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河县农业:向规模型、集约型、效益型迈进

宁河县农业:向规模型、集约型、效益型迈进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放后农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宁河小站稻米晶莹剔透品质优良,驰名中外,久销不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宁河县按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方向,以争创天津城郊型农业先进县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点,不断推进农业向规模型、集约型、效益型迈进,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新格局。全县农业加工企业已达210家,固定资产总值1亿多元。

宁河县农业:向规模型、集约型、效益型迈进

宁河县农业基础雄厚,传统农业以种植粮食为主,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玉米、高粱、豆类等。解放后农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宁河小站稻米晶莹剔透品质优良,驰名中外,久销不衰。1985年被国务院农牧渔业部确定为水稻生产基地县。

宁河县种稻历史久远,可追溯到14世纪中叶。据《宁河县志》(乾隆四十四年刻本)记载:“元泰定间(1324—1328年)虞集建言:京东数千里,北极辽海,南濒青齐,萑苇之场,海潮日至,淤为沃壤,用浙人之法筑堤捍水为田,以纾民力,事不果。行及顺帝至正中,从丞相脱脱言,乃立分司农司,于江南招募能种水田及修筑围堰之人各一千名为农师,岁乃大稔。”从此,宁河开始了种稻的历史。明代“开疏沽道引戽潮河”,“教民种稻”。清代雍正初年,“设局营田”,在芦台、西关等处营田百余顷。至清道光年间,又大力推广种稻,并推广水车灌溉。同治四年(1865),大面积开发稻田,随后又引进风车提水。到民国时期,水稻种植面积仅蓟运河两岸就达26万亩。由当时高丽农场(今芦台农场)培育的水稻良种经芦台、军粮城、小站等地试种成功,该品种定名为“小站稻”。民国后期因连年战争,稻田荒芜,水利设施遭破坏,1948年12月宁河县解放前夕,稻田仅种植4.6万亩。(www.daowen.com)

解放后,水稻种植业发展很快。1955年水稻种植业已恢复到20万亩,平均亩产217公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宁河县按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方向,以争创天津城郊型农业先进县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点,不断推进农业向规模型、集约型、效益型迈进,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新格局。1997年至200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宁河农业资源优势,确定将水稻、蔬菜等为农业生产的主导产品。1998年种植水稻30万亩,产量达1.45亿公斤。在水稻生产发展上,实施水稻高产示范工程,10万亩稻田平均产650公斤,并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行了旱育稀植、静电种子处理、浅湿晒灌溉、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丰产技术。在蔬菜生产中实施“3510”工程,即从1998年开始,3年时间发展保护地5万亩,经济效益达到10亿元。现在,保护地面积已达1万亩。到1998年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6069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9.2亿元,增长14.2倍;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07亿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2.37亿公斤,增长1.2倍。蔬菜总产量由1978年的4762.5万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32230万公斤,增长5.8倍;棉花等经济作物总产量由1978年的51.5万公斤,增加到1998年有253.3万公斤,增长5倍。围绕农业主导产品建设龙头产业,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路子,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全县农业加工企业已达210家,固定资产总值1亿多元。现在宁河县已被国家确定为优质小站稻生产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大县。“芦发牌”小站米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确定为绿色食品,优质小站稻生产基地被国家确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