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津西青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历史

天津西青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历史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青区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工艺精美的杨柳青年画;做工精细、色泽鲜艳的天津风筝;花样繁多、纤细精巧的剪纸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花会等都是在西青这片沃土成长起来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奇葩。同时,还有《春晖颂》、《五子爱清洁》、《同贺新年》、《春光好》、《山集春来早》等多幅作品在国内文化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奖。

天津西青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历史

西青区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工艺精美的杨柳青年画;做工精细、色泽鲜艳的天津风筝;花样繁多、纤细精巧的剪纸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花会等都是在西青这片沃土成长起来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奇葩

杨柳青年画西青区是享誉中外的杨柳青年画发祥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元代末年,人们发现,杨柳青附近盛产梨枣,又多蒲苇,梨枣木适于雕刻,蒲苇可以做纸,丰富的资源,为刻版印刷创造了条件。最初这一行业的发展,是从对宗教迷信品的需要开始的。每年除夕张贴的门神、灶王、天地神符,中秋节用的月宫图,端午节用的天师符、钟馗像,以及各行会、家族供奉的祖师像、先祖图等等,为杨柳青年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金攻入北宋以后,其文化风俗北移,山东、河北等地有些精通雕刻技术的民间艺人迁移到杨柳青一带谋生,开始刻印民俗纸制品出售,带动了这一地区造纸印刷和民俗用品作坊的发展。到明永乐十三年(1415),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南北文化融合,南方的各色颜料、精细的纸张,随之传入北方,并经过世代艺人的不断推陈出新,到明代末年,杨柳青地区出现了套色印版,手工描绘的年画,这是杨柳青年画的雏型。当时没有画店,都是自画、自雕、自印、自销的家族手工业年画作坊。熟悉的人只知道作坊的姓氏。经过漫长的岁月,到清乾隆中期,戴家第九代传人戴廉增(1735—1795年)扩建了戴氏作坊,并聘请画师,招收学徒,在绘画、雕版、印刷、套色等工序方面实行较明确的分工。另外在农闲季节临时雇佣附近村镇的家庭妇女从事补绘着色、开相、描绘、加花等加工,形成“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之势。“年画店铺通坊皆是,画牌相招彩晃遥对”是对杨柳青画乡的形象描述。

随着戴氏作坊画样的不断创新,年画的销售额逐渐增加。除每年秋季向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北运河和蓟运河各口岸进行批发外,还在北京崇文门外设立了零售门市部。至此才有了“戴廉增画店”的牌匾。与此同时,杨柳青附近出现了许多规模不等的年画作坊和画店。据有关史料记载,康熙、乾隆年间杨柳青镇及附近村庄设有戴廉增、齐健隆、忠兴、增华斋、三益斋等10多处画店或作坊。当时杨柳青地区的商贾大户,见年画业兴旺发达有利可图,纷纷投资开设画店。到清同治末年,杨柳青及附近村庄已有34家画店,从业工人两千多人,其产品销往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城乡市场。在中国木版年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

鸦片战争以后,部分画店为降低成本而使用国外进口的价格低廉的纸张颜料,描绘印刷、加工过程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从而失去了杨柳青年画固有的特色。到1921年能开业印刷的画店,只剩下新记、德盛恒和永增利3家。杨柳青镇上的年画作坊,也仅有几家作为家庭手工业而延续下来,零散地接受一些外地客户的少量订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断绝了杨柳青年画的主要销售渠道。1937年天津沦陷后,杨柳青年画陷入绝境。历代民间艺人刻制的画版多数被毁坏,民间艺人流落他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杨柳青年画获得了新生。1953年已倒闭的“德盛恒”、“新记”、“景记”等年画店的民间艺人成立了杨柳青年画合作社。1958年又与天津市“荣宝斋”合并联营,更名为“杨柳青画店”。1959年正月初二,人们在欢度佳节之际,周恩来总理来到杨柳青,走进坐落在十六街的年画社,面对一幅幅精美的年画,总理对陪同人员说:“好,画的好。”随后又向老艺人询问年画制作过程,希望他们不断创新。

遵照周总理关于“要保持民间文化遗产”的指示,杨柳青画店于1960年至1962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征集工作,共征集画版4328块,搜集有关资料1528件(份)。在此期间,宋庆龄、徐特立、罗瑞卿、郭沫若、周扬等领导同志视察了杨柳青画店,郭沫若还为画店题写了店名。1959年至1966年从事杨柳青年画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0多人,年画品种由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几百个,产品销路逐渐扩大。

“文化大革命”期间,杨柳青年画遭到严重破坏,60%的画版被冠以“复古”、“倒退”之名遭焚毁。绘画被迫停止,画师纷纷改行。1973年在周总理直接关心下,杨柳青年画业重获新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杨柳青年画工作者,继承年画的传统艺术和技法,创作了大批反映社会主义新人、新事和新生活的优秀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民间年画的艺术宝库

1980年为了促进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研究与创作,成立了天津市杨柳青年画研究会。同年,“杨柳青画店”更名为“杨柳青画社”,主要出版发行年画、中堂画、木版水印画等。1985年销售额达967万元,盈利181万元。

80年代末期,年画工作者先后搜集、整理传统杨柳青年画资料3000余种,出版近500种,并创作新品550种。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有30余幅杨柳青年画作品被送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澳大利亚等国参展,深受各国艺术家的喜爱,其中有25幅作品被国外艺术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家收藏。同时,还有《春晖颂》、《五子爱清洁》、《同贺新年》、《春光好》、《山集春来早》等多幅作品在国内文化艺术作品大赛中获奖。

