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新工科改革成果

高等教育新工科改革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6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的内涵“新工科”内涵主要包含三个层面:①理念新:应对变化,塑造未来。

(1)什么是“新工科”

所谓“新工科(3E: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是指中国未来科技和智能时代的持续源动力系统,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的要求,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人才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办学思路。

(2)“新工科”的提出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落实“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并达成了九点共识,即:

①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③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

④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⑤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

⑥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⑦新工科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⑧新工科建设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⑨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

2017年2月2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其主要内容为:

①工程教育的新理念:结合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

②学科专业的新结构: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开展新兴工科专业的研究与探索,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等。

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总结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

④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在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新兴工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开展多维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

⑤分类发展的新体系: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

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并形成7点意见,即:

①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

②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

③问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

④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

⑤问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

⑥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

⑦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2017年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30余位来自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深入研讨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时代新机遇、聚焦国家新需求、谋划工程教育新发展,审议通过《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提出以下7点新工科建设指导意见:

①明确目标要求;

②更加注重理念引领;

③更加注重结构优化

④更加注重模式创新;(www.daowen.com)

⑤更加注重质量保障;

⑥更加注重分类发展;

⑦形成一批示范成果。

2017年6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2018年3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新工科建设的主要项目,分为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及校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12个、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45个,共1457个项目。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 其主要目标是:

①截至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②截至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③截至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020年5月,为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推动高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

(3)“新工科”建设的意义

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呼唤“新工科”。

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通过深入系统地开展新工科研究和实践,从理论上创新、从政策上完善、在实践中推进和落实,一步步将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蓝图变成现实,建立中国模式、制定中国标准、形成中国品牌,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4)“新工科”的内涵

“新工科”内涵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①理念新:应对变化,塑造未来。新工科更加强调积极应对变化;新工科更加强调主动塑造世界。

②要求新: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人才结构新;质量标准新。

③途径新: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

(5)“新工科”的特征

①战略型

“新工科”不仅强调问题导向,更强调战略导向。“新工科”建设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加快理念转变,深化教育改革,即为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②创新型

创新是工程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③系统化

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积极回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并将培育发展“新工科”和改造提升传统工科作为一个系统,设计一个集教育、研究、实践、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完整方案。

④开放式

“新工科”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式工程教育。

(6)“新工科”关键任务

①学与教:重构人才知识体系,重塑人才培养质量关,创新教学方式与技术。

②实践与创新创业: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加强技术转化与成果转化。

本土化与国际化:中国声音,家国情怀,全球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