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诚信问题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诚信问题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临当前社会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必然性。诚信价值观产生的原因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于诚信对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诚信就是中国现代社会人们合理行为能够产生的精神内质。正因如此,诚信是中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通过诚信来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诚信的缺位损害了中国经济的声誉,影响了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诚信问题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诚信价值观的提出

诚信是生活中人们很熟悉的德性之一,从孩提时代起,人们就开始熟悉诚信这个词。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

对此,习近平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明确的说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提出了核心价值观与解决时代问题相适应的原则,即核心价值观时代性的使命。那些对于国家社会发展极具关键性的且迫切需要的、但恰恰又是现实十分缺乏的价值观念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当前社会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必然性。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将诚信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基于两个依据:一是诚信已经成为当今国家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精神力量之一;二是诚信的道德含量在降低,生活中诚信道德被边缘化,成为稀缺的道德资源。这两点集中体现为诚信的需要与缺乏。其实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诚信的缺乏构成现代精神文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正因为诚信缺乏才使得诚信建设显得分外迫切;但更重要的在于,提升国家的诚信价值观正是这个时代发展提出来的现实课题。

(2)诚信价值观产生的原因

诚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于诚信对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诚信就是中国现代社会人们合理行为能够产生的精神内质。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可以看作现代经济运行的道德基石。市场经济普遍的交换行为,其本质就是一种合同(契约)行为,合同行为不仅体现合同主体交换的自愿性,而且在于合同双方的守约性,在中国民法中是有法律效力的行为,通常用“要约”和“承诺”表示合同形成的依据和对双方的约束力。诚信的缺位或者被破坏,则意味着合同的破坏、交换的断裂。正因如此,诚信是中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通过诚信来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当然,核心价值观意义上的诚信更注重人们内心道德的追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不仅体现在法律他律的规则上,更需要人们从自觉维护的境界上去践履诚信。

①经济领域出现诚信缺位的问题(www.daowen.com)

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在激活经济提供社会致富的同时,也诱发了人们追逐财富的贪婪之欲。虽然追求财富并无不当,鼓励人们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致富的手段必须合理合法。然而在致富合理性的掩盖下,各种违反诚信的手段层出不穷,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行为严重冲击着市场秩序,侵犯着人们的合法权益。在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发生着不同程度的不诚信问题。诚信的缺位损害了中国经济的声誉,影响了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②社会与政治领域出现诚信问题

社会与政治领域的诚信问题与经济诚信问题密切相关,是经济领域诚信问题溢出所致。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经济活动方式及其观念必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由于利益的关联,随着经济领域诚信的严重缺位,社会与政治领域同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诚信问题。各种诚信问题的出现,无不揭示出社会与政治领域所存在的诚信问题,并加剧了社会与政治领域的不信任感。

③“诚信危机”的出现

“诚信危机”不同于诚信缺位,诚信缺位只是表明存在不诚信的问题,虽然也有程度大小的问题,但还是在诚信程度量化的范围内。“诚信危机”则是社会人们对诚信道德产生价值上的怀疑和动摇。主要表现为对诚信的失望、不信甚至放弃。一是怀疑诚信的利益价值;二是对社会是否存在诚信表示怀疑;三是对诚信极度失望,以至于放弃对诚信的价值追求。“诚信危机”是对诚信价值观念的颠覆,其实质是价值观危机。诚信缺位可以补救,可以动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来补救,但如果诚信价值观跌落,遭到质疑甚至放弃的话,那才是最可怕的精神危机,那些外在的手段只能治标而不治本。 显然,“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国家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它不仅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现代人精神世界能否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