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当今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
①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期,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引发了新一轮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根据2016年的调查分析,我国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一是互联网深刻改变各行各业;二是创新型企业正在异军突起;三是新技术催生壮大了新产业;四是制造业智能化的趋势方兴未艾;五是“双创”厚植新经济的发展沃土。通过分析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以互联网为主的智能性产业的崛起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生产方式,这一现状促使了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促使了地方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更新传统工科专业,建设“新工科”专业,面向未来产业技术,进行专业布局,培养适应新生产业的新型工科人才。
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在于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经济大力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更新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往往需要多个领域的合作,跨界合作也成为新经济的一大特点,这就需要具有极强创新思维的人才来支撑,要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来适应当下新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大数据分析、移动和云计算、网络空间、能源、智慧城市、量子计算、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合成生物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何培养新型技术人才成为关键。
而高校现有的培养人才模式却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依旧延续以往的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新趋势的研究与预判,知识陈旧,与实际脱节,缺少专业布局,现有传统工科专业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高校要主动迎合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结合“新工科”进行专业建设。
②国际竞争趋势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竞争也显得愈发激烈,创新驱动成为很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未来的5—10年是新工业革命推动的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相互交织、相互交替的转换期,是工业化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相互交织、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过渡期,区域经济实力此消彼长,使得世界经济版图发生变化。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制定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应对策略。德国提出信息物理系统、工业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工业4.0”计划,为德国在高端制造业市场上抢尽先机;美国提出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英国的“英国制造2050战略”,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也都无一例外地将重点放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力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夺制造业优势,进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世界各国都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在当前新的国际大趋势下,中国也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为驱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对我国的制造业人才提出了挑战,暴露了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储备的明显不足。当前的产业发展模式所需要的人才是高素质的,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还要有灵活多变的创新思维,综合复杂的知识背景。
当今世界正逐渐趋向智能化,我国要想领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要想在全球创新系统中大放异彩,势必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而专业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平台。因此,高校应融合“新工科”理念,大力促进传统工科改革,加强专业建设。
我国于2016年加入“华盛顿协议”,高校更应该抓住时机,结合新的世界标准,结合工程专业认证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自身办学质量,迎合社会需求,按照国际专业认证标准来进行专业建设。
(2)从地方高校的层面出发
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高校2663所,包含独立学院265所,其中本科院校为1245所;本科院校中,中央部门主管的高校有113所,地方本科院校648所,民办普通高校为484所(不含独立学院)。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院校达到所有普通高校的90%,地方本科院校(含民办)则占到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90.9%。高校如此庞大的数量,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要在新时代下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属地性”是自己重要的属性,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加强自己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能。尤其是在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今天,高校更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迎合地方企业创新发展的人才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特色,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将自身优势与“新工科”结合起来,利用“新工科”这个契机,推动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加快“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
②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高等院校的“主体”,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支撑作用,但在新时代下仍面临着不少的困境。
其一,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存在着人才培养观念陈旧的问题。意识是引领行动的先导,高校陈旧的人才培养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往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仅仅围绕着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展开,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www.daowen.com)
其二,学校对于自身的办学定位不是很明确。地方高校在自身目标定位上通常只关注升学和就业,这两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升学和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如果高校在进行目标定位时只关注这两点,则会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丧失自己的区域性优势,出现“同质化”倾向。
其三,高校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想法,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通常都重视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且陈旧,实践基地设施不够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培养的通常也是单一类人才,只精通某一类知识,对其他知识则知之甚少,不满足当下综合型创新人才需求。
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可能还存在着专业师资队伍不够完善、课程体系较为单一、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要在新时代下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提高自身办学质量,抓住“新工科”的契机,摆脱自身面临的困境,促进专业的发展建设。
(3)从“新工科”的层面出发
①“新工科”专业的新增种类
受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随之调整了本校专业设置,新增设了多门本科专业。教育部在2019年3月21日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总结发现,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最受欢迎的备案专业均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
国务院于2015年8月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各大高校纷纷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用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该专业备受高校青睐,共有196所高校申请新增该专业。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使得“机器人工程”专业也成了热门专业,共有101所高校新增了该专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发展智能产业”,在人工智能方面,全国范围内共有35所高校获得了首批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的资格,包括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新增的专业多与社会需求相关,尤其是在“互联网+”战略大力实施和人工智能日益发达的今天,对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我国高校所增设的专业也大多涉及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除了热门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人工程”,还有“网络工程”“网络与新媒体”“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与时代变化息息相关。
②“新工科”自身的重要性
“新工科”在当前国际国内不断发展变化的局势下应运而生,是一项涉及多产业、多部门、跨学科、跨院系的复杂的、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新工科”建设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示范和引领,为国际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正在全球兴起,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过去的单一型学科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已无法解决现有的日益复杂综合化的问题,事实上,以往高度分化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正在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度融合之势,不同学科领域的不同学科知识、方法、技术正在不断地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指由两门及以上的学科通过相互渗透并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正在逐步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不是简单的学科相加与拼凑,更不是学科原理的相互跨越利用,而是在了解当前经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基于当前产业的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变革,明确人才需求,找到学科的内在联系点,使得学科之间的知识、原理可以相互渗透,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技术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加强学科专业的有机融合而不是机械拼接,这样才能形成满足当前和未来产业需求的新的综合学科。
“新工科”的学科特征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跨界交融是“新工科”的最主要特征。因此,要想培养出适应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工程技术类人才,高校要认真研究“新工科”,从而加强本校的专业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多元化,信息产业不断升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要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需要培养更符合当今时代和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发挥好自己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石,只有在建立了真正符合市场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基础上培养的人才才能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因此,高校要明确自己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加强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明晰当前所需要的人才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分类界限,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加快进行以跨界交融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建设,以确保培养出既可以跨界融合,也可以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