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知名人士曾多次题词盛赞杨柳青年画。李瑞环题词“津门瑰宝,杨柳青青”;耿飚题词“艺术精华”;黄华题词“杨柳青万年青”;吕正操题词“出神入化,驰名中外”。国际友人黄文欢赞颂杨柳青年画“艺术精湛,成就辉煌”;西班牙驻华大使意拉莫雷纳·卡尔维特赞美“杨柳青年画精美至极,简直难以想像”。

1992年1月27日至2月18日,天津市举办了中国天津杨柳青国际年画艺术节,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21个国家的800多名艺术家、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盛会,杨柳青年画艺术受到了中外宾客的高度称赞,几十个国家的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天津风筝 被誉为“天津民间手工艺三绝”之一的魏记风筝,是杨柳青著名民间艺人魏元泰(人称“风筝魏”)发明制造的。清人魏元泰6岁开始在杨柳青蒋记天福斋札彩铺学艺,出师后自己开设了长清斋札彩铺,并开始制作风筝。“风筝魏”制作的风筝骨架用质地细密、节长、弹性大的福建毛竹;筝面用轻而坚固的绸绢,具有轻巧灵便、色泽艳丽、造型逼真、飞行平稳等特点。数丈长的风筝可折叠装进一尺长的盒子中,袖珍风筝可装入信封。在着色方面,吸收了中国古代建筑彩绘中使用的退晕法及冷暖对比色调技术,使之适合高空放飞。“风筝魏”一生研制了平拍类、立体图形类、软翅风筝和折叠风筝等200余种,其中两架绸面立体风筝——“麻姑献寿”和“天女散花”,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并被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www.daowen.com)

魏记风筝厂现有职工50余人,每年平均生产风筝1万余架,主要销往法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海外市场,仅1991年就向法国出口了5000架礼品风筝。1989年在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上该厂生产的一架名为“子孙万代”的风筝,被日本客人以风筝节上的最高价2600元外汇人民币购得作为珍品收藏。魏记风筝的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因其卓越的风筝制作技艺而荣获天津市1991年“十佳文艺新星奖”。现在,以“风筝魏”为代表的风筝艺术品,受到愈来愈多的国内外风筝爱好者的喜爱。

民间剪纸 杨柳青民间剪纸艺术,是在杨柳青年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剪纸主要出自心灵手巧的家庭妇女之手。直到清代中期,随着杨柳青镇的繁荣,剪纸逐渐转化为商品,专业剪纸艺人才开始出现。解放前,以任、高两家最为有名。高家累代相传,剪纸花样多属古朴淳厚的北方风格。任家的剪纸花样繁多,纤细精巧,人物生动,富有版画韵味。任家最后一代传人叫任文鸿,他幼年失学,识字不多,15岁即从事剪纸手艺。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技曾拜一位串乡剪纸艺人何进材为师。何师傅心灵手巧,赶集妇女要什么花样,立等可取,无论是人物、戏出、飞禽走兽、各种花卉,随手剪来,形象逼真。任文鸿从师7年,艺技大有提高,生意日见红火,他的剪纸不仅销往河北各地,还远销东北各省,常常供不应求。

杨柳青的民间剪纸艺术品主要有窗花、刺绣花样、喜花、吊钱(又称挂钱)4种。尤其是吊钱、喜花,至今仍然受到天津、河北、东北等地群众的喜爱。

民间花会 西青区是天津市民间花会胜地之一,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民间花会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武术美术雕塑与民俗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是从民间宗教、音乐、舞蹈和武术活动中发展而来的,兴起于明末,至清代中期达到鼎盛。

西青区的民间花会有扫艺会、日坛老会、狮子会、高跷会、旱船、小车会、少林会、中幡会、香塔会、法鼓、花篮会、三佛会等34道。这些民间花会主要在春节元宵节庙会、中秋节等节日表演。

在34道花会中,尤以法鼓最著名。法鼓乐队是由鼓、钹、铙、铬子和铛5种打击乐器组成的。它将5种打击乐器的相对高音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运用节奏、速度、力度和色彩的对比,奏出丰富而复杂的节奏韵律。法鼓演奏时节奏分明,高低有序,静时如平湖秋月,动时似龙飞凤舞,高潮时如万马奔腾,上擂时似雷霆万钧。

法鼓来源于佛教中的法器。法器是佛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酬神、佛事和做道场时演奏。西青区最早成立的法鼓会是大觉庵金音法鼓会,由辛庄、杨庄子、大觉庵、侯家庄4村合办。当时参加该会活动的人达400余人,平时分头演练,逢庙会之际才聚集在一起表演。

至清康熙、乾隆年间,西青区法鼓会已从单一的酬神、祭祀活动中分离出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群众性民间娱乐活动。兴盛时期的法鼓会,影响较大的还有侯家台村的永音、大卞庄的善音、杨柳青镇的永善和东寓、曹庄的遗雅、下辛口丘兴等十几道。清代中叶,法鼓艺术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民间办丧、喜事时音乐佛事;祈雨仪式;为官府豪门迎接达官贵人和娱乐时演奏;庙会时有组织的表演;平时自娱自乐。

1949年以后,西青区民间花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获得了新的发展。1953年胜舞老会代表天津专区参加在天津市举行的全民体育表演大会;1964年,会员徐国栋参加全军散手比武赛会并获冠军,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永音法鼓会于1958年编创的新曲牌《庆丰收》等,在当时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群众自娱自乐自发组织的民间花会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至1991年,西青区的民间花会发展到65道,遍布全区9个街镇的30多个村庄,会员达2600余人。在“吹新歌、奏新曲、育新人”的方针指导下,剔除了花会中封建迷信和宗教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健康向上,群众更加喜爱。现在,花会不仅经常出现在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并且登上了舞台,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