。例如:“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参加实践的多少成正比,参加实践的机会越多,动手操作能力越强。”这是一个假说的表述,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参加实践的多少有关系吗?”这是一个问题表述。
(三)界定变量
1.界定变量的意义
在建立假说后,需要对实验变量进行界定,如果实验变量界定的不清楚、不明白,带来的结果是研究对象的不具体、不明确,实验操作就无从着手,例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变量所涉及的内涵是“联结与反联结的能力”、“类比和想像的能力”、“思想跃迁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运用以往经验和书本知识与摆脱这些东西束缚的能力”,如果对这四个方面没有明确界定,就可能造成实验操作由于对概念理解不全面而不能完全合乎实验变量所包含的要求;对变量界定不清,也可能导致实验操作偏离实验的设计要求,例如关于“个别化教学”这一变量,有的人可能理解为在集体教学中“因材施教,发展特长”,而有的人可能理解为个别指导学生,实行单个教学。如果实验者对这一变量不能明确界定,实验操作就有可能背离预期的要求,甚至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所以,明确界定实验的变量,对于实验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使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便于进展,取得结果;另一方面也便于人们按照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其合理性。
2.界定变量的标准
(1)独立性。所界定变量的内涵与外延必须具有独立性是指变量在界定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度量尺度,如定名的、定序的、定距的和定比的,无论选择哪一种尺度,在变量的每一个取值上都应是互不包容的,而且变量与变量之间不能发生重叠,例如:在“职校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研究中,“职校学生”应明确规定为“×年×月至×年×月,在×地区×学校的在校职业高中(或中专、技校)的全体学生”,这里定序的(年龄组)和定名的(性别和地域)两种尺度应是各自独立的,而“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这两个变量,在界定其中一个变量时,也不能在内涵上重叠另一个变量,把其中一个变量的主要内涵包括到另外一个变量中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2)没有遗漏。变量概念的定义未必确切地规定该概念的全部内涵和外延,但要求该变量的定义必须确切地规定在所研究内容中的全部逻辑内涵与外延,既不能扩大、泛化,也不能使其以偏概全,例如“发散思维”这一变量,在内涵与外延上主要有“变通性、独立性、流畅性”三大特点,这三点既各是独立的,又完全反映了发散思维这一变量的内涵与外延。
(3)可操作性。变量的界定必须要有可操作性。这是指变量具有可供操作的定义,例如“发散思维”这一变量在实验中可被定义为对同一物体的多种用途的设想能力(如设想铁丝的几种不同用途);在这里“发散思维”是无法测量的变量,因此不能用于操作,经过上述定义后就具有了可供操作的意义,变为可供测量的变量,在实验中就具有指导意义了。变量的可操作性不仅是研究所必须的,而且是测量所必须的。
(四)制定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是对整个实验的全过程的具体的、周密的设计安排,在实验问题确定和假说建立之后,必须经过实验设计才能进入实验的实施阶段。一个好的实验方案,必须使实验结果合理地解决待研究的课题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上是最经济的。
1.实验方案的结构
实验方案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内容如下。
(1)问题的提出及实验的意义。一个实验研究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有待解决或验证的教育问题,因此,研究者有必要说明该问题在理论上或实践上有什么依据,即依据的理论假说是什么及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目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职教改革有什么推动或影响。如果实验研究者所研究的课题国内外已有人研究过,就要对其研究作简要说明,实事求是地指出该项研究达到了什么水平,有什么问题尚待解决等等。
(2)实验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实验研究方案要对整个实验的基本思想,遵循的原则及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作出系统的阐述,以求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方向明确,有所遵循,使实验沿着科学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3)实验的可行性分析。实验研究者应该从外部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提供实验的可行性论证材料。外部条件是指是否有为实验研究提供保证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是由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理论)、方法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协同理论、耗散结构论等方法论)和基础工具(包括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方法等基础工具)组成的三维结构;内部条件是指实验研究者本人是否具有能力研究课题,以及研究的物质条件是否具备。
