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化的严峻形势,我国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历史悠久的民族精神,抵抗全球化的冲击,增强大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终身的决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虽然从小就被灌输热爱祖国的思想,但对于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怎样爱国并没有系统的概念。进入大学年龄已长,社会生活开始增多,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恰在此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使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表现为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对祖国利益和领土完整的关心和维护,对祖国的建设与进步的关注和付出。
因此,在大学生“三观”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在走入社会之前形成成熟的思想和行为认知。
(2)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三热爱”情感
爱国主义具有历史范畴,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在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我们党的根本任务相结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使他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3)有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四个自信”(www.daowen.com)
中国正走在发展中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外受西方国家和邻国的压制和戒备,内有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各种矛盾,中国前进的道路充满曲折。高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传递乐观爱国的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愿加入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伟大征程中。
(4)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时代赋予青年们的历史使命,它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广大青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凝聚全体青年的力量,以青春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加入建设幸福中国、美丽中国的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培育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