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车适合者需具备怎样的智能?

开车适合者需具备怎样的智能?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就是运动视力、立体视力、暗适应较差的朋友也最好不要开车。比如用选择反应时间来评判驾驶人的信息处理能力,规定10s(秒)内按键次数在20次以上为达标,16次以下为不合格。存在明显智力缺陷的人肯定不能开车。那么应具备怎样的智能才适合开车呢?目前我国普遍采用“修订韦氏成人智力表”进行智能检验。类比判断满分为30分,符号翻译满分为150分,把两项得分相乘开方即为智能分。

开车适合者需具备怎样的智能?

车是一只虎,我们要驯服它,让它顺从地造福于人类,对于驾驭它的人来讲,至少要具备生理、心理方面的起码条件和智力方面的一般能力。否则,这只出笼的虎就要四处伤人了。

首先从生理方面讲,对于驾驶人,最关键的是眼睛,车辆行驶过程中前前后后的信息都要靠它来收集,大脑要靠它收集回来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决定,并指挥肢体动作。如果眼睛不好,提供给你的信息就会有出入,紧接着就会出现一连串的差错,安全怎能得到保障。大家都知道有色盲症者不能开车,有这个病症的人其实自己很清楚,平时连红灯、绿灯都分辨不出来,怎么通过交叉路口?再就是运动视力、立体视力、暗适应较差的朋友也最好不要开车。运动视力简单地说就是在运动状态下看清障碍物的能力。试想驾车时,看不见前方道路的障碍,这车怎么开啊?立体视力简单地说就是在运动状态下看准前方障碍物是什么,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距离有多远的能力。与运动视力相比较,运动视力说的是能否看得见,而立体视力说的是能否看得准。如果运动视力和立体视力欠佳,尽管前方的车开得很慢,但你没有察觉,它已经停在你的车前了,你的车还在往前开,这样就会发生追尾。接下来说说眼睛的暗适应。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乘车或步行进入一个没有灯光的隧道,眼前一下就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等待一会儿就会慢慢地恢复视力。这种现象就叫眼睛的暗适应。对驾驶人而言,暗适应时间不能过长,因为驾驶人进入暗环境是驾着车的,两眼发盲的时间太长了,就无法行路了。所以要求驾驶人的暗适应时间不能超过5.75s(秒)。

下面再说说驾驶人应具备哪些最起码的心理条件。近几年,国内外对驾驶人适应性进行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有些因素通过刻苦训练以及本人的努力是可以得到提高的,比如,注意能力、操作的熟练度、动作的敏捷度等。而有些因素即使通过训练也很难得到改观,这些因素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选择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情绪稳定性等。这些方面的研究,美国和日本开展较早,并对它们的优劣进行量化,对驾驶人提出一个安全的范围区间,并通过个体测度,对本人能力提供数据。比如用选择反应时间来评判驾驶人的信息处理能力,规定10s(秒)内按键次数在20次以上为达标,16次以下为不合格。再如用判断时间来测度驾驶人的判断能力,规定判断时间在0.40~0.49s(秒)之间为最优,低于或高于这个数值属不理想。又如情绪稳定性测度,提出一个稳定度K≈1的参照数,K值越小就越不稳定(以上数值可以用FSY—1型反应时综合测试仪测得)。当代科学为保证驾驶安全提供了便利条件,要想驾驶车辆,为什么不先去做做这方面的测试呢?

再说说智能对驾车的影响。存在明显智力缺陷的人肯定不能开车。试想平时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可能驾驶好车,保证他人安全呢?再就是一些智力低下的人,如果平时连最简单的规则推理和规则应用能力都不具备,驾车时又怎能去进行类比、分析、判断,从而做出各种决定呢?那么应具备怎样的智能才适合开车呢?目前我国普遍采用“修订韦氏成人智力表”进行智能检验。有专家建议,驾驶人只做“符号翻译测试表”(表1)、“类比测试表”(表2)两份问卷即可。每张表限在4min(分钟)内完成。类比判断满分为30分,符号翻译满分为150分,把两项得分相乘开方即为智能分。0~20为劣、20~30为稍劣、30~40为一般、40~50为稍优、50以上为优。得分在30分以下者,如想开车可要慎重!

表1 符号翻译测试表(www.daowen.com)

978-7-111-38584-4-Chapter01-1.jpg

表2 类比测试表 编号: 姓名: 单位: 年 月 日

978-7-111-38584-4-Chapter01-2.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