(4)实验变量的定义分析。在实验方案中,首先要对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确定变量的个数和水平,因为在实验研究中往往不能将所有的原因都作为考察对象,而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原因进行操作。第二要对所确定的变量进行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如果研究者对实验所涉及的变量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则必须有一定的理论阐述。如果研究者采用某一学派或代表人物对某些概念或名词的表述,则应重复这一表述并说明其由来。如果研究者对变量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则应采用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第三要对实验所涉及的所有变量在实验中的意义详尽表述,明确各个变量在实验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www.daowen.com)
第二部分为技术部分,内容如下。
(1)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对象包括实验所步及的学校、班级和教师等,在实验方案中要对选择实验对象的原则、方法、程序及如何合理安排被试等内容用书面形式反映出来。
(2)实验措施及实施要点。实验方案要对实验设计的模式,即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实验及实施的程序用文字形式加以阐述,并对自变量进行操纵设计,规定自变量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如对实验对象作用的次数、强度、方式及作用出现的程序和延缓的时间等;对因变量进行测量设计,如观测的项目、测量的方法、度量单位及必要的技术手段、测量的次数及插入点的安排等作出说明,对收集、处理观测资料的方法给予明示,如参照统计分析的要求设计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等。
(3)调控实验的手段。用何种方式控制实验,实验者应列出本实验所涉及的各种变量,并对如何控制实验自变量、干扰变量、实验对照组的方法进行说明,这不但有利于实验也有利于对实验的评价与检验。
(4)实验的条件。在实验方案中要对实验所要求的场地、设备工具、人力、财力,实验需要持续的时间、实验指导材料与信息等物质条件以及实验所涉及的人员培训内容、方式等进行明确,以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
第三部分为评价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要对实验的成果形式、实验所采用的评价标准、方法、技术手段有规定和说明。
2.实验方案的论证标准
实验方案制定出来后,要经过论证,才能纳入实验过程。实质上,对方案的论证,即是对实验本身的论证,因为整个实验在实施前都反映在方案中了。论证方案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把方案修改得更周密、科学,而且有助于使整个实验本身更有效、可行。
论证方案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实验方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科学性。实验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验证假说要求的各种条件,同时还必须遵循科学研究的逻辑规则。
(2)系统性。方案对实验的理论、技术、评价等部分,要计划、表述详尽和完整,富有逻辑性,反映了实验的实质与内容,设计周密,说明合理,让人清楚明白和信服。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方案自始至终起着指导作用,如果在系统上有问题,就会造成实施上的失误。这是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所证明了的。
(3)新颖性。方案中所阐述的实验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应是创新的,先进的,而不是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理论和思想的创新、先进,不仅反映着方案设计的质量水平,而且反映出实验的质量水平,更反映出实验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的把握水平。因此,实验的技术方法也应尽可能创新。如果大胆引进切实可行、有效的新技术和方法,这也是一种新颖性、先进性。所以实验方案应该在内容上、方法上求新。
(4)优效性。要对方案实施将会产生的效果进行预测评估,具有优效性的方案,是最佳方案。所谓优效是指在人力、物力、时间、经费上都是最经济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当然优效性也是相对比较而言的,就是从所提供的条件来看,使用这一方案可达到最佳效果了,或者说暂时还没有更好的方案代替它。
(5)可行性。方案对实验的变量界定,对实验条件的说明,对实验类型的选择、实施过程的计划等,都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拿到教学实践中去实施。可行性标准反映了方案的现实性。如果方案不具备可行性,实验目标定得再高、再大,理论、思想再新,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可行性是评价论证方案的一个不可少的标准。
3.实验方案论证的方法
通常采用专家论证法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论证。一般的做法是组成由职教一线的实际工作者和从事职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的论证工作小组。职教一线的实际工作者包括职业教育行政领导、校长、教师等,他们可以根据有关的实验经验及有关的职教教学实践经验,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论证。作为论证依据的经验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回顾、总结他人的经验。从事职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可以根据有关的理论和实验的技术方法对实验方案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判。在此基础上把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意见综合起来,就能对实验方案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证。
(五)控制干扰变量
