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大思政理念内涵

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大思政理念内涵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大思政”是“大学科”“大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思想为基本水平站位、以“大学科”观念为思想指导,是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学科意识。总的来说,理解高校“大思政”理念,应实现从形式逻辑到内涵逻辑、从“抽象的统一”到“具体的统一”的概念式理解。

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大思政理念内涵

(1)高校“大思政”是“大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各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系统整体,是一项有机的组织结构,其本身就是整体性、广泛性、有机性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功能就是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各个系统通过功能耦合、结构协调,实现系统整体的生成与运行。从实体构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体、教育介体四要素组成;从学科建设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统一;从体制建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管理体制、工作体制、服务体制的协同运行;从教育影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的工作合力;从教育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中、小学的衔接系统;从课程建设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合力育人,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整体性的“大系统”,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这个意义上,“大系统”凸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机能关系,是一种关系性范畴。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统一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整体,只有它们有序运行、协同发力,才能实现“大系统”的有效性。

(2)高校“大思政”是“大格局”

“大格局”蕴含着思想与行为两个维度,是解释原则与方法论原则的统一。从认知方面来看,应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去理解高校“大思政”理念之“大”的特点,在现代性发展背景下,历史已经演变成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也已经成为基本事实,新时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背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整体性追求、社会矛盾的重大转变、意识形态极端重要的战略要求、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性社会的一体化进程等无不彰显着这个时代所具有的“大”的特性。当一切发展都被裹挟于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流变、文化多样、价值多元为人们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思想问题,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艰巨的挑战。面临着如此“大”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树立国际性视野、整体性思维、人类性情怀,在“大”时代中树立“大”视野,在“大”视野中建构“大格局”。另外,从建构方面来讲,在树立整体性思维的前提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需要对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网络思政、文化思政、学科思政等多个领域进行统一建构,统筹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将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系统要素组织起来,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如此才能实现“大思政”之“大格局”的意义框架。(www.daowen.com)

(3)高校“大思政”是“大学科”

“大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思想为基本水平站位、以“大学科”观念为思想指导,是建设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学科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二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离开了其他二级学科的支撑而独自为战,注定是片面而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打破学科壁垒,“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上贯通学科基础,扩展学科界限,开拓学科视野,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意识”,在“大学科”观念中广纳博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应树立学术思维、提升学问修养,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扬学术思维,以自觉的问题意识、致思的学者立场以及研究的学术品格,去发现“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阐释“老问题”,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新的生长点。

总的来说,理解高校“大思政”理念,应实现从形式逻辑到内涵逻辑、从“抽象的统一”到“具体的统一”的概念式理解。从时代发展趋势聚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回应“大思政”理念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理解时代之“大”、思想政治教育之“大”的特性,将统筹“大系统”、建构“大格局”、发展“大学科”有机协同起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