控制干扰变量是实验设计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部分,是对实验结果具有十分重要影响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必须对实验过程中的无关变量加以控制,以消除或减弱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干扰,使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经常采用的具体方法有下列几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用阻隔的办法,不让干扰变量在实验过程中起作用。例如在“外语单词记忆与练习量”的实验中,为了消除实验材料选择不慎对记忆的影响,实验者可以对入选单词作出具体规定:几个单词的音节量相近,以避免组成单词音节多少对记忆的影响;几个单词在意义上无联系,没有相同的词根或词冠,以消除意义或单词结构上的联系对记忆的影响;几个单词对实验对象来说都是从未接触过的新单词,以排除原有记忆在实验中的影响。
(2)纳入法。对无法排除的干扰变量,可以采用使这些变量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的方法,即纳入实验之中来处理。这种方法是把无关变量作为一种实验自变量纳入实验之中,使之有系统的变化,观测、记录、分析其影响结果。例如要实验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为了防止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给教学效果带来的影响,可由同一教师担任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即把变量变为常量来处理。
(3)平衡法。有些既无法消除,也无法变为常量的变量,可使用平衡法来控制,这种方法是使用对照法进行实验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在安排实验时选择在总体水平上基本一致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并且处于基本相同的环境中,使干扰变量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保持基本相同的状态,使其对实验变量的影响基本一致,不再对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显现产生影响。
(4)随机法。这是根据数学概率原理,通过随机抽样和分派,如抽签或编号等,选择实验群体;或把无关因子中强弱不同的变量通过抽签或编号配置到不同的组内,通过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消除掉无关变量的影响的方法。这是在无法通过对变量直接控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某教育实验中,实验内容是测量实验对象学习A、B两种材料的总体结果,为使实验对象不致因学习A、B两种材料的顺序不同而引起结果的不同可把实验对象分成两组,第一组先学A,然后学B,第二组则相反,把两个组学习A的结果相加再平均作为实验对象学习A的总体结果,对B也是如此,这样就使实验对象学习A和学习B的总体结果所受顺序变量的影响相同,达到控制的目的。
(5)共变数分析法。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学校已经分好班级,学生间相处习惯了,便于教学,不能再打乱重新分班,而现存的班之间水平不相等,在这种条件下,采用随机抽样法是不可能了,就只好采用共变数分析法。使用这一控制法,要求在实验前对两个不相同的班进行必要的前测,实验之后,都进行末测,最后把两个班前后测成绩进行共变数统计分析,把由于两班不相同而产生的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排除掉,得出的结果便可归因于实验自变量了。
(6)统计处理法。有些无关变量在事先无法作出控制,或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情况,这些影响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处理数据时采用对因变量数值做出调整的现代统计技术进行控制,在这里有关统计处理的规定应在实验前就预先设定,以免造成人为的、主观判断的偏差。
(7)实验设计控制法。这是一种通过改进实验设计的模式来控制干扰变量的方法。例如采用等组对比实验设计模式,来控制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家庭中的干扰变量,因为这种设计模式把各种干扰变量“平衡”掉。再如采用等组后测实验设计模式,来控制测验内容对实验效果归因的干扰,因为这种模式不使用前测,所以,不存在对后测成绩影响问题。
以上各种方法在一个实验中未必都会用到,也未必只须用一个。对它们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实验中干扰变量本身的性质及为实验提供的客观条件。在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实验中不要忽视对时间变量的控制。如要研究两种教学方法,哪一种更有效,实验中应做到用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班在实际教学时间上(包括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时间的总和)基本相同。
(六)选择实验设计的模式
实验设计模式指实验的主体、变量影响组合的形式。确定何种实验模式由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类型而定。进行职教教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择适当的设计模式,它的质量从全局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优良的实验设计能够使实验变得易于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研究者们从教学实验的实践中已经总结归纳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经过理论探讨,已经规范化、系统化,为一般的实验研究书籍所介绍,因此,实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目的和类型,从中进行选择。如果实验者有能力设计出更新颖,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实验模式,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无论何种设计模式都是需要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检验的。实验者应重视实验设计模式的选择与创造。
(七)选择实验学校、班级,做好实验实施的准备
选择实验学校或班级,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项实验的成功,没有实验学校、班级的通力合作,是不可能的。从大量成功的实验来看,应选择具有如下标准的学校、班级。
1.在办学水平上有代表性
所谓“代表性”是指所选择的职业学校或班级在办学水平上能代表被研究的总体对象的一般水平,在办学形式、规模、效益等各个方面与所要研究的总体对象基本一致。有了代表性,得出的实验结论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才能使实验得以推广。
2.在改革、科研上有较强的实验意识
职业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学生都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愿意参加教学改革实验,并为此作出贡献,这是使实验得以进行,并坚持到底的重要条件。没有这一条,光靠行政命令是难以成功的。
3.学校的社会基础
学校与社会关系密切,容易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职业学校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联系十分紧密,需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等地进行现场教学、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如果没有社会各方面的通力支持与合作,这些都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进行职教教改实验,尤其是职教整体改革实验,必须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就容易获得理解和支持,实验就容易得以顺利进行,取得成功。
选择实验班级及参加实验的学生的方法,一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被试学生的多少,一般以30~500人为宜,太多了不宜操作,太少了又缺乏代表性。
在选择好实验学校班级后,就应着手必要的实施准备,例如实验教师的培训,实验所需的特殊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实验所需要的资金以及配合的人力等,这些都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在实验中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添什么,那样会影响实验的进程。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掌握实验的主动权。例如,辽宁职教所开展的“双元制”实验,在确定了实验学校、实验班级后,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辽宁职教所为实验校的校长和教师进行了实验前的培训,使校长和教师能够把握实验的整体思路;各个实验校都成立了“双元制”实验领导小组和“双元制”实验教研组,在人员和组织上保证了“双元制”实验的顺利实施。
(八)实施并观察实验
实验的实施就是按照实验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实验者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控整个实验活动,并有意识地收集资料。
1.系统操作,严格调控实验
按照实验要求,对实验中的自变量进行系统操作,这一过程要求要有系统性,一方面要求操作上是连续的、渐进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另一方面要求操作具有全面性,对自变量或自变量群进行全面的操作、实施。教育实验时要严格控制实验的情况,对干扰变量按预先设计的方法加以控制,对要进行测验的手段、主持实验的教师、参加实验的学生、教学时间的支配、教育实验的场地等,都需要加以控制,使实验自变量之外的因素不致于影响到实验结果。
2.调节实验进程
对实验进程进行随时随地灵活地调节,及时排扰解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任务对于专业研究者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是把实验方案委托给实验学校去实施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像实验教师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实验现场,对于一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不可能随时了解和掌握,为了实验的顺利和成功,研究者必须尽可能多地到实验现场,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及时调节实验进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个实验活动按照预先制订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 辽宁职教所开展的“双元制”实验,为了更好地控制实验、调节实验进程,研究人员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座谈,了解实验情况,并且还定期召开实验校教师协调会,就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及时解决,有效地调控了实验的进程。
3.记录实验情况,积累原始资料
观察和记录实验情况,积累尽量详细的原始资料,包括实验自变量的操作情况,干扰变量的控制情况,因变量的变化情况等。其中因变量的变化,包括教学结构的变化、学生发展的变化,平时的观察、记录资料非常重要,因为用这些资料做参照,评价实验效果,可以弥补只靠一次性终结测试的不足。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纸笔记录是较简便易行的方法,录音、录像是现代化的更详细、准确的记录方法。实验资料的收集要求全面,一般来讲,符合实验研究的理论假说和不符合理论假说的资料都要收集。因为实验结果有可能证实理论假说,也有可能否定理论假说。
(九)评价实验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实验者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对搜集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出科学解释。
1.搜集信息资料
根据实验的目的,实验者要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收集的实验资料要具有全面性,即收集与职业教育实验有关的、反映实验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包括文字、数据在内的所有材料,没有遗漏。这里既包括对验证假说有利的材料,也应当包括对假说不利的材料,不能凭主观好恶取舍。在收集信息资料时,要保证信息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客观性是指资料的来源、度量事物的标准、对材料的取舍必须客观;准确性是指收集的材料必须完整无误,对事物的度量、判定必须有确定的客观标准;一致性是指收集资料的项目、测验条件、测量标准、记录方式等必须前后保持一致。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搜集平时观察记录的资料,把这些资料集中起来,作为评价的参照。
2.设计处理资料
对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必要的统计处理,对资料进行必要的概括。可以利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公式等进行统计计算,进行实验效度分析和实验误差分析,例如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多元分析、共变数分析、因素分析等,做出各种说明和解释。这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统计处理工作变得更方便、更迅速、更精确,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
3.解释资料
任何一项职业教育实验,在实验资料的统计处理后,都会得出一个实验结论,这个结论或者是肯定了实验的理论假说,或者是否定了实验的理论假说,在接受一个实验结论之前,首先要对实验进行效度分析;其次是要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在效度分析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最后还要对实验结论产生的原因作理论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一项严肃而又困难的工作,反映出实验者的素质和水平。统计后的数据资料,通过合理的解释,才可获得具体的意义。解释必须真实、合理。真实就是实事求是,不夸大,也不隐瞒,忠于原始资料。合理就是要合乎逻辑,合乎有关的理论,经得起推敲。
(十)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反映一个实验研究的结果并将其公诸于世的书面形式。撰写实验报告是一个实验研究的最后一步工作,实验报告的作用不仅是实验研究者对整个实验研究过程的全面总结,更主要的是为了将实验研究结果让有关部门、人员了解,期望得到验证、评论和推广应用。
实验报告一般由“问题”、方法和过程、结果和讨论等几部分组成。“问题”部分主要把实验所针对的问题提出来,并对问题所涉及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概要的分析,它要简明扼要地阐述该实验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该研究方面的有关成果、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及该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实验的理论假说);方法和过程部分主要是向读者说明研究方法及过程,以便评价整个实验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据此决定是否承认和接受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研究中所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和有关名词的解释、实验设计的组织形式、实验对象的选择和组合、实验措施的实施和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研究所采用的设备和测量工具、实验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的方法等内容;结果和讨论部分,是一个实验报告的实质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实验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原始资料经过初步整理、分析后的结果,采用统计手段,推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结论作出理论解释,对结论中某些部分提出怀疑或对人们接受该结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实验报告的最后应增加附录,把实验过程中有关的理论分析的参考文献以目录的形式标注出来,一方面表达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说明实验的文献基础,供别人进一步研究。另外,还要将使用的测量工具、测量的原始结果等列在实验报告正文的后面,说明结果的出处,以供读者阅读时参考。
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研究者的立场、思想方法、理论修养、思维水平和对事实的概括、判断能力的文字材料,因此要求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可读性。格式上不一定要求完全一样,可以灵活掌握,但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客观地分析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全面、扼要地反映实验的情况,有典型的事实(包括突出的数据和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有一定的理论,避免写成常识读物、流水账、资料堆或工作总结。
上述十个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对独立的,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的前提、基础,后一环节是前一环节的逻辑发展,而各个环节都有其独立的工作任务、途径和方法,所以对职教教学实验的各个环节应该从联系的整体的观点去把握和操